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

2014-08-15乔亮,白文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职业能力高职教育

乔亮,白文娟

摘 要 民航类高职教育应坚持职业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全面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培养出适应民航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贯穿于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行业标准;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33-03

目前高职院校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国情、职业教育模式、思想意识、校企关系等原因,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2013年5月,课题组以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本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白云机场、湛江机场等多个企业以及民航大学、广汉飞行学院等相关院校,弄清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人才需求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设置情况,结合行业相关标准,在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

一、与行业标准融通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民航业是国际化程度高,行业标准明确[1]。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行业标准+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思路设计的。其中,行业标准包含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与行业工作标准;岗位工作任务是通过对具体工作岗位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涵盖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职业能力是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2]。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进行重新构建的。

二、机场场务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中东部地区各大型机场都在进行扩建,中西部地区也在大力建设新的支线机场。2013年底,我国建成且在运行机的场达193个,预计到2020年国内机场数量将达到244个。

调研发现,虽然单个机场对于场务人员的需求不是特别大,但是总量需求还是相当可观。特别是目前很多机场的一线场务人员多为无专业背景或学历层次很低的临时外聘人员,而机场对于飞行区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能适应民航企业的需求。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都是各个机场在选人时重点考虑的能力。

三、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岗位分析。针对民航企业的特点,课题组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机场,涵盖枢纽机场、干线机场与支线机场,并与相关业务骨干进行研讨分析,得到机场场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岗位要求。工作过程为:请示塔台或相关部门→经同意后取得设备并进入工作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给相关部门进行通报→进行工作记录,工作岗位要求见表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由学校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组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探讨得到场务工作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归纳与汇总,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并划分为13个行动领域,具体见表2。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学校专家与课程改革专家根据行动领域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结合行业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14个学习领域,具体见表3。

课程体系的形成。专家组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依据知识与能力递进原则,设计了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拓展能力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培养4个阶段,将14个学习领域序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融通行业标准、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具体见图1。

课程标准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坚持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作,专家组在考虑民航行业特点、发展要求、企业用人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制定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建议、学习情境与教学设计框架建议、实验实训要求、教学团队要求、考核评价建议等方面的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开发。首先,课程内容选择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机场场务员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机场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原则,依据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点的划分,参照行业相关标准,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所构成的课程内容。其次,建立按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编排课程内容,构建学习情境,同时融合机场场务员考证要求[3],明确每一学习情境下的学习任务。

建设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职场化体验实习需求。在此基础上,会同企业骨干共同编写教材,收集企业案例、视频录像、挂具模型等,编制学习工作页、学习指南、工作任务书等,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国湘.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3):6.

[2]张歧,李映强,石大力.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8-42.

[3]邓红珍,徐肇杰.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18.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ed with Industry Standar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IAO Liang, BAI Wen-juan

(Civil Aviation College of Guangzhou,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3, China)

Abstract The civil avi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ersist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ity,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lity,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subject system, and tr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nd high skilled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demand of aviation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is goa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airfiel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it should integrate the occupational ability and industry standar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ccupational ability; industry standard; airport servi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摘 要 民航类高职教育应坚持职业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全面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培养出适应民航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贯穿于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行业标准;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33-03

目前高职院校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国情、职业教育模式、思想意识、校企关系等原因,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2013年5月,课题组以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本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白云机场、湛江机场等多个企业以及民航大学、广汉飞行学院等相关院校,弄清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人才需求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设置情况,结合行业相关标准,在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

一、与行业标准融通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民航业是国际化程度高,行业标准明确[1]。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行业标准+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思路设计的。其中,行业标准包含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与行业工作标准;岗位工作任务是通过对具体工作岗位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涵盖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职业能力是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2]。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进行重新构建的。

二、机场场务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中东部地区各大型机场都在进行扩建,中西部地区也在大力建设新的支线机场。2013年底,我国建成且在运行机的场达193个,预计到2020年国内机场数量将达到244个。

调研发现,虽然单个机场对于场务人员的需求不是特别大,但是总量需求还是相当可观。特别是目前很多机场的一线场务人员多为无专业背景或学历层次很低的临时外聘人员,而机场对于飞行区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能适应民航企业的需求。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都是各个机场在选人时重点考虑的能力。

