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的实践——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点评
2014-08-15清华大学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侯炳辉
清华大学、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 侯炳辉
2013年12月9日,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胜利落幕。这次大赛比以往的七届大赛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与前几届的大赛相比,不仅在比赛项目上包含了更高的技术含量,而且还更加国际化,有更多的国际企业参与了比赛。种种迹象表明,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显示了“创新驱动”的特色。
一、供需结合的“红娘”
目前对中国来说,就业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近年来,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就有600多万,就业率一般在80%左右,其中攻读IT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也不是很高,这就产生了一个“怪圈”:一方面,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众多的IT人才;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IT毕业生就业困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和工作实际产生了“缝隙”。我们认为出现IT人才供需不匹配的主要根源是:
(1)“学非全所用,要用非全学”。我们学校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是根深蒂固的,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再加上某些课程的落后过时,学了也没有用处,这就叫“学非全所用”。从本质上来说,IT专业基本上是一个实践性专业,或者说是一个应用性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从事IT服务和应用工作,进行纯IT科研的很少。所以,课程设置应尽可能结合实际应用,同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育环节,尤其是一般高校和高职、高专等学校更是如此。但是学校毕竟不是工厂,他们的实践环节有限,所以要用的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和能力不可能全学到,这就叫“要用非全学”。
(2)“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企业一切以效益为中心,他们恨不得招一个人就能立即投入工作,不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司那样重视对新职工进行培训,他们不愿意花这个成本。另一方面,他们还担心新职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掌握技能后跳槽。为避免这种风险,他们宁愿到社会上去挖人,也不敢招收新职工。实际上这种 “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个“缝隙”实际上各个国家都有,因为教育不可能代替工厂,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都有自己的办法。就我国而言,最近有一些学校设置了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着实完成了就业前的一切准备,毕业生一出校门就是一个很好的职工,学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企业也不再担心找不到职工,供需实现了互相匹配的良性循环。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校加强实用技能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自2005年开始举办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前身为ITAT就业技能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举办8年来,通过实践已经证明是可以解决一部分教育与用人市场之间的“缝隙”的。大赛无论对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对用人单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尤其是第八届大赛吸引了中兴通讯、欧姆龙、研华科技、罗克韦尔、北银消费金融、STC、普源精电、ENERGID以及亿旗科技、飞思卡尔等众多知名中外企业的资助和青睐。应该说,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在供需“红娘”的工作中展示了最漂亮的创新精神。
二、与时俱进和以需前进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始终与技术的进步同步、与社会需求同步,力求通过大赛直接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招收人才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历届大赛涉及了众多能够满足各种IT人才需求的科目,包括基础的、高精尖的、技术的、应用的,在内容上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形势,在技术上及时与新技术接轨。在初始几届,大赛还以IT基础性科目为主,如办公自动化、Photoshop平面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需要,大赛不失时机地增加了新的比赛内容,并在比赛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从2011年第六次大赛开始,除个人赛以外,还新增了3G移动通信、安卓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等团体赛项目。
本次大赛共有31个省 (市、自治区)、322个城市、1168所学校、2个团体赛科目中共有762个团体参赛,参赛学生达152696人,人数之多、效果之好是空前的。2012年的第七届大赛,参加个人赛和团体赛的学校为1069所,团体赛科目比上一年增加了4个,共1806个团体参赛,参赛学生148252人。
本次大赛的特点是继续向高水平、综合化方向扩展。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的大赛恰逢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央提出我国要进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方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赛也与时俱进、以需前进,进行了新的设计,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鉴于这几年大赛中不断涌现出的高科技成果,我们认为学生不仅在个人赛中赛出了一些尖端成果,而且还在团体赛中赛出了一批更加复杂的尖端成果。这也表明通过大赛,我们的老师、学生在新技术、新应用方面是有所发明创造的,是可以为我们国家奔赴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
三、“三结合”的胜利
