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沁州黄谷子“一县一业”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2014-08-15任焕珍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2期
关键词:沁县一业谷子

任焕珍

(山西省沁县农业委员会,沁县 046400)

山西省沁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大力实施了 “一县一业”农产品推进计划,按照 “板块规划、示范引领、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选择绿色有机沁州黄产业重点突破,提出了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一县一品”的农业农村工作新思路,着力打造 “全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和 “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近年来,全县常年沁州黄谷子种植面积达到0.67万hm2,总产3万t,总产值1.5亿元,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1 凸显地域特色,努力挖掘当地优势

1.1 独特的自然优势是基础

沁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属黄土丘陵山区和半干旱、半湿润雨养农业区。境内土壤深厚,坡岭地、旱垣地、沟坝地相互交错,平均海拔1 000m,土质以红黄土质褐土性土占绝大多数,是适于谷子生长的土壤条件。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9℃,有效积温3 200℃,日较差13.6℃,无霜期167天,年平均降雨量606mm,特别是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谷子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业生产潜力巨大。境内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差,无工业 “三废”污染,而水资源特别丰富,具备蓝天、碧水、净土等优美生态环境,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条件充分、优势明显。所以,沁县发展沁州黄谷子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农业具有独天独厚的土地、品质、气候环境优势,沁县所生产的小米色泽鲜黄透亮、颗粒圆润均匀,口感绵软香甜,是最佳的食用珍品、健身佳肴。

1.2 悠久的历史源远是条件

沁县种植沁州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相传神农炎帝在上党一带的羊头山上遍尝百草,从狗尾草中优选出谷子,用它 “教耕生谷”,使其部落摆脱了频繁迁涉的动荡生活。羊头山属该县依傍的太岳山,上古为冀州之镇山,是炎帝教耕五谷之所在。

传说沁州大地曾发生干旱,唯有县域东南檀山的寺庙旁几株谷子没有旱死,寺庙老和尚将它采回去,年年种、岁岁收、代代相传。这种被称 “爬山糙”的谷子碾出的“糙谷米”色泽金黄、香甜绵软,被人们视为神山名米。

真正使沁州黄成名的还是一位当地名人。清朝康熙年间,官至保和殿大学土兼刑部尚书的沁州人吴典,将家乡的 “糙谷米”带进皇宫,进贡给皇帝,康熙帝品尝后赞不绝口,将 “糙谷米”御赐名为 “沁州黄”。

20世纪80年代的科研示范推广工作拯救了沁州黄这一古老谷子品种,沁州黄公司组建以来,同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等机构对沁州黄进行提纯复壮。经过多年的研究,最后终于筛选成功。经过提纯复壮后的“沁州黄”,广泛在沁县各地种植推广,不仅保住了原有品质,而且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这项谷子产业逐渐成为该县的一项农业主导产业。沁州黄谷子的悠久传统历史文化,无疑为发展谷子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

1.3 知名的品牌效应是根本

该县大力培育名牌农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从而推动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沁州黄就在印度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15年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再度获得金奖。2006年沁州黄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了它的知名度。为了拓展经营领域、延伸产业链,近几年又在相关类别上,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20多项“沁州”和“沁州黄”商标,产品涵盖了100多个品种,使品牌向广度和深度延伸。经过多年的努力,2010年小米营养粉研发成功并上市,并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专利。沁州黄小米营养粉的问市,标志着“沁州”商标又进入一个崭新领域,在原有的绿色、营养、健康基础上,又增加了方便快捷崭新内涵。2009年该县相继获得“中国小米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具魅力县”荣誉。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有机产品认证、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定和通过IS09001国家质量认证。沁州黄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知名度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成为地方传统特色品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4 规范的标准生产是保障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崭新平台,扩大了农业科技需求,加快了谷子标准化的全面普及。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化成长过程中,该县十分注重谷子标准的制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CB1950-2004《原产地域产品沁州黄小米》生产标准,绿色食品产地技术标准、绿色食品肥料使用标准、绿色食品农药使用标准要求,逐步制定了《沁州黄良种繁育技术规定》、《沁州黄谷子标准化种植技术规定》、《沁州黄小米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沁州黄小米贮运、包装技术规程》,形成了一个沁州黄谷子从环境地块选择、谷种选用、种植合理到收获、加工、贮运、包装以及肥料、药品使用标准化体系。

