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要点

2014-08-15邵文艳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鞘翅斑蝥成虫

邵文艳

(河南省虞城县畜牧局,476300)

斑蝥学名眼斑芫菁,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芫箐。据考证,中药斑蝥是指南方大斑蝥(大斑芫箐)和黄黑小斑蝥(眼斑芫箐)。前者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区)为多。还有绿芫箐、锯角豆芫箐、地胆等。

1 斑蝥的药用价值

传统中医药认为斑蝥性味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肝、肾经,有逐瘀破积、蚀肌攻毒之功效,主治症瘕痞块;外用治恶疮、疥癣、牛皮癣、淋巴结核、疯狗咬伤等症。

现代医学手段测定,斑蝥虫体含斑蝥素1.0%~1.2%,脂肪12%,此外还含树脂、蚁酸、色素及甲壳数等。又谓含斑蝥酸的钾盐、挥发油、灰分(5%~9%)、水分(8%~11%)等。斑蝥素即斑蝥酸酐,为具有强臭及发泡性的油状物,一部分以镁盐形式存在,均存在于软组织中,由足的关节处分泌。

斑蝥的药理作用表现为,斑蝥及其制剂涂于皮肤上,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浅层发红起泡等炎症反应。内服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反应。能使口腔黏膜糜烂及灼痛,并引起食道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肛门下坠等消化系统症状;尿少、尿痛、尿频、血尿、蛋白尿、肾区疼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此外,斑蝥素吸收后可引起浆膜、黏膜、腺体等部位的炎症反应。动物实验证明,斑蝥素能引起各实质脏器的病理改变,尤其是心肌纤维浑浊、肿胀,肝细胞瘀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及肾小球变性等。严重者引起高热、痉挛、休克及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斑蝥素对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为1.25毫克/千克,安全剂量为0.75毫克/千克。

斑蝥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斑蝥水煎剂对小鼠肉瘤和网质肉瘤也有相当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可能是斑蝥素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产生严重干扰作用,从而抑制肝瘤细胞生长。临床试用斑蝥素及斑蝥制剂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直肠癌均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较好。可使癌块缩小,自觉症状改善,即表现肝区疼痛减轻,腹胀减轻,食欲增加等,生存时间延长,发热的病人降温退热。斑蝥素可能有刺激骨髓产生白细胞的作用,与化疗合用时,能增长使用化疗时间,提高化疗总剂量。

2 斑蝥的生物学特性

2.1 斑蝥的形态特征

2.1.1 眼斑芫箐 别名斑蝥、小斑蝥、黄黑小斑蝥、苦苣斑蝥、黄斑芫箐,体长10~15毫米,外形和体色与苹斑芫箐相似。区别主要在于鞘翅斑纹显著不同,夲种每翅中部有一横贯全翅的黑横斑,在翅的基部自小盾片外侧沿肩胛而下到距翅基约1/4处,向内弯而到达翅缝有一弧圆形黑纹,左右二翅的弧圆斑纹在翅缝处联合成一条横纹,在弧形斑纹内包围着一个黄色小圆斑,两侧相对,形似一对眼睛,在翅基外侧还有个小黄斑。翅端部完全黑色。头部无红斑。

2.1.2 平斑芫箐 别名斑芫箐、黄斑芫箐,体长11~13毫米。体黑色,身体和足被有黑色长毛。鞘翅淡黄色至棕黄色,具黑斑。头略呈方形,后角圆形、表面刻点密,中央有两个红色小圆斑。触角短共11节,末端5节膨大呈棒状。前胸背板长稍大于宽,两侧平行,前端1/3突然变窄,表面密背刻点,后端中央一前一后有两个圆形浅凹窝。鞘翅表面皱形,有4条隐约可见的纵脊纹;每翅的中部有一较宽黑横斑;距翅基约1/4处和端部约1/5处各有一对黑圆斑,有时后端的两个圆斑汇合成一条横斑纹。斑芫箐属的两种类,跗节均为5-5-4。

2.1.3 大斑芫箐 别名大斑蟄、南方大斑蟄,体长24~31毫米。体形、体色及鞘翅斑纹与眼斑芫箐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身体长大,鞘翅基部的1对黄斑较大,形态较不规则,略呈方圆形,触角末节基部明显窄于第十节。

2.1.4 中华豆芫箐 别名中国芫箐,体长14~25毫米。体色乌黑,头部除额中央两复眼之间有一长形红色斑纹和头后方两侧为红色外,大部分为黑色。前胸背板两侧和中央的一条纵纹、鞘翅侧缘和端缘、胸部腹面的大部分、各腹节的后缘和足的一部分都被有白色长毛。头向下伸,与体垂直,略呈方形,两个后角钝缘,密背细刻点和黑色短毛。在触角基部各有一个黑色、光亮而稍隆起的“瘤”,雄虫的“瘤”较雌性大而明显。触角11节,雌、雄两性的触角明显不同,雌虫丝状,雄虫的4~9节的一侧向外延伸成栉齿状,第四节的宽度约为其长的3倍。前胸长稍大于宽,两侧平行,前端约1/3处突然狭小,前胸密背刻点和黑色短毛,中央有一纵沟纹。鞘翅质地较软,端部较宽于基部,密背细小刻点和黑色短毛。腹部末端常突出于鞘翅之外。前足腿节和胫节内侧端部凹入,丛生紧密的淡金黄色毛;各足胫节末端具有两个强大的端距,跗节5-5-4式。

