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防控对策研究

2014-08-15孙振宋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兽疫疫区疫病

甘 津,孙振宋

(1 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畜牧兽医站352303;2 福建省屏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2303)

近几年,小反刍兽疫(PPR)在我国罕见地出现,给羊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此,我国农业发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以提高养殖户对PPR 疫病的认识,同时做好防疫、灭疫工作。根据通知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PR 排查,并在湖南、黑龙江、重庆、山西等地陆续发现疑似病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加大PPR 监控力度,做好PPR 的防控工作是解救PPR 疫情的重要环节之一,以下对PPR 流行病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

1 PPR 流行病特点

小反刍兽疫接触传染,患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易感动物主要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小反刍动物偶有发现感染致死。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作用机理与牛瘟病毒相似性极高,主要是破坏消化道上皮和淋巴组织,临床表现为发热、眼鼻分泌物异常、坏死性口炎、肺炎等,病体解剖后大肠内呈特异性斑马条痕。此病最先在非洲国家出现,随后向周边蔓延扩散,现已传播至西亚、南亚地区。目前该病仍然继续东移,大有向我国蔓延之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物卫生安全工作,因此我国对小反刍兽疫防控十分重视。此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动物接触传播,动物之间亲密接触后感染PPRV,继而发病。PPRV 宿主主要是山羊和绵羊,特别是山羊易感且后果比较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在猪、牛身上也可以感染,但仅表现为亚临床症状,不带毒、排毒。另有研究表明,野生小反刍动物也可以感染PPRV,如藏原羚、岩羊有发病死亡的情况,但对于野生动物的研究较少,相关支持也十分不足。但有一点,野生动物感染可能与家羊密切接触有关。小反刍兽疫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PPRV 的F,H 和N 蛋白基因差异,可将PPRV 毒株分为3 个基因群,其中三个来自非洲、一个来自亚洲。2007 年在我国西藏爆发小反刍兽疫,其遗传基因来自于亚洲的基因群。我国于2007 年在西藏发现小反刍兽疫首个病例,在随后的流行病调查中发现,动物在感染病毒后,其有发热、眼鼻分泌物异常、坏死性口炎、肺炎等症状,与牛瘟十分相似,发病率为5.7%,致死率30.8%。这一统计结果相较印度低得多,其可能与地域、气候、病毒突变等因素有关。另外,山羊较绵羊易感、羔羊较成年羊易感。最早得到的疫病血清样本来自于西藏的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边缘与印度接壤之地的热角村,存在大量放牧现象,很有可能是来自印度的携带疫病的小反刍动物与当地羊群密切接触,进而引发疫情。对当地流行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印度来源毒株相似度高达97.6%,由此可推断出毒株确实来自于印度。通过对小反刍动感染PPR 的情况及基因组序列测定,确定了PPR 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对疫病控制有积极的意义。

2 小反刍兽疫疫情形势特点

2.1 小反刍兽疫特点

从疫病来源、症状、感染途径等方面来看,小反刍兽疫具有如下特点:从印度传播而来,属于境外传入特点,所以是一种新的动物疫病;感染的动物较单一,主要是山羊和绵羊等小反刍动物,虽然牛等大反刍动物也可感染,但并不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眼鼻分泌物异常、坏死性口炎、肺炎等症状,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临床症状较典型,与牛瘟极相似;属于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间接触或用具传染,为小反刍兽疫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小反刍兽疫具有可控性,临床典型,实验室可确诊,疫苗可预防,所以只要及时发现,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还是能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的。

2.2 小反刍兽疫疫情特点

(1)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输入性疫情。在该地未发生小反刍兽疫前属非疫区,由于动物的跨区调动,把染有PPRV 的动物输入当地,进而引发疫情。二是扩散性疫情。在外地引入感染的羊后,与本地羊混群或一同吃草、一同饮水,通过器具、人员、水源、食物等传播,称之为扩散性疫情;在调动过程中已感染小反刍兽疫,但由于动物本身的体质较强,暂时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待与本地动物混群后,一定时间内仍无明显症状,但本地动物出现了感染或死亡,这种无显著临床症状,经实验室确诊的疫情称为隐性疫情。四是地方性疫情。在某一地区长期存在小反刍兽疫疫情,由于小反刍兽疫病毒污染面广,在没有跨区域的情况下发生疫情。(2)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小反刍兽疫疫情分布空间较广,即使疫情被控制,传染源依然存在;调动、动物移动都可能引发小反刍兽疫;隐性感染的动物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不彻底产出将成为疫情隐患;未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动物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总之,只要动物调运、动物移动存在,小反刍兽疫疫情就很难得到控制,若在兽疫防控上投入不足,就会使疫情风险大大增加。