1.5 集成的综合技术是支撑

该县立足科技创新,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实施全省 “一县一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契机,紧紧围绕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谷子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大了秸杆还田、配方施肥、适期播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广了谷子精播、化控间苗和那氏778诱导剂应用新技术。加强了对谷农新技术的培训力度,重点培育科技示范户,使谷子的集成技术进村入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谷子示范基地连年获得丰收,农民的种谷效益也逐年增加。

1.6 强势的龙头带动是关键

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关键取决于规模化程度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而培育龙头企业是发展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重要关键。沁县谷子加工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全国闻名的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还有山西檀山皇小米发展有限公司和山西恒穗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等单位,全县小米销量达到1 500万kg,年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特别是作为全省农业化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科研院所密切联系,集良种繁育、科研示范、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运用现代企业发展的理念,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在产品包装深度系列加工方面不断创新跨越,年加工销售达1 000万kg,所生产的小米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和有机小米标准,全国首家小米深加工产品 “谷之爱”婴幼儿营养粉问世,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他们从农民的效益出发,采取了定单收购的方式,2014年合同收购价提升为5.2元/kg,农民的效益十分可观。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新产品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推广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发展“一县一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发展 “一县一业”就是围绕沁州黄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充分结合该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产业 “坐标系”,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路子。

县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特色经济。坚持打好沁州黄优势品牌,走出了通过发展特色沁州黄产业来壮大县域经济的成功之道,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由此可见,发展沁州黄 “一县一业”,更能促进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向更高层次迈进,更能不断满足城乡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量和质的需求。

3 推广先进技术,构建品质产业体系

提高农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搞好产业布局规划,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沁县在推进沁州黄 “一县一业”中,通过创建示范园区这一载体,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推动绿色有机产业沿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平稳较快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抓了6个环节:一是选择优良品种,主推沁黄2号;二是采用科学的栽培模式,实行轮作倒茬;三是实行统一技术管理,按照国家标准制定了统一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基地内所有种植户进行了统一培训,并使各户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生产,确保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四是实施无害化病虫防治。根据谷子病虫的发生特点,制定了全县统一的标准化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利用物理、生物、生态等方法进行病虫防治;五是合理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和配方肥,重点推广施用了微生物肥,降低了土壤污染;六是严格检验检测管理,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定期对基地产品进行检测和发布检测结果信息,建立起了生产记录、产品抽检、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对沁州黄产品安全实行了全程有效控制。

4 实行政府推动,统筹推进产业建设

推进 “一县一业”工程,实质就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探索建立沁州黄产业品牌、企业、基地、市场等重点开发环节紧密联结的新机制,走以基地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带基地的特色产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沁县以沁州黄产业农业示范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深化各环节服务。建立和完善高位推进,综合服务、政策扶持等机制,统筹引导人力、资金、科技、市场设施建设等各种资源向优势产区聚集。

4.1 高位推进机制

一是布局规划。按照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原则,选择确定了5个千亩示范园区;二是目标规划。制订了发展沁州黄产业的 “十二五”长远规划,力争到2015年底,绿色沁州黄基地达到1.333 3万hm2,有机种植基地达到3 333.3hm2,产品全部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三是品牌规划。围绕沁州黄产业,全力打造沁州黄品牌,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第一县。

4.2 配套服务机制

坚持依靠沁州黄龙头企业,大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确保生产投入农用物质的安全放心。县农技推广部门编写了 《沁州黄种植管理操作规程》小册子,向农民赠送书籍4万册,投入100多万元配备了检测仪器,建立起了生产记录、产品抽检、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对产品安全实行了全程有效控制。由农业执法、工商管理、质检、蔬菜等部门组成了联合执法大队,加大了对违禁农药和禁用化学品的清查力度,净化农资市场。

4.3 政策扶持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引导资金,农业开发、农机补贴等涉农资金将向沁州黄产业倾斜;二是认真落实全省杂粮补贴政策,并制定了有机种植基地补贴政策,轮作倒茬期间,对种植农户补贴300元/667m2;三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从事生产科研;四是支持沁州黄企业研发小米营养粉加工项目,从而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五是为企业创优环境,做好品牌宣传,扩大销售区域。

总之,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发展优势谷子 “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领导、强化扶持、做优环境、完善机制,积极推进为优势谷子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加快科研体制改革,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关,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沁县一业谷子
打谷子
南充综合试验站全力推进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
“七抓并举”抓实“三供一业”移交思想教育
心系老区环卫 扮靓水城市容——记沁县环卫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建军
晒谷子(外一首)
厚重的沁县文化
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分析与阐述
国有企业改革做好“三供一业”移交工作的目的分析
财政部力促铁路等央企剥离“三供一业”
沁县纪委:打响查处网络举报案件“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