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炒炭妙用
2014-08-15杨智强牛永新
杨智强, 牛永新
(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局,743400)
中药炒炭即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仍保留原有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 者成为炒炭。
1 炭药的功用
1.1 温经活血止血 中兽医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水克火即黑克红,因此有“以黑胜红”、“红见黑则止”之说。明代李时珍认为“烧灰诸黑皆能止血”。止血类药物炒炭后能增强其活血止血功能,常用药物有茜草炭、蒲黄炭、血余炭、地榆炭、槐花炭、牡丹皮炭、小蓟炭,艾叶炭、白芍炭、当归炭、藕节炭、白茅根炭、棕榈炭、泽兰炭、大蓟炭等。炭类药用于治疗血证具有标本兼治的优点,由于“炒炭存性”,炭药平和,如辛温类药物艾叶炭温经而不动血,寒凉类药物牡丹皮类清热不伤胃,活血化瘀类药泽兰炭祛瘀不伤血,滋补类药熟地炭补而不腻。有些药物炒炭后原有药物性能归经有所改变,产生新的功效,如生艾叶性凉,凉血止血,艾叶炭温热,温经止血。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肺化饮健胃之功,而炮姜炭性味变为苦、涩、温,归脾肝经,温热之性增强,辛散之力降低,主要功能是温中止泻,温经止血。
1.2 收敛燥湿祛瘀 用于治疗一些疮疡肿毒、跌打瘀肿、喉痹口疮、牙痛等症,如黄芩炭存性治风热牙痛,茄蒂制炭治口疮,蛇蜕制炭治恶疮,灯心草制炭治喉痹,杨梅树皮制炭用油焖后治水火烫伤,槟榔制炭后治口疮及毒虫咬伤,血余炭用于鼻衄、尿血、尿不利、石淋,大黄炭用于风热牙痛、子宫带下,荷叶炭用于浮肿、下痢赤白等。
1.3 健胃涩肠止泻 药物炒炭后性味变苦,燥性增加,有祛湿排毒之功。临证对于泄泻、痢疾,脱肛等胃肠病变,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炭类药可见奇功,一则促进水分吸收,解毒防腐,二则分子颗粒吸附胃黏膜,促进炎症的吸收,溃疡的愈合,常用炭药有陈皮炭、苍术炭、白术炭、诃子炭、山楂炭、大枣炭、大蒜炭等。治疗脾胃疾病在运用健脾固涩药时加一些炭类药,不仅增强疗效,且能减少腹胀,如陈皮炒炭后能吸收胃肠异常气体,减少腹胀;苍术、白术黑焦化后可使燥湿能力增强。《本草通玄》谓,诃子生用能清金行气,煨用则能缓胃固肠。对于食滞不化者,可用山楂炭与生山楂合用以加强消食导滞之功,山楂炮制后对其有效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的有机酸在山楂炮制中破坏了一部分成份,降低了酸性,缓和了刺激性,增强了消食化痰的功用。
1.4 缓和烈性副作用 清热类药物炒炭清热作用减弱,但并未完全消失,即可存性,使清热作用较生用和缓,如孕畜、母畜产后、久病阳气不足等兼有热症需用清热类药物,但不宜过猛过量,此时用金银花炭、栀子炭、黄芩炭生地黄炭、白茅根炭、牡丹皮炭则清热而不伤正。如内有积滞,粪中带血,用大黄炭;湿热腹泻,肠风便血用黄芩炭。灯心草生品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水作用,用于排尿不利、水肿,而煅炭后具有活血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喉痹及疮出血。补益类药物制炭后不仅会使其补而不腻,而且有些药物轻炒后作用明显增强,常用的有杜仲炭、熟地黄炭、何首乌炭等。杜仲炭的补肝肾之力较生品强,对辨证属于肝肾亏虚之五更泻、胎动不安等病加用疗效颇佳。理气类药物炒炭后理气作用和缓,多用于年老久病,气滞并气虚者。常用药有陈皮炭、青皮炭、枳壳炭等。药物制炭后可以除腥臭、秽浊等刺激性气味,如一些动物的骨甲磷毛等制炭后可去除异味,并且避免损伤脾胃。
1.5 易于煎煮 一些难以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制炭后易于煎煮,如棕榈等质地坚韧的药材,一般都要在使用前制成炭,使之外部呈黑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深褐色,也就是一半炭化,另一半“存性”,这样药物变得松而脆,有效成分容易煎出,其他如鹿角、马蹄、鳖头之类亦属如此。
2 炭药止血机制
