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2014-08-15吴依阳
吴依阳
长春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吉林长春 130051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传染病,可直接引起儿童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少数儿童可出现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肌炎,对儿童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构成较大威胁[1]。该病传播率较高,人群密切接触、饮食、分泌物等是传播的重要方式[2]。该病治疗方式包括支持疗法、抗感染治疗、提供免疫力等[3]。利巴韦林属于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在病毒性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广泛应用。喜炎平属于中药制剂[4]。现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36例患儿,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36例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共18例,平均年龄是(2.6±0.8)岁,年龄范围是6 个月~6 岁,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是10例、8例,平均病程是(10.65±5.26)d,病程范围是4~27 d,其中16例轻症患儿,2例重症患儿。乙组共18例,平均年龄是(2.7±0.9)岁,年龄范围是5 个月~6 岁,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是9例、9例,平均病程是(10.64±5.24)d,病程范围是5~26 d,其中17例轻症患儿,1例重症患儿。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和乙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甲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乙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①临床症状。36例患儿手、足均出现疱疹,疱疹数量最少为7 个,最多为30~50 个。17例患儿臀部出现疱疹,占47.22%。20例患儿伴有发热,占55.56%,体温为38℃。少数患儿伴有乏力、流涕、咳嗽、头痛等。口腔黏膜处疱疹主要分布在颊粘膜、舌咽、硬腭,疼痛患儿出现拒食、流涎等。疱疹质硬,呈椭圆形或圆形,疱壁较薄,疱液较清,呈珠白色,周围有红晕,轻度瘙痒感和疼痛感。②实验室检查。32例患儿血常规检查WBC≤10.0×109/L,占88.89%。29例C 反应蛋白<10μg/L,占80.56%,7例C 反应蛋白10~20μg/L,占19.44%。③临床治疗。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9187,包装规格1mL:1g),取10~15mg/kg·d 溶于10%生理盐水中,对患儿静滴。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249,包装规格2mL:50mg),取0.2~0.4mL/kg·d 溶于10%生理盐水中,对患儿静滴。治疗时间为3~5 d。
对甲组和乙组患儿皮疹消退、退热时间进行准确记录,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
1.3 疗效标准
无效:临床治疗5 d 后,患儿皮疹仍未结痂,未退热,或病情加重;好转:临床治疗3 d 内患儿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治疗5 d 内口腔黏膜处溃疡明显减轻,疱疹明显结痂,皮疹基本消退;有效:临床治疗3 d 内患儿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治疗5 d 内口腔黏膜处溃疡完全愈合,疱疹均结痂,皮疹均消退,无新鲜皮疹。以好转和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甲组治疗有效率是77.78%,其中4例无效,占22.22%;6例好转,占33.33%;8例有效,占44.44%。乙组治疗有效率是94.44%,其中1例无效,占5.56%;7例好转,占38.89%;10例有效,占55.56%。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皮疹消退及退热时间
甲组皮疹消退平均时间是(5.9±0.8)d,退热平均时间是(4.5±0.6)d、乙组皮疹消退平均时间是(3.7±0.2)d,退热平均时间是(2.7±0.5)d。乙组皮疹消退及退热时间均短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甲组用药后1例出现荨麻疹,2例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67%,乙组用药后1例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56%。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给予停药、抗过敏治疗等,症状均缓解。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急性传染病[5],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以肠道病毒71 和柯萨奇病毒A16 较为常见。轻症患儿病情较轻,一周左右病情可恢复,早期仅出现流口水、流涕咳嗽等症状,1~2 d 后出现皮疹。重症患儿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患儿表现为嗜睡、精神萎靡、呕吐、头痛、呼吸困难、肢体抖动、四肢发凉和面色苍灰等,1~5 d 后出现脑炎、脑膜炎、循环障碍、肺水肿等[6]。小儿手足口病危害较大,应予以重视,加强对临床特点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7]。利巴韦林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而,研究显示,该药物对于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较强,且长期使用易引起耐药,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喜炎平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对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蛋白质包裹RNA 或DNA 片段进行阻止。喜炎平还能有效抑制水肿及炎性渗出,提高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对病毒及细菌的吞噬作用,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国内研究分析,对该病患儿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临床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且临床症状改善迅速[8]。
在本文研究中,对36例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所有患儿手、足均有疱疹,疱疹数量为7~50 个,其中47.55%患儿臀部出现疱疹,55.56%患儿同时伴有发热,另有少数患儿伴有乏力、咳嗽、流涕和头痛等。观察疱疹呈椭圆形或圆形,质硬,疱壁较薄,疱液较清,呈珠白色,且周围有红晕。口腔黏膜处疱疹分布以颊粘膜、舌咽、硬腭为主,多数患儿出现疼痛,疼痛较严重的患儿出现拒食和流涎等。实验室检查发现,88.89%患儿血常规检查WBC≤10.0×109/L;80.56%患儿C 反应蛋白<10 μg/L,19.44%患儿C 反应蛋白10~20 μg/L。分析表明,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皮肤黏膜疱疹和发热,提示临床医生应正确认识疾病,加强早期诊断。治疗时对甲组应用利巴韦林,对乙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甲组皮疹消退时间平均是(5.9±0.8)d,退热时间平均是(4.5±0.6)d,乙组皮疹消退平均时间是(3.7±0.2)d,退热时间平均是(2.7±0.5)d,乙组皮疹消退及退热时间均短于甲组,表明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可以快速改善患儿症状。甲组治疗有效率是77.78%,乙组治疗有效率是94.44%,乙组较高,表明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治疗效果确切。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乙组不良反应较少,表明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治疗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提示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
由于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经呼吸道传播,儿童接触被污染物品也易感染病毒,因此,必须加强对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做好对儿童食具、生活用品、玩具等的彻底消毒,预防儿童接触被污染物品。鼓励儿童健康饮食、积极锻炼、保持个人卫生,由家长定期带儿童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研究乙组中轻症患儿占94.44%,表示早期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应做好对家长的知识普及,促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日常预防及早期治疗。
综上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治疗时对患儿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改善迅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1]廖承琳,潘家华,黄金华.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16(17):47-48.
[2]闫昆明,查燕.对46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9(21):52-53.
[3]刘英,郭世杰,韩军.小儿手足口病98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17(14):66-67.
[4]徐巍,李青梅.79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13(12):41-42.
[5]何叶,岑锦明,杨希立.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11(17):54-55.
[6]李小芬,李红梅.小儿手足口病276例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22(10):85-86.
[7]钱忞,郭世杰,严超英.小儿手足口病1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18(18):55-56.
[8]蒋孝华,刘玲玲,雷创.对46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1(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