3 小反刍兽疫防控对策

3.1 全面排查,杜绝隐患

疫情隐患是在未发现的、易引起小反刍兽疫的未知传染源。排查是在辖区内查找疫情隐患一项措施。其实就像打仗,如果不想被敌方间谍侵入,就必须进行细致的排查,将不清楚底细的人员列入排查的对象。重点排查从外省跨区域调入的羊,还有与兽疫疫区羊有过接触或出现临床典型症状的羊。采取隔离的办法并通过实验室确诊,发现疫情后及时处置。不仅如此,还要对疫病来源进行追踪,就像公安局侦破贩毒团伙一样,在发现贩毒人员以后,顺藤摸瓜找到贩毒的根据地,将其连根拔掉。通过查找带病动物的传染源,彻底消灭传染源,杜绝疫病扩散隐患。

3.2 果断消灭疫源

疫源消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一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处置,最大化降低疫情的扩散;二要对疫区实施严格防控,防止带兽疫的动物调动和移动;三要从全局思考,以大局为重,对疫情的处置绝不姑息;四要部门与养殖户的协调工作和扑杀补偿工作,争取养殖户主动性,确保疫情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五要扑杀动物和饲料做到无害化处理,彻底消灭传染源。

3.3 管控疫区防扩散

加强疫情区域的监管活动,防止疫区传染源流入其他地区,成为疫源的潜在隐患。一是防止疫区活畜跨区调运,防止疫源扩散;二是严格限制动物移动,如闭活羊交易市场,禁止外出放牧等;三是对疫区进行彻底封锁,防止人员、车辆出入,将病毒带出去;四是防疫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能够正确处置疫病、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严禁不正规的操作;五是对疫病区进行紧急免疫,设置免疫隔离带;六是做好排查,进一步消除隐患。

3.4 全国范围内开展联防联控工作

小反刍兽疫始于非洲,由于非洲的安全卫生条件较差,该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致使疫情不断蔓延,最终传入我国。小反刍兽疫防控是一项严密而系统的工作,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联防联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级兽医部门在国家农业部统一安排部署和组织领导下,加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各个职能部门通边合作,彻底将小反刍兽疫控制并消灭。省与省之间、地区之间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加强疫情情况的沟通和技术交流,实现疫情信息和防控技术的交流共享,有效防范疫情风险。此外,还要加大小反刍兽疫的宣传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完成防疫工作。

3.5 总结经验抓转型

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的深入进行,使我们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还有许多做得不好,或者说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要加快跨疫区调运和检疫工作的转型。目前的检疫手段不科学,主要是临床检疫为主,应向临床检疫和实验室检疫相结合的方向转型。二是明确小反刍兽疫免疫政策。目前,国家对小反刍兽疫免疫没有明确的规定,各个地方免疫工作的开展各不相同,各持意见。国家要明确小反刍兽疫免疫政策,确定是强制免疫,还是疫区紧急免疫。三是加快羊养殖业防疫转型。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羊产业,近几年,羊养殖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发展势头强劲。然而由于各养殖区、养殖户对小反刍兽疫了解不够,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兽疫传播提供了空间,因此急需加强防疫管理,完善防疫设施,为园区配备专职防疫人员,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1]印春生,支海兵等.小反刍兽疫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2014(07).

[2]沈素芳,黄忠.动物外来疫病-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06).

[3]李林,才学鹏,孟庆玲,乔军.小反刍兽疫研究概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07).

[4]陈创夫,任艳等.小反刍兽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兽疫疫区疫病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北票市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刍议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