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保障状况研究
2014-08-15刘永宁
刘永宁
【摘 要】本文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①,选取北京市城中村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作为调查点,运用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从社会保障角度考察和了解其在校教师的生活保障状况,职业生涯保障状况和心理适应性状况等,并结合他们的其他特征,从中寻找出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在北京市面临的普遍性保障困境,为改善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状况提供方向和参考。
【关键词】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保障状况
0 引言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进程打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公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未成年的孩子一起生活居住于他们打工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城市教育资源有限和农民子女自身条件等种种限制,他们大多数人无法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只能选择条件较为艰苦,师资相对薄弱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于此同时,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群体: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数量随着打工子弟学校的建立也在迅速增加。同为教师,他们却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被排除在体制之外,呈现出与教师行业不匹配的特征。地位也始终徘徊在教育体制的边缘,其受保障程度更无法与正式编制的教师相比。因此,关注和了解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保障现状,探讨解决这一边缘群体问题的途径,是城市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他们的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这类群体城市社会的融入方式,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稳定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对提升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保障状况
1.1 教师生活保障状况
1.1.1 收入状况
与公办学校不同,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工资基本上来自于学生的学费。根据学校总负责人所述,学校现在有教师34人,学生800人左右;对单个学生来说,每学期需要交1300元左右的学费,外加700元的饭费,另外还有水费等其他的零散收费,加起来,每个学生一学期所交费用大概为2400元。这些学生的学费构成了学校的基本收入来源,除去学校校舍,教学用品,日常开支等的花费,每个老师领到的收入平均在3000元左右。
事实上,教师的工资发放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只有零散的几条规则,诸如,新进老师的工资较低一些,教习主课的老师工资比教习副科的老师工资要高,同时班主任的工资也比其他老师相对要高。一个学生给10块钱班主任费,一个班有三四十个学生,一个月能增加三四百的收入。具体高出多少,又是如何规定的,学校中暂时还没有文字规定。年终学校会对在岗教师进行考核,主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鼓励。这些都构成了教师收入来源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稳定性。
1.1.2 费用支出状况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来自外地,河北山西河南的,河北和山西占大多数,这些人里有的妻子孩子都在北京,由于在本地没有自有房产,一般是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居民区,据被访谈的教师所述,房租一般在十平米50元左右,按照每人平均租住60-80平米来计算,每月的房租需要300-400元(水电费另计)。按照一天20元的饭费来看,每月将有600元的饭费。也就是说,这些教师每月必须要固定支出900-1000元的生活费。
1.1.3 生活水平
这些教师平均年龄在33岁左右,除了校长、会计比较高,新进教师工资偏低一些,大部分的工资在3000元左右,由上述费用支出可以看到,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每月固定支出900-1000元左右,再加上子女的教育费,抽烟,煤气费,公交地铁费,米油等费,实际上每月省吃俭用仅有四五百元的积蓄,一旦家中出现变化,比如生病住院,药费和住院费会一下子耗去家庭积累几个月的积蓄,生活上处于无保障状态。
1.2 教师职业生涯保障状况
1.2.1 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
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很公办学校教师有所不同,不仅课时量多而且工作时间较长。正常教学情况下,学校一般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每节课45分钟;上午和下午的课程应由不同的教师教授不同的课程,但由于打工自己学校教师的缺乏,不少教师身兼两门课程,有些老师甚至带三门课程,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尤其是班主任通常早上要比学生早到一个小时左右,下午四点半放学后,继续批改作业,一般会晚上七点才会回家,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规定。
1.2.2 晋升希望渺茫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不像公办学校教师,他们基本上没有编制,也没有职称,教育学院对他们定期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这些老师在没有课的时候会去参加培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评上职称,但培训后这些教师是否能真正纳入编制,评上职称,还是未知数。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社会保障,这导致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强烈的压力。
1.2.3 教师的心理适应性状况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一半以上之前从事的便是教师的行业,但是来到打工子弟学校的初衷各有不同,有的专科刚毕业,主要是积累教学经验,明确表示待一两年就要跳到正规学校;有的因为不满意家乡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想换个环境;有的因为年龄大了,再换其他工作不切实际,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但是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有着共同的观点,觉得打工学校的教师社会地位等价于农民工,不仅被排斥在教师体制的边缘,而且不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他们自己也时常有危机意识,认为生活在北京没有安全感。
2 总结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打工子弟学校作为一个应时代而生的产物有其存在的价值,并且在目前的阶段,伴随着农民工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非城镇户口子女面临着在城镇接受教育的问题,打工子弟学校恰恰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教育问题,同时缓解了公办学校的压力。由于打工子弟学校师资薄弱,教学环境相对较差,不少学校被取缔,但我们仍然要看到,目前,打工子弟学校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打工子弟学校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教师的状况更是复杂,为了展现打工学校教师的保障状况,在文中,笔者选用了三个角度进行展开,分别从教师的生理,心理以及未来发展三个维度叙述,并通过状况的描述间接展现了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困境,他们生活没有保障,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未来更是充满了忧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需要注意到的问题。社会保障的建立正是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维护公民利益,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更应该着重关注教师的现状,从而才能够从政府,学校,社会以及教师自身等多角度综合考虑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中伟.教育农民工—外来工子弟学校青年教师城市融入状况调查[J].青年探索,2013(3).
[2]韩红梅.北京市合法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研究[D].2009.
[3]王丽.北京市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2011.
[4]辛彤.北京市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师资问题及对策:以某打工子弟学校为例[J].2012:52-53 .
[5]孙金鑫.打工子弟校教师不应成为被遗忘的群落[J].教师发展与管理,2007(10):22-23.
[6]何颖.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北京市五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师为对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47-48.
[7]贾志文.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性研究[D].2008(5).
[8]曾俊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7).
[9]曾俊霞.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生存状态及工作满意度分析[J].兰州学刊,2012(2).
[10]王慧娟.打工子弟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2012(5).
注释:
① 这里的教师是指在打工子弟学校任课1年以上的老师,不包括实习教师.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