大赛实行三个 “三结合”: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三结合、任务的三结合以及成果的三结合。大赛的成功也标志着“三结合”的胜利。也正因为如此,大赛自2005年举办以来,一直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热烈响应和支持。通过大赛,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大赛的学校和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三结合。即学校 (领导和师生——简称学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及大赛组委会——简称组委会)、企业用户 (领导和技术人员——简称用户)。在这个三结合里,学校是基础,学校的积极性是决定大赛成功的基础因素。为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除了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以外,还必须对学校进行适当的宣传解释工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赛确实能对学校有所帮助。大赛组委会是关键,它不仅起到学校与用户的桥梁作用,而且它是宣传者、组织者和推广者,是三结合中的“黏合剂”。用户不仅是大赛的参与者,而且还是大赛成果的使用者和大赛成功与否的评价者。
2.任务的“三结合”。大赛要面对的任务是要在教学、研发和应用上取得成果。也就是说,要将“教学”、“研发”和“应用”三者结合起来考虑。
首先是 “教学”,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教学培养人,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人文修养等。但是,由于学校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如与社会和生产实践脱节等等,所以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予以适当补充,应该说大赛也承担了一部分对学生教育任务的责任。
其次是“研发”。大赛开始时,“研发”没有被列入大赛的主要任务,但是通过大赛的试验,我们感到“研发”是大有作为的。因为大赛科目中不仅有相对单纯的单项科目(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还有多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科目(如前面提到的移动通信开发等项目)。而且,大赛命题专家组也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企业用户也必然会对“研发”有兴趣,甚至于他们会主动提供研发项目。
最后是“应用”。应用是研发成果的归宿,能够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而且也是研发者的期望。实际上,我们的最终目的除了培养选拔人以外,还应该是得到成果的应用,使之为生产力服务,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3.成果的“三结合”。通过大赛,我们期望得到三个成果:教学成果、研发成果和应用成果。
首先是教学成果,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大赛我们惊喜地发现青年学子有着巨大的创造性,参加大赛的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创造性地提高,从而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学校和社会的期望。
其次是研发成果,虽然这些成果的价值现在还无法置评,但是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和学校,尤其是和用户相结合,一定会取得较高、较新的成果及其评价的,甚至于我们还设想能否在某些项目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必要时我们要设置发明奖和专利奖。
第三是应用成果,也就是企业或用户将大赛中的研发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且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当然是更高期望的成果,我们应当努力去争取这样的成果。
四、对大赛的宏观认识
今年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举办的第八年,它已进入了“青年时期”,思想渐趋成熟,我们企图从宏观视角来认识大赛的意义。
1.在教育方面。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组委会紧紧把握该方向,将大赛面向企业,直接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连续举办8届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证明了它是符合教育方针这个宏观视角的。
2.关于就业问题。我们设计的大赛科目是和企业无缝相连的。甚至可以说,大赛的题目是企业参加制定的,大赛的评审老师不少是企业里的专家。企业直接到学校来培训学生、挑选学生,以便充实企业的职工队伍,获取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参加大赛的学校,根据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结构,有目的地去学习、去创新。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企业录用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大问题,每年几百万大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是政府和社会极大的负担。所以,我们直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挂上了钩,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显然也具有宏观意义。
3.“创新驱动”问题。我国目前正在进入转型时期,我们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粗放地发展了,我们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各项事业,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中央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方针,反复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研也好,创新也好,其主体是企业,而青年学生最具创新活力,他们什么都敢于想象,敢于试验。历史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明都如此。现在,我们的大赛实践也证明如此。今年第八届大赛决赛现场依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和震撼,例如一个参赛小组根据我国经常出现的面包车交通事故,发明了一种易于打破玻璃的装置;还有一个小组发明了能爬楼梯的智能消防车;还有发明自动开门的手机软件等等。这些发明创造都充满着新颖、实用和创新精神。创新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的灵魂。大赛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持续创新。所以,我们的大赛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宏观意义。
五、建议和展望
对于未来大赛如何继续进行,笔者在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组委会参考:
1.进一步保护各个参赛作品或成果的知识产权。这个很重要,因为这对于提高参赛者的积极性有直接的关系。建议获奖单位将成果保护好,如在刊物上发表、进行软件登记甚至于申请专利。当然这些事情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进一步完善;
2.如何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这是更现实的问题,尤其是有些还没有直接使用者的成果更是如此;
3.针对大赛的比赛形式、科目设置等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把比赛办得科学、严谨、高效、实用。
总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8届大赛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活动,建议适时做一些回忆和总结,以便继续更好地办下去,期望大赛越办越好、越办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