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生与官僚主义不懈斗争的伟大战士——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2014-08-15闫德民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整风官僚主义群众

闫德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毛泽东是全国各族人民崇敬和爱戴的伟大领袖。他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疾恶如仇,终生与官僚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在这一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性质、根源与危害等进行了透辟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防治官僚主义的正确方针、办法和举措,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重温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

一、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揭露与分析

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毛泽东,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深恶痛绝。为了卓有成效地反对和清除官僚主义现象,毛泽东着力从理论上对其表现、实质、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进行揭露和分析。

1.揭露了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了官僚主义的两种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另一种是命令主义。他说,尽管命令主义者表现上不怠工,好像在那里努力干,实际上是不能成功的。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借用一首《咏泥神》的旧诗来讥讽和揭露官僚主义者:“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他说,除了“三餐不食”与官僚主义者有些不太像以外,其他方面都很像。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了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机关式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宗派性的官僚主义、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等官僚主义表现形式。

2.揭示了官僚主义的性质。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在他看来,官僚主义就其性质来说,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相悖的,因为它的本质特征就是脱离群众。他明确指出:“无论是官僚主义倾向或军阀主义倾向,其毛病的性质都是一样,就是脱离群众。”[1]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24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弊端“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2]。

3.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我们党与以脱离群众为根本特征的官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官僚主义现象之所以会在党内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毛泽东认为,其根源主要有三:第一,经济根源。官僚主义是“小生产者散漫性和萎靡状态的上层建筑”[3]。由于我国是一个小生产者占多数的国家,“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4],因此党“处在散漫的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之中,极端恶浊的官僚主义灰尘和军阀主义灰尘天天都向我们的脸上大批地扑来”[5]。第二,文化根源。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我们的党员干部很容易受到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等腐朽文化的影响。毛泽东曾批评一些干部做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称他们享受的特权比资本家还厉害。他对体现等级制的所谓资产阶级法权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第三,思想根源。我们党不仅受到腐朽封建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毛泽东指出,官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我们党内存在这个东西,“这个账要挂在资产阶级身上”[6]。他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4.指出了官僚主义的危害。自幼具有平民情结的毛泽东非常痛恨官僚主义,他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揭示了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第一,贻误党的事业。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党内指示中,批评一些地方存在“五多五少”现象:“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7]这些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肯定会贻误党的事业。第二,损害党的威信。毛泽东多次批评一些党员干部高踞于群众之上,不关心群众痛痒,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指出:“有些机关官僚主义极为严重,领导者脱离群众,闹得不像样子。”[8]1953年毛泽东曾严厉斥责某单位负责人强迫人们给党中央打致敬电、写致敬信的行为,称其“在人民面前把共产党表现得不像样子,大大损害了共产党的威信”[9]。第三,激起民怨、动摇党的执政地位。1956年个别地方发生少数人闹事的事件。毛泽东分析说:“这些人闹事的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10]他还说:“如果脱离群众,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11]

二、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与路径

鉴于官僚主义对党的事业的严重危害,毛泽东高度重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并为此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态度鲜明地开始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12]而官僚主义是根本违背这一革命精神的。他说:“官僚主义,是脱离群众,破坏苏维埃与群众的关系,对于苏维埃胜利和发展,有莫大危害……这是苏维埃政府中绝对不允许存在的。”[13]他强调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14]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后,毛泽东坚持认为,党执政后要和革命战争年代一样,须臾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5]。“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16]。为此,必须坚决清除官僚主义。毛泽东同时还清醒地认识到,党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空前地加大了。他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告诫全党同志:“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17]面对党执政后官僚主义迅速滋长的现实,毛泽东深深地为红色江山是否会改变颜色而忧虑重重。鉴于苏联的教训,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我们国家也有危险,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还是存在,甚至比较严重,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因此要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18]。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路径、办法和举措。

1.用整风精神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创造了用整风的办法、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好形式。毛泽东曾经评价说:“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1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这一成功经验运用于解决党内官僚主义问题,先后多次运用整风的精神和形式,在党内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及其他不良现象的斗争,如1950年和1957年的整风运动。1957年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共中央在《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明确规定了用整风精神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应当遵循的方针和原则:“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对于在整风运动中检查出来犯了错误的人,不论错误大小,除严重违法乱纪者外,一概不给以组织上的处分,并且要给以积极的、耐心的帮助,这样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20]

2.严肃处理违法乱纪、顽固不化的官僚主义者。毛泽东认为,用整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并不等于无原则地一团和气,更不等于对问题严重的官僚主义者采取姑息和纵容的态度。他要求对于违法乱纪、经教育挽救无效的官僚主义者,必须依照党纪国法予以严肃处理。他指出:“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其违法情形严重者必须给以法律的制裁,如是党员必须执行党纪。各级党委应有决心将为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加以惩处和清除出党政组织,最严重者应处极刑,以平民愤,并借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众。”[21]他还说:“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22]

