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输液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4-08-15李雪琴
李雪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律观念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涉及的就是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而临床因执行医嘱不严或药品配伍不当及给药指导不及时,甚至给药错误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不少见[1]。我院输液室包括了门、急诊各科输液患者,输液量在每月4500~5000人次。由于输液患者就诊时间集中,护士工作量巨大,护士在登记、配药、续液、注射、巡视、拔针中的某一个环节上稍有不慎,就会影响输液安全,因此,为加强输液安全的管理,杜绝或减少纠纷及差错,现将影响输液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影响输液安全的因素
1.1 登记不规范,输液卡抄写不严谨 随着国内外药企的发展,药物的品种和新药的数量正迅猛增多,用药由简到繁,由一药到多药,由单一途径到多途径并用,药品名、商品名五花八门,如:临床上常用的阿奇霉素就有多个厂家,如果护士在登记和抄写输液卡时单纯写阿奇霉素,配药护士就不知道是哪一种阿奇霉素,从而,造成纠纷发生。
1.2 配药时护士责任心不强,忽略药物商品名 在配药时因责任心不强及工作情绪的干扰,个别工龄长的护士,因临床经验丰富,思想上易麻痹大意,一味追求快,当接到输液卡时凭经验到药柜上药品固定处拿取药品,不再加以核对,直接加入液体中。
1.3 注射时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注射时,未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或字音相同,穿刺前不进行再一次核对,张冠李戴输错患者,造成差错。
1.4 输液中巡视不及时,浮于形式 随着病区传呼器的使用,巡视护士完全依赖患者按铃呼叫续液或拔针,在输液期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用药反应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拔针、续液不及时,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且影响工作效率[2]。
2.预防对策
2.1 层层把关,保证输液卡质量 要保证输液卡的质量,就必须把好三关:①接收药品关:即当患者拿来药品和注射卡时,要一人执行认真核对,在收药人核对无误后认真登记并抄写输液卡,鉴于目前药品的多样化因此,在抄写时,除要写药品名以外,还应该写上生产厂家,如:阿奇霉素0.25(某某制药),禁止倒手。②配药关:一张输液卡连同原始注射卡和药品一块送到治疗室,核对一遍,无误后,方可配药。③执行关:治疗班静滴前再一次进行认真查对,确保药卡相符。由于人人把关,班班查对,加之护士长经常检查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处理。
2.2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 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定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发现可能导致护理风险因素,要组织人员及时讨论应对方法,并提醒有关护士注意防范。护士长每周进行总结并反馈给护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织讨论,以点带面,加强风险防范,加强责任心。
2.3 护患配合,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护理行为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危害性[3],行为者的失误极易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护士要实施这些护理行为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前要仔细查对医嘱,确定无误后方可执行,同时要在执行栏里签名和执行时间。
2.4 发放序号,有序输液 输液卡相应栏内除填写输液日期以外,同时向患者发放序号卡片,将序号卡上的号码写在当天输液日期处,并告诉患者拿好卡片,等候输液。优点:①序号卡的号码为该患者今日输液序号,患者拿着序号卡心中有数,按顺序排队。护士按照序号的顺序加药,穿刺;②在患者集中输液时也能理解,不再反复催促护士,杜绝了护士忙乱之中发生护理差错;③增加了再次核对的机会,在穿刺前护士除核对姓名外,还同时核对序号,有效地防止了因姓名相同、音相同、音相近等原因造成的打错针的事故发生。
2.5 建立巡视观察制度,及时发现输液不良反应 输液患者往往病情严重或身体虚弱,对不良反应出现也较快。因此,在输液后10~15分钟时应加强观察,以后也应每30分钟巡视1次。建立输液患者巡视卡,不但可以了解患者的输液情况,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输液和用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加重,减少纠纷发生。
总之,护士从登记、配药、续液、注射、拔针每个环节都要做好查对,下一个环节必须为上一个环节做好查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执行完每一个环节后在输液卡上签名,并在液体瓶体上写上所加药品名,并为避免漏签,护士长除了自己不定期抽查外,还动员护士互相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减少输液中不安全的因素存在。自2010年以来,两年内输液室无差错事故发生。患者的投诉也大大下降,科室的满意度也由原来的90%上升到98%。
1 汪钟,主编.护用药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7.
2 金秀.探讨门急诊输液患者安全防范措施[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4):135.
3 李洁.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现代护理杂志,2003,10(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