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思考

2014-08-15李谭纲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行车人员

李谭纲

摘 要:现阶段地铁工程建设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工程设计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通常较为安全、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铁运行速度快、乘行方便。从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和构建地铁行车安全文化这两方面出发,分析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地铁;行车环境;安全文化;保障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050-02

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安全除了具有一般技术系统安全的普遍意义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地铁处于地下,环境封闭,内部空间狭小,通向地面出口较少,且客流量巨大,常存在人员高度密集的情况。一旦出现突发性灾害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未及时、有效地控制局面,容易引发严重事故。鉴于地铁运输安全的特殊性和安全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1 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

地铁的安全控制和运营管理尽管是由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统组成,但就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来说,可以总结为人、机、环境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障地铁运输的安全性,就需要实现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对地铁运营过程中因运营人员造成的事故,应加强对运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提升人员管理、操作水平,解决与运营人员相关的事故因素;对因机器技术装备故障而引起的事故,可通过预测、隔离等手段予以解决;对因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事故,可采取加强监测和构建安全防灾系统等方式,准确预报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现阶段,地铁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正致力于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良好的行车环境的建立,为行车人员正常作业扫清陷阱,防范风险,同时,通过组织这种主动作为的行为,让行车人员感受到整个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进一步促进行车人员主动思考、主动防控意识的提高。比如,针对正线软管灯黑点影响瞭望空隙的情况,组织排查、清洗、报修等;针对保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提出“别人安全也是防范安全的一部分”,组织保洁人员上安全课;针对检修股道停车标位不明显,不易识别的情况,组织在停车位贴反光膜、提示标志等,这些行为得到了行车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 打造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

2.1 富有责任心

行车人员的岗位特点是站在安全的第一线,安全意识决定了安全水平。建立和提高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前提。组织行为时,要特别注重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以“责任心做事,感恩心做人”的要求来教育和引导员工。在具体做法上,要对交班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研讨、安全培训和安全演练,要特别关注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业务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安全应急技能和防控能力;通过提前预想,广泛摸查、研讨,要特别关注安全风险点、关键点的摸查和整理,并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行车人员关注和提高行车人员安全意识。

2.2 现场实时把控

注重现场,加强对现场的关注和把控。在重点时间进行重点作业时,关注和布控现场的关键点,是行车岗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遇到重点作业或重大的降级运营组织时,需要有管理人员、班组骨干第一时间赶到作业现场的关键点进行布控,将这种做法逐渐积累下来,形成制度,成为整个行车部门工作组织的重点部分。通过安排管理人员添乘调试,并在应急情况下及时布控各关键点,这样不仅保证抓住了这些关键作业和应急情况下工作的重点,保证了安全,而且也促使管理人员主动思考、主动管理、主动贴近现场和一线。

2.3 发动集体的力量

集思广益,通过小经验、小技巧的收集和推广,调动员工参与管理、融入团队的积极性。员工在一线长期实践中,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工作小技巧,有的时候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中的大难题。比如客车司机在工作中针对错播、漏播广播的情况,提出在站名标处再次手指口呼确认,发现出错及时补救的小技巧;在工作中为防止列车漏开门等情况,用手指比成“八”字形,确认屏蔽门、车门打开,气制动施加再拉制动出去立岗的小经验;为防止司机点击广播时因列车抖动错播广播的情况,可以用一只手支在固定位置,另一只手播广播的小经验等。通过集思广益,多发现、多总结,做好收集和推广,这样既解决了现场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又为当值人员建立了荣誉感,调动了员工主动参与管理、主动带给团队荣誉的积极性。

2.4 积极发挥微博的影响力

网络流行这样一句经典话语:给我一部手机,我就能直播世界。这种话语解放引发的传播革命,不亚于一场核聚变。微博异军突起,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微博发出的一些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公共事件特别容易引起“围观”。时下,一些热点公共事件都是通过微博爆料,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来推动事件解决并促进相关制度改革的,微博开启了信息极速传播的时代。曾经有位客车司机在上班时处理车门故障,下班后就在微博上见到自己切除车门的照片,这是其中一位乘客拍的照并放上微博的。乘客的微博对客车司机是一种无形的监督,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督促行车工作人员不断进取、创新,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3 结束语

地铁系统和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的安全保障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在确定具体解决方案时,往往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理想的安全保障水平,特别是对当前频发的恐怖破坏活动,还难以进行预测和完善。但相信,随着行车人员经验和教训的逐步积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将会制订出更为规范、完善的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地铁车站AFC终端设备合理设置对客流的引导作用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01).

[2]詹龙喜.上海轨道交通数字化监护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测绘通报,2013(S1).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行车人员
地铁折返站微机联锁故障时的行车组织路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铁运营非正常行车组织及要点相关阐述
一件难忘的事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