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党性教育形式创新的特点及启示
2014-08-15肖小华
肖小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管理处,江西井冈山343600)
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政治优势所在。十七大以来,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需要,把党性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各级党性教育机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不断拓展党性教育资源,丰富党性教育内容,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党性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十七大以来党性教育形式创新的特点
1.注重体验教育,增强党性教育的生动性。十七大以来,一些党性教育机构以革命历史资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教训为素材,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现场体验,让他们在重温、回味、体验、感悟中达到增强党性的目的。第一,现场体验。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旧居遗址、工厂、农村、社区实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点评、讲解与互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优良作风,树立理想信念。这种党性教育方式直观生动,感染力强,能将教学内容形象、鲜活、整体地呈现给受教育者。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整合革命历史资源,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了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资政育人作用。各党性教育机构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教学中逐渐探索出了现场体验的不同模式。例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探索的“六个一”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典型、设计一个活动、营造一个氛围、受到一次震撼、得到一次启迪。第二,模拟体验。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再现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学员扮演相关角色,从中体验、感悟,从而引发思考。例如,模拟一次红军战斗、红军生活的片断,模拟一次公共危机处理、媒体应对,等等。第三,社会实践体验。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企业、街道等社会基层,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加深对基层情况的全面了解,加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的想法和需求,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体验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深入基层考察、入户调查、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等。
2.注重感情震撼,增强党性教育的情理性。情感是认识和行动的转化媒介[1]。启动党员的内在情感,激发党员的精神潜能,既是增强党性教育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一,在访谈交流中受震撼。围绕主题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主持人(或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与被访谈者的对话,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情震撼。被访谈者大多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成绩突出,对受教育者有较强的引领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同时又可以运用音响画面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效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依托井冈山斗争时期老红军后代这一“活”的红色资源,组织学员与他们进行访谈、交流,面对面地了解革命先辈的生前身后事。其形式似于电视节目中的深度访谈、对话等栏目,现场感和真实感很强,影响力较大。这种访谈交流既是对课堂教学和研讨教学的一种革新,也是对传统模范人物事迹报告的革新,充分体现了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第二,在点评中受震撼。在学制较长、学员之间相互熟悉的班次,以多方位的点评形式或方法,查找和梳理学员在党性党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解决学员的思想实际。让学员通过“自查”和“互查”亮出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在学员间进行互评。这一环节很关键,往往产生很强的心理震撼。通过资深老干部比照学员的自我体认,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直接评论”学员在党性提高方面不愿面对或难以面对的“症结点”;通过党性教育专家或教授指导,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进行点评,“点深评透”学员在党性认识方面存在的“困惑点”。实践证明,老干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教训和身边的典型个案进行点评,常常有说服力、效果好。专家或教授的理论释惑,主要是针对学员党性分析中所涉及的理想信念和群众观点上的认知问题,加以宣教,学员认同度高[2]。第三,在警示教育中受震撼。一些党性教育机构以反面典型为例子,组织党员干部到监狱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听违法犯罪分子的忏悔,敲响警钟,使参观者居“官”思危,筑牢思想道德底线,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到自警、自省,不贪财、不伸手,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经受各种考验,用好手中权力。警示教育的主要方式有:观看影视片,观看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警示教育片和专题展览;现场教学,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监狱开展现场教学,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案例剖析,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典型案例开展剖析讨论,坚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第四,在艺术欣赏中受震撼。“诗咏志,歌抒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建设年代留下了许多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歌谣,这些歌曲反映了革命前辈积极向上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如今这些革命歌曲仍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因此,以这些革命歌曲为载体,通过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相关内容、组织大家学唱,让受教育者在歌唱的过程中感受共产党人的高昂的精神力量,从而点燃受教育者的革命激情,鼓舞斗志。
