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2014-08-15张红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配药溶媒注射器

肖 敏 张红英

患者安全作为医院认证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而用药安全又是患者安全的核心,因此用药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复杂又导致患者联合用药增加,进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包括药理(如药物拮抗)和物理化学方面。在输液过程中,各种药物的理化特性不同尽可能做到单一药物单一溶媒(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但由于浓度高、药物组间输液器冲洗不完全、时间长、温度、光等因素,液体出现颜色改变、混浊等[1],由此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又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临床实践表明,输液在临床的配制环节对输液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改善临床药液配制,杜绝安全隐患,对提高临床输液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有重要作用。

1.药物配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无菌观念淡薄 护士在配制药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配药时不戴口罩、面对配药台聊天、打喷嚏、咳嗽等;或抽吸药液过程中手触碰到药液、针梗或针尖;配药室未定期消毒,或非配药室人员进入。

1.2 过早配制药物 由于护理工作量大,部分护士为了把当班工作完成而提前加药,使配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过长,从而引起药液分解变性,疗效降低,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1.3 药物剂量配制不准确 在配制药液时药物剂量换算不准确;药物剂量抽吸及添加不准确;药物溶解不充分。

1.4 粉针剂药物溶解不当 护士在配制药物时溶媒选择不正确;临床输液量大、护理人员少,护士匆忙加药,使粉针剂药物未充分溶解即进入血管。

1.5 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

2.防范措施

2.1 加强无菌观念 护士在配制药液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药液或配药用注射器被污染或怀疑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配药室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定期监测配药室空气中的菌落数;杜绝闲杂人员进入配药室。

2.2 坚持药物现配现用 严格遵守药物配制的有效时间,现配现用;护士长和护理部进行不定时抽查,以防提前配药。

2.3 严格掌握所配置药物的剂量 规范药物配制及换算,提高药物换算的准确性;保证药物准确抽吸及添加,对于用量较小的药物必须使用最小型号的1ml 注射器抽取,防止注射器过大而导致药量误差。加胰岛素时,应使用胰岛素配药器,以防剂量误差。

2.4 配制粉针剂药物时正确选择溶媒 并非所有的药物都能用注射用水稀释;各种药物都有各自的特性,有些药物包装盒内附有溶媒,则应使用其附用的溶媒,不能擅自更换,若无附用溶媒,应根据说明书选用正确的溶媒。

2.5 把好药物配伍禁忌关 配制药物时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即一种药物一个注射器;根据药物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媒,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征;不得用一种药物溶解另一种药物,或是一个注射器抽吸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液;两种药物在同一组输液中配伍时,先加浓度高的药物,后加浓度低的药物,以降低发生反应的速度;有色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不易发现;制定本科室常见药物配伍禁忌表,张贴于配药台上方的墙面,以便随时查询。

2.6 请药师定期给临床护士进行新药、特药的药理知识、配伍禁忌、配药注意事项等的继续教育培训。

2.7 成立静脉输液配制中心 按照GMP 要求建立静脉输液配制中心(PIVAS),由专业的药师参与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医务主管部门参与,护士和药师密切合作,保证药物配制安全。

3.小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下,静脉输液药物的配制主要还是分散在各个科室由护士完成,因此在药液配制过程中,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不断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自觉杜绝药物配制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好患者的守护神。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立静脉药液配制中心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 张建民,冯玲玲.静脉输液药物配伍禁忌调查[J].中国药房,2006,17(20):1572.

猜你喜欢

配药溶媒注射器
多功能配药器在骨科配药中的应用效果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配药机器人主要技术方案及临床使用
新癀片外用制剂镇痛模型的溶媒筛选及研究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广西产黄杞叶不同溶媒提取物中二氢黄酮醇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