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创新培养的研究

2014-08-15王彬

科技视界 2014年17期

王彬

【摘 要】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活动开展的越来越好,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因此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需多量少的问题。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指导员,提高其在社会中的认证地位,国家进行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笔者以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表现为基础,针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现状对加强其能力创新培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体育指导员;认证地位;能力创新培养

自从1993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相关条例以来,我国的体育指导员制度也相应的建立起来。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民运动发展的越来越火热,国家对专业的体育指导员需求越来越多,社会对体育指导员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传统的指导能力基础上加强培养的创新性,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能力,是国家现如今急需讨论的重点问题。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是构建现代化社会体育工作的新的要求。

1 社会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及其培养方式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是指在群体性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中,作为运动技巧的指导、强健身体的传授人员,并担当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已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1.1 社会的需求

一般来讲,社会条件和经济状况越好的地区,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体育运动指导员的数量明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国家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就更少了,大多数还是二或者三级的指导员。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不断壮大,我国对体育指导员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年轻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年轻人的健身方式一般包括对球类运动、健美体操和防卫术三方面。而是中老年人的运动需求。他们的运动方式一般为散步和慢跑等传统的锻炼方式。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类、健美、球类等指导能力,并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社会对有这样指导能力的人才是非常需要的。

1.2 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培养方式

根据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的培养方式有集中授课、考察、考核和自主学习等方式。但是指导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的现状表明,我国对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方式必须采取对症下药的对策。尤其是高校的培养水平和培训力量是重中之重。国家必须以高校作为培养体育指导员的基础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促使其培训出专业能力强,并且适应人群广泛的集指导和管理为一体的指导人才。

2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培养现状

2.1 培养目标不确切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培训课程设置的相对笼统。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培训课程都没有主次之分,既没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差别。这样就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培养,会降低培养效果。再者,很多课程内容既没有依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所需要知识体系的内在关系构造其空间结构,也没有根据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认识确定其时间序列。而很多地方的培训目标不够明确,并没有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纲领来设置课程内容,并缺乏对关于地区特色运动项目的培训目标进行明确。

2.2 培养的学员专业能力弱

每次国家培养的学员的年龄、家乡和文化程度等基本条件都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我国的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并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学员都是在退休的指导员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这些退休人员大多数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且都是义务教育,专业性并不强。因此在培训的时候如果遇到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学内容,会有理解不透彻,学习比较吃力的状况发生。再加上学员本身文化知识不够,因此学习起来就更困难了,效果也不好。

2.3 培养内容的实施强度差

在培养工作当中,培养内容是重点,它主要包含对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运动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教学课程在安排的时候会遇到资金和自然因素等问题,并受到其限制,很多教学计划由于不能按时开展或是无法开展而使得学员没有办法全面的去学习,因此降低了教学效果。

2.4 培养方式较为单一

我国的体育指导员培训方式一般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简介。由于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很多学员都没有办法很快的吸收教学内容。再加上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交流比较少,使得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到学员的学习情况,因此很多教学都脱离了现实,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也就相对被削弱了。

3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创新培养探究

3.1 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资金投入

笔者针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对于明确培养目标认为应改进以下几点:首先,要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强调其实践性和针对性,并降低其理论性。其次,要将课程内容结构化。也就是说要将知识点进行高度总结和概括。最后,要保持教学的创新与先进性。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增强培养内容的信息更新程度,并增强其创新性,多添加一些创新性活动以提高学员的兴趣。在学员培养的资金投入方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3.2 将基地培训和后续跟踪指导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就要在目前已经安排的课程之上来增加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与此同时要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来按照教学纲领的要求增设一些新的课程。比如说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适合人们健身的活动或是娱乐性的项目,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并加强教师和学员的学习交流,以提高学员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在教学课程结束之后,要将理论知识及时的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基地培训和后续跟踪指导互相结合,来帮助他们及时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能够使学员在课程学习之后受到培训基地的后续指导,因而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3.3 建设合理的考核制度

在理论考试上,要设置培训基地的试题库,这样就可以在进行理论考试的时候从题库中选择试题,且按照当年的真实状况来出题。试题库要紧跟时代而不断的更新其试题内容,并要求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抓紧课程的核心内容,将它们与学员的亲身实践紧密结合。在进行学员考核的时候要设立一个评判标准,即将学员的出勤和课堂表现进行评定,并制定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以对学员的总体表现进行及时的评定。

3.4 “双轨式”创新培养

“双轨式”培训即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它们是根据上级的主要管理部门的不一样和培训纲领的不同,来形成两种不一样的培训模式。在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过程中一般只有理论培训而没有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在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则两者都有。在培训内容方面,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同,因而课时的数目差异也不一样。和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内容相比来说,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数目由于增加了技能培训的课程而多余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时数。

4 结语

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比例越来越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从各方面推动人们健身、运动的步伐,因而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加速国家进入体育强国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邹本旭,孙永生,张睿,方海明,姜晓天.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现存问题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8-30.

[2]丁春琴.社会体育指导员“双轨制”培养体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48-49.

[3]郭亦农,马艳红,邹本旭,任清亮,陈祥岩,张睿,隋志宇.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0-22.

[责任编辑:庞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