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
2014-08-15李书巧陈肖霞苏鹏源
李书巧 陈肖霞 苏鹏源
(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1620)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信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对个人及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和碰撞,大学生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化趋向,信仰缺失问题愈加突出,相关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一、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特点
1、缺乏明确信仰,信仰不稳定。在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固定的信仰,部分大学生对信仰问题缺乏认真理性的思考,往往凭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经常出现动摇现象。有时信仰马克思主义,有时信仰宗教,有时信仰拜金主义,有时信仰个人主义,有时信仰享乐主义,在多种信仰中徘徊。在回答“你认为信仰重要吗?”时,有62.5%的大学生认为信仰重要,37.5%的大学生认为不重要,在回答“你是否有信仰?”时,有32.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信仰,有3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无信仰,还有35.5%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有信仰①。表示自己没有信仰和不清楚自己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比例高达67.5%,表明了部分大学生信仰不明确,出现了信仰缺失现象。
2、主流信仰弱化,信仰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体系,是我国的主流信仰。但在对大学生的信仰内容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选择正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34%的学生崇尚“马克思主义信仰”,15%“相信宗教”,5%信仰“拜金主义”,9%信仰“享乐主义”,13%信仰“个人主义”,24%选择“其他”和“没有信仰”②。这一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信奉的主流信仰,大多数学生仍然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确实遇到了挑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
3、个人利益至上,信仰世俗化。90后大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习惯从自我出发,缺乏对他人的关注,不少大学生承认凡事“会将个人利益置于第一位”。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他们信仰金钱、权力,不断去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缺少对未来价值的追求,精神被物质化,世俗化趋势明显,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指导人生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再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回答“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障碍是什么?”时,11%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在回答“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您的实际生活帮助大吗?”时,15%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③。
4、崇尚工具理性,信仰功利化。在严峻就业形势带来的压力下,部分大学生急功近利,崇尚工具理性,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信仰倾向上,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1.6%选择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只有21.2%选择理想主义④。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入党的动机并不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而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把入党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实现其他人生目标的工具。在回答“您想入党的最初想法是什么?”时,“出于信仰”的大学生仅占28%,“为了找到好工作”的却占到了38%⑤。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多元文化因素。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思想文化领域也日趋交融,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借助于信息化浪潮不断涌入我国,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不断地影响着国人的价值理念,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不断涌现和激烈碰撞,思想意识领域出现多元化现象,这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产生一定的冲击。像之前有人在征婚节目中直言宣告:“宁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国人的价值理念。90后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中,自然会受到这些价值理念的影响,多元文化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信仰选择,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
2、教育因素。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强。一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够重视,教育流于形式化。高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仍然是智育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信念教育却形式化严重甚至直接被忽略。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固化为升学率,到了大学就追求就业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功利主义道路。二是信仰教育理念滞后。目前高校的信仰教育理念普遍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上,即认为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育目标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和政治价值,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转而寻求能够满足自己现实需求的世俗信仰,最终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感召力。三是信仰教育内容空泛,缺乏吸引力,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我国高校信仰教育的内容只注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不能有效解答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条和呆板,主要仍以“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单向灌输教育为主,教育过程只是教育者把教育内容形式化地传递给受教育者,长期下去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去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和学分。
3、社会因素。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规则从经济活动领域开始渗透到社会和政治领域,乃至人们的思想领域,经济规律成为主导人们生活和思想的主要原则,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都被“经济化”。二是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突显。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制度设施建设滞后,社会问题丛生,导致大学生主体对社会产生消极情绪。此外,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执政的考验,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败坏了党的形象,伤害了大学生对党的感情,降低了大学生对党的信任。三是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现实中的一些大众传媒受利益驱使,存在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甚至捏造事实,传递不健康的价值观,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方向感迷失。
4、信仰主体因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形成还受到大学生主体心理特点的影响。大学生主体大都处在18-22岁的年龄段,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简单的人生环境中,人生阅历不丰富,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之间的作用比较单一,心理活动发展不完善。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不能深入地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本质,不能理性地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被蛊惑和煽动,情绪状态不稳定,容易冲动,意志力相对薄弱,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力比较弱,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能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存在较多心理冲突。这就导致他们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很容易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迷失在各种冲突和碰撞的多元思潮中。
三、强化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对策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强化大学生科学信仰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学生主体选择信仰什么,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信仰需求有关。因此,他们需要的信仰能够解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而不是高高在上、仅仅停留在思辨层面的抽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信仰体系,具有理论和智识上的说服力,也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崇高的信仰体系,具有精神上的感召力,能够满足大学生主体的信仰需要。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没有被完整、客观、全面地展现出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存在一知半解的状况,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传播中不注重和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关注不多。因此,要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和大学生的信仰需求结合起来,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大众化,拉近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大学生的现实距离。
2、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是发挥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高校管理层和具体的教育者应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一门具有实质意义的课程,不再流于形式。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仅仅把学生当作“客体”——教育对象的思想,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感知、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要着眼于时代的新变化,不断增进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和解读,把现实问题融入信仰教育的内容,能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进行解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和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要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体悟,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深入浅出地、更具说服力地向学生阐释。二是重视实践作用,充分发挥一线辅导员的引导功能。要依托辅导员团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亲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辅导员也要通过QQ、易班、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信仰教育能够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三是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社会要通过坚强有力的舆论宣传,使大学生受到良性熏陶。家庭要加强信仰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仰。
3、创造良好的信仰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信仰环境对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改善社会政治环境,营造先进的文化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健全各项制度,整治各种非法收入,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正义,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对政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任;要引导大众传媒进行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传播优秀文化,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二是不断改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顺利进行。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把信仰教育和灵活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三是坚持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发挥互联网的正功能。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对人们在网络生活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营造积极健康、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同时,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网络信仰教育平台,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信仰。
4、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大学生自身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讲座,主动参与讨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各种问题,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题的研究中。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来解决问题,不断改善自己认识社会的角度和方式,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而提高自己对各种思潮的分辨能力,最终确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注释:
①卢翠花:《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基本思考》,吉首大学2013 年硕士论文。
②③⑤范玲:《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主义信仰问题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3 年硕士论文。
④李应福、张慧:《从三个维度入手,加强对“90 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经营与管理》,2013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