3.依靠人民群众用加强民主扩大监督的办法防治官僚主义。一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毛泽东坚定地认为,单靠党内整风还不能完全解决官僚主义问题,还必须诉诸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加强民主和扩大监督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形成了这样的大思路。他在1945年著名的“窑洞对”中不无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人民民主和人民监督之路。我们党执政后,毛泽东在这条新路上继续探索。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中,他强调要像开展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23],认为这是反对官僚主义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他看来,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责任心,克服领导者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领导与群众就容易打成一片了”[24]。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认为,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没有非党干部参加政府就会出毛病。共产党要永远与非党人士合作,这样就不容易做坏事和发生官僚主义”[25]。

4.用改革和建立健全制度的办法防止官僚主义的滋生。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似乎意识到官僚主义现象的产生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不无关系,认为把各种权力都集中在中央,不给地方一点权力,不仅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而且容易成为滋生官僚主义的温床。因此,他主张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在毛泽东看来,机构庞大、臃肿也是官僚主义赖以滋生的条件。因此,他积极主张推动机构改革,大幅度精简机构,指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26]毛泽东十分重视制度在防治官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应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来防治和克服官僚主义。他认为,只有建立健全这些制度,才能“保证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不重犯,或犯了也易克服”[27]。应当“着重地克服领导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和分散主义,并将那些过去需要而现在已不需要的制度和办法加以改变,方能解决这个问题”[28]。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认为,一些干部之所以脱离群众,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同他们长期不参加体力劳动有关,因此他推动中央作出了建立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的规定:“为了加强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彻底改变许多领导人员脱离群众的现象,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应该在全党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的办法,并且使这个办法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29]为此要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毛泽东认为,作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作风”,官僚主义不是一个容易医治的顽症,不可能靠一时的努力就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一年不用扫帚扫一次,就会春风吹又生了”[30]。在他看来,“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31]。我们要把领导上的老爷式作风、官僚主义作风、命令主义作风完全消灭得干干净净,“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每一年整风一次,彻底批判那些老爷式的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人们,把他们的缺点改变过来”[32]。因此,不要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地永久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三、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的科学理论。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同官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1.着力提高对解决官僚主义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人们的态度和行动的力度。毛泽东之所以毕生同官僚主义做不懈的斗争,根本在于他对开展这一斗争的意义和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反对和清除官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要求。1980年邓小平曾不无忧虑地说,官僚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客观地说,现在同那时相比,官僚主义现象要严重得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祸害。如果任由其滋长和泛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能是一句空话,甚至有丧失党的执政地位、亡党亡国的危险。我们只有在思想上有这样高度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上做到高度的自觉。

2.与时俱进地深入研究官僚主义的实质、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反对和清除官僚主义,前提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官僚主义,它的实质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和表现形式。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明确解决问题的努力方向,有的放矢地选择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举措。就其本质而言,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旧官僚及其机构的恶劣习气。尽管我们党在性质和宗旨上与这种习气水火不相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也会沾染这一习气。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官僚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我国的官僚主义不同于外国的官僚主义,现在的官僚主义不同于过去的官僚主义。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现象,除了同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官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官僚主义。”[33]但是,无论时代和历史条件怎样变化,封建残余思想作祟的官僚主义实质是不会改变的。要在深刻认识官僚主义实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官僚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征,从中找出其发展演变规律,找到克服它的正确路径和办法。

3.抓住关键、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既然如此,克服和消除官僚主义就不能搞单打一,也不能希冀通过哪一方面的一时努力来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必须抓住重点,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官僚主义首先是一种主义,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克服“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消除官僚主义,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很难解决得了。因此,要在着力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重点抓好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我国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现象,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权领导体制不无关系。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总病根。克服官僚主义,既要认真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也要研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改进问题。

4.把握正确方针和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官僚主义问题。延安整风运动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内矛盾的成功范例,这次整风运动摒弃以往“左”倾错误领导对党内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简单进行组织处理,而是着重帮助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办法,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毛泽东为这一方针的制定和施行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杰出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党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官僚主义在党内的严重程度进行了错误估计,认为大多数党组织和干部都存在严重问题,已经在党内形成了一个与工人、农民阶级尖锐对立的“官僚主义者阶级”,必须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来加以解决,从而背离了延安整风运动所确立的正确方针。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聚焦解决“四风”问题,必须认真汲取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把握正确的方针和原则,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真正做到触及灵魂,红红脸、出出汗,同时又要慎重处置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既要坚持开门搞活动,又要坚决杜绝搞任何形式的群众运动。

[1][2][5]毛泽东选集(第3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4,1094,935.

[3]列宁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2.

[4][14]毛泽东选集(第1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24.

[6][11][17][19][22][26]毛泽东选集(第 5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6,324,326,328,326,280.

[7][30]毛泽东文集(第8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7,166.

[8][15][2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62,46,95.

[9][18][21][23][25][28][31]毛泽东文集(第 6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6,191,255,191,13-14,271-272,254.

[10]毛泽东文集(第7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7.

[12]毛泽东文集(第3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3.

[13]中央人民委员会紧急决议[N].红色中华,1932-12-05.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47.

[20]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问题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7-05-01.

[2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92.

[2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25.

[3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09.

[3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8.

猜你喜欢

整风官僚主义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