从药理学角度讲止血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血液凝固过程和抗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以及降低血管通透性和促进血管的收缩反应。不少中药炒炭制品能缩短凝血和出血时间。
2.1 钙离子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多数动植物都含有钙元素,经制炭后产生的可溶性钙离子能促进血液凝固,从而产生止血效果。
2.2 鞣质对止血的作用 鞣质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具有沉淀蛋白质的水溶性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本身具有收敛止血作用,能收缩微血管,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大分子物质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硬块,达致止血的目的。
2.3 微量元素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中草药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微量元素,一些畜体的必须微量元素都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而畜体所含的氨基酸、蛋白质、肽等均可作为络合物的优良配伍体,络合反应是微量元素所参与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微量元素能间接地对凝血因子发生反应形成止血作用。
2.4 炭素的作用 药物炒炭后其表面形成炭素(活性炭),因炭素表面粗糙,与血液接触后可促进血浆凝血因子激活,血小板裂解及释放出血小板因子,促进血液凝固,同时还可释放出加强平滑肌体紧张性的物质,引起血管收缩,有助于止血。炭素具有吸附收敛作用,服用后可吸咐胃肠中有害物质(气体,细菌毒素等)减轻其对肠壁的过度刺激,使肠管蠕动减慢,又能收缩血管降低其通透性,使分泌减少,产生止泻作用。
2.5 止血部位的影响 出血分内出血和外出血,由于中药大都为汤剂散剂服用,因此炭药主要用治疗内出血证,如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其止血是多成分(如炭素、鞣质、钙离子及微量元素等)、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对于外出血证的治疗,则多是应用单味中药如百草霜、伏龙肝,其主要是压迫性的机械止血作用。
3 病例
2013年9月28日城川乡胡某家一头黄牛来诊,主诉患牛拉稀已4月余,曾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不明显,近几天使役不当,腹泻加重。检查患牛精神不振,腹泻呈稀糊状,有时水样,排粪次数明显增多,食欲反刍减少,毛焦肷吊,早晨腹泻严重,遇寒或喂养不慎则加重,急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属脾肾阳虚之泄泻,治以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方用四神丸加味。处方破故纸、炙黄芪、焦山楂各50g,五味子、煨豆蔻、焦白术、炒山药杜仲炭、煨干姜、党参、乌梅炭、砂仁各40g,吴茱萸、炒扁豆各30g,大枣炒焦存性35g,大蒜带皮烧炭存性6瓣,共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日1剂,服药3剂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慢性泄泻,耗泻太过,补之不及,亏虚日久,腹泻更甚,缠绵难愈,治则温补脾胃,固涩止泻。而炭药收涩止泻之功甚佳。患畜晨泻加重为五更泻,乃脾肾阳虚所致,方中破故纸补温补肾阳,吴茱萸温中祛寒,两味配伍可温补脾肾之阳,肉豆蔻辛温,温脾暖肾,涩肠止泻,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破故纸、吴茱萸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之功益彰。再加白术炭,焦楂炭,乌梅炭并将引药枣,蒜一并炒炭存性以增强涩肠止泻之功,杜仲炭对脾胃阳虚伴腹泻之证有奇效。诸药合用,温脾补肾,收敛固涩用之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