APP下载

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2014-08-15黑龙江朱丽丽

职业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学生

黑龙江 朱丽丽

一、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征及表现

中专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他们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具体体现为:1.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2.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3.人际关系不协调;4.自我意识与认识水平的差异等多种方面。

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自卑心理;2.焦虑心理;3.依赖心理;4.报复心理;5.盲从心理。其中自卑心理是中专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二、中专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习困难、择业困难、人际交往、经济压力四个方面。

1.学习困难

近年来,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导致招生困难,经过几次补录,招来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有了关系,学习好坏将来都能联系个好单位就业。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对学生起着消极作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学生学习上应付差事,造成学习困难。

2.择业困难

中专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给学生择业以自主和自由。但我国目前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加之部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使得中专学生的就业困难很大。面对职业意向选择的困扰、就业的激烈竞争、未来就业的担忧、不少学生焦躁忧虑、烦躁不安,这种情况在高年级学生中尤为突出。

3.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包括人际关系和恋爱两个方面的问题。市场经济下出现的拜金主义、裙带关系、故旧关系等扭曲的人际关系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使中专学生对周围的一切疑虑重重、自我封闭,从而引起同学关系紧张产生孤独感。其次,中专学生年龄大多十七八岁,进入青春期后,对性爱的意识和对异性的追求便凸显出来。谈情说爱出入成双,在校园里已不足为奇。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恋爱的动机、择偶标准、求爱方式等错误的认识、盲目恋爱,因此,感情容易大起大落,遭受挫折、失败后产生自卑、压抑和不安,或者产生攻击报复心理。

4.经济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比吃穿、比享受。而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其家庭供养一个中专学生上学,经济上已十分拮据。相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他们身心所受的刺激较大,也更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抑郁心理。

(二)学校因素

1.教学过程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重专业知识学习,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具体表现为:学校德育教学课时较少或者干脆没有;学习先进模范完美高大,内容脱离社会现实、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教学方法教条单一,照本宣读。这种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在教学中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力武器。然而中专学校大多重视专业和有形课程的作用,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表现为校园娱乐设施投入不足,各种有组织、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很少,特别是节假日、双休日部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大门紧闭;校园网络不健全,使不少学生闲暇时间虚度,校园外上网成瘾,产生心理空虚和孤独。

(三)家庭因素

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价值取向、家庭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有些家长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心理反应。还有些家长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于溺爱,过于呵护,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所以部分学生出现的任性、自私、狭隘、缺乏集体观念等心理问题和心理表现与其家庭密切相关。

(四)社会因素

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民主化程度,人们的商品意识、竞争创新意识、忧患意识等,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败现象、环境污染、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辐射到校园,必然会使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理受到冲击,使他们无所适从,产生了疑虑和困惑,直接导致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认识方面的模糊和迷惘,引起学生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苦闷、烦躁、恐慌和焦虑,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论

中专学生处于心理变化发展的不稳定阶段,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他们正值青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加之受到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自卑、焦虑、依赖、报复、盲从多种心理问题。对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关系到中专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开展,但限于时间、条件和研究者的水平,对中专学生心理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克服和消除中专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的舆论、学校的教育、家长的配合,集全社会的合力齐抓共管。

[1]http://book.sina.com.cn/nzt/lit/lianaishipu/64.shtm l.2008-06-03.

[2]甄朝广.谈学生管理中对学生隐私的保护[J].卫生职业教育,2006,(10):23.

[3]雷蕴.浅谈新形势下卫生职业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卫生职业教育,2007,(7):64.

[4]维果斯基.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M].1929:267-268.

[5]于萍.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教师,2006,(10):8.

[6]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汪桂萍,单兴军.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l8—329.

[9]刘玉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5—36.

[10]CHENG H,FURNHAM A.Personality,peer relation,and self-confidence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nd loneliness.J Adolesc,2002,2(3):327—339.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