3.突显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增强接受党性教育的积极性。第一,专题教学。专题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形式。这一教学形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讲者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受教者传送大量的信息、能够确保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些党性教育机构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融入互动研讨元素,每场专题课留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主讲者与受教者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第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材料,引导学员对案例提供的各种情景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撞出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共同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拓展培训对象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其决策能力、领导水平的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党性教育意义上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正反两方面能集中反映党性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做典型案例为素材,引导教育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党性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水平。
4.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党性教育的渗透性。党性教育不仅需要灌输和自省,也需要渗透。因此,通过创设隐性教育情景、抓好入学教育、开展政治节庆和突击性活动、组织英模事迹专题报告会、建设党性教育文化等方式方法也是当前党性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第一,文化氛围渗透。一些党组织、单位部门和培训机构通过大幅标语、大型滚动显示屏,展现党性教育的主要内涵,或在环境布置方面巧妙地把一些党性教育内容蕴含其中。通过情景创设和气氛营造,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悟和接受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等方面的教育。第二,节庆活动渗透。一些党组织和培训机构结合党代会、“两会”等重要会议,及时组织党员学习领会,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结合建党建军等重大历史纪念日,广泛开展知党、爱党、兴党教育;结合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微型党课渗透。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由主讲人围绕一个主题,结合亲身经历和身边发生的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阐明一个鲜明、正确的观点,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微型党课克服了传统党课冗长、枯燥、实效差的弊病,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寓理于情”的特点。因为其紧贴党员工作、生活实际,更容易引起听课者的共鸣,因而深受基层党员、群众的喜爱。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党性教育的开放性。一些党性教育机构利用媒体在传播思想、舆论引导、社会监督方面独特的优势,创新出了“网络支部”、博客论坛、手机报、网上学院、全国电教、在线学习、网络社区等教育方式,从多个视角进行党性教育宣传,使党性教育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开拓了党性教育新领域。全国很多省、区、市开办了党员教育电视栏目,还有一些地方开办了党员教育电视频道,建立了党员教育(党建)手机信息平台,创办了党员教育(党建)手机报,创建了党员教育(党建)网站。各地各部门还探索了网上党校、网上支部、网络课堂、学习博客、学习微博、学习QQ群等多种网络教育模式,满足了广大党员干部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了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十七大以来党性教育形式创新的启示
1.党性教育形式的创新要遵循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党性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既有一般意义的教育学规律,又有其自身特点。第一,党性教育不同于个体的自我学习,主要是靠教育和锻炼等外推力而非内驱力推动学员提升党性修养,具有高度规范、覆盖面广、信息密度大等特点。第二,党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触及灵魂、升华思想、提高境界、增强党性,是由知而信、由信而行的思想改造过程。第三,党性教育的内容具有严肃的政治性和强烈的使命感,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着眼,从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入手,切实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此,党性教育既需要理论教育作铺垫,又需要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感悟和认同。
2.党性教育形式的创新要以人为本。党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党性教育效果的好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过去的党性教育中,虽然党性教育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了体现,但却经常忽视党员个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随着党员个体自我观念的逐步增强和独立意识的逐渐觉醒,党性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真正突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思想、人格、需求,遵循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力。
3.党性教育形式的创新要重视感情因素的媒介转换作用。情感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有效的党性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注入和情感唤醒的过程。通过良好的情感介入,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把党组织所倡导的理念、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和态度。因此,党性教育要克服呆板、生硬和僵化,既需要关注党员的情怀、情爱、情趣和情商等方面的发展,也需要积极吸纳现代情感科学的智慧,关注道德情感过程,建立情感护理网络。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民主权利、正当利益和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唤醒党员角色意识,启动党员的内在情感。
4.党性教育形式的创新要积极吸纳现代教育技术。党性教育的时代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党性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前提。各级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要树立现代培训教育理念,借助现代教育研究成果和现代传媒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拓宽教育平台,延伸学习空间,增强党性教育的渗透力,提高党性教育的时代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1]鲁家峰.党性教育的情感之维[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7).
[2]杨俊一.探索“点评式”党性教育模式、提升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J].党政论坛,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