2.2 斑蝥的生活习性 斑蝥1年发生1代,7~8月出现成虫,7月末,8月初为羽化期。成虫多群集采集豆科植物的花和叶,也采食茄子叶片及棉花的芽、叶、花等。白天活动、迁飞能力很弱。斑蝥的幼虫以蝗虫卵为食饵,它们的分布密度与蝗虫卵的数量以及豆科作物种植密度呈正相关。以幼虫越冬,历时180~230天。越冬虫多潜入田边地角荒埂薄土中,这种地方往往产蝗虫卵较多,能给幼虫提供丰富的食饵。幼虫行动敏捷,善觅蝗虫卵,在发现卵块后就不再爬行,5龄幼虫掘土穴入地定居,经复变态才羽化为成虫。受惊时会排放含斑蝥素的毒汁。

3 斑蝥的人工饲养

国内有人对大斑蝥人工饲养作了一些探索,已有人小批量饲养。据胡周强等人的研究表明,斑蝥幼虫的生长发育,与其食量和土壤中水分含量有密切的关系,为人工饲养斑蝥提供了实用性很强的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得知斑蝥对食物量有一定适应范围,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亦能完成个体生长发育,但个体瘦小;而营养丰富,取食量大的情况下则个体发育良好,成虫个体大。另一方面,由于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土壤湿度大小也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斑蝥幼虫生活的土壤经试验含水量为17%~20%,过高或过低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

笔者认为根据斑蝥人工饲养的现状,有必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继续进行规模化人工饲养斑蝥的探索,完善和巩固规模化人工饲养的技术;另一方面注意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其保护性利用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豆科植物和茄科植物上的芫箐科昆虫多时,不用农药防治,可用网捕或利用其假死现象震落在地捡拾。②采收要有限制,每群采1/3~1/2,留下种虫自然繁殖,保证做到永续利用。③在芫箐类昆虫发生的地区,可种一些引诱田,即种植寄主植物如黄芪、豆、马铃薯,使芫箐类成虫大量迁来进食,此时可进行人工采收。连年在这些地块种植寄生植物,可使本地块芫箐类昆虫虫口密度不断提高,有利采取。

4 斑蝥的繁殖

南方大斑蝥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7~8月羽化为成虫;黄黑小斑蝥则以卵在土中越冬,第二年4~5月陆续孵化成幼虫,幼虫期29~58天。7~8月初羽化为成虫。成虫3~10天交配,且多在下午2点到晚上进行。一般交配1~4次,交配时间长达2~7小时。交配后5~10天产卵,卵多产于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里,产卵时间平均达100多分钟,一般产卵40~240粒。9~10中旬成虫相继死亡。南方大斑蝥的卵在室温25℃左右、湿度60%~75%的条件下,经过21~28天才孵化出幼虫;黄黑小斑蝥越冬卵历经263~275天才孵化出幼虫。斑蝥卵的孵化率较低,仅为57%,而且只有12%~34%的幼虫能发育成成虫。

5 采收与加工

5.1 采收7~9月,清晨露水未干时,斑蝥翅膀湿不能飞起,这时应戴手套捕捉,以免刺激皮肤,或用蝇拍打落在地,再用竹筷夹入容器中;日出后可用捕虫网捕捉。将捕得的斑蝥用开水烫死,自然干燥或风干。如人工饲养,可将捕得的斑蝥在室内笼养或瓶养,以进行人工繁殖。

5.2 加工 经试验表明,用米炒法炮制的斑蝥,其斑蝥素的损失率最低,又可去掉一定的毒性。具体方法是按2.5千克斑蝥,配0.5千克小米,将米浸湿后,用湿米贴锅加热,冒烟时放入斑蝥,在米上轻轻翻炒至黄色条纹变为棕黄色时,取出斑蝥,去其足、翅即可。

猜你喜欢

鞘翅斑蝥成虫
中国刃颚隐翅虫属1新纪录种(鞘翅目:隐翅虫科)
药用昆虫斑蝥的人工大规模饲养研究进展
仿生轻质高强韧夹芯结构设计及其韧性性能分析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斑蝥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受瓢虫『自我扶正』启发 科学家研制可『鲤鱼打挺』的微型飞行器
受瓢虫“自我扶正”启发,科学家研制可“鲤鱼打挺”的微型飞行器
储存条件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治斑秃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