三、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岗位分析。针对民航企业的特点,课题组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机场,涵盖枢纽机场、干线机场与支线机场,并与相关业务骨干进行研讨分析,得到机场场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岗位要求。工作过程为:请示塔台或相关部门→经同意后取得设备并进入工作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给相关部门进行通报→进行工作记录,工作岗位要求见表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由学校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组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探讨得到场务工作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归纳与汇总,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并划分为13个行动领域,具体见表2。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学校专家与课程改革专家根据行动领域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结合行业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14个学习领域,具体见表3。

课程体系的形成。专家组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依据知识与能力递进原则,设计了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拓展能力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培养4个阶段,将14个学习领域序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融通行业标准、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具体见图1。

课程标准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坚持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作,专家组在考虑民航行业特点、发展要求、企业用人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制定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建议、学习情境与教学设计框架建议、实验实训要求、教学团队要求、考核评价建议等方面的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开发。首先,课程内容选择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机场场务员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机场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原则,依据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点的划分,参照行业相关标准,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所构成的课程内容。其次,建立按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编排课程内容,构建学习情境,同时融合机场场务员考证要求[3],明确每一学习情境下的学习任务。

建设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职场化体验实习需求。在此基础上,会同企业骨干共同编写教材,收集企业案例、视频录像、挂具模型等,编制学习工作页、学习指南、工作任务书等,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国湘.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3):6.

[2]张歧,李映强,石大力.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8-42.

[3]邓红珍,徐肇杰.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18.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ed with Industry Standar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IAO Liang, BAI Wen-juan

(Civil Aviation College of Guangzhou,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3, China)

Abstract The civil avi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ersist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ity,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lity,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subject system, and tr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nd high skilled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demand of aviation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is goa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airfiel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it should integrate the occupational ability and industry standar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ccupational ability; industry standard; airport servi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摘 要 民航类高职教育应坚持职业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全面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培养出适应民航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贯穿于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行业标准;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33-03

目前高职院校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国情、职业教育模式、思想意识、校企关系等原因,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2013年5月,课题组以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本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白云机场、湛江机场等多个企业以及民航大学、广汉飞行学院等相关院校,弄清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人才需求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设置情况,结合行业相关标准,在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

一、与行业标准融通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民航业是国际化程度高,行业标准明确[1]。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行业标准+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思路设计的。其中,行业标准包含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与行业工作标准;岗位工作任务是通过对具体工作岗位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涵盖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职业能力是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2]。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进行重新构建的。

二、机场场务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中东部地区各大型机场都在进行扩建,中西部地区也在大力建设新的支线机场。2013年底,我国建成且在运行机的场达193个,预计到2020年国内机场数量将达到244个。

调研发现,虽然单个机场对于场务人员的需求不是特别大,但是总量需求还是相当可观。特别是目前很多机场的一线场务人员多为无专业背景或学历层次很低的临时外聘人员,而机场对于飞行区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能适应民航企业的需求。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都是各个机场在选人时重点考虑的能力。

三、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岗位分析。针对民航企业的特点,课题组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机场,涵盖枢纽机场、干线机场与支线机场,并与相关业务骨干进行研讨分析,得到机场场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岗位要求。工作过程为:请示塔台或相关部门→经同意后取得设备并进入工作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给相关部门进行通报→进行工作记录,工作岗位要求见表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由学校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组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探讨得到场务工作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归纳与汇总,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并划分为13个行动领域,具体见表2。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由学校专家与课程改革专家根据行动领域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结合行业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14个学习领域,具体见表3。

课程体系的形成。专家组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依据知识与能力递进原则,设计了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拓展能力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培养4个阶段,将14个学习领域序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融通行业标准、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具体见图1。

课程标准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坚持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作,专家组在考虑民航行业特点、发展要求、企业用人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制定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建议、学习情境与教学设计框架建议、实验实训要求、教学团队要求、考核评价建议等方面的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开发。首先,课程内容选择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机场场务员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机场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原则,依据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点的划分,参照行业相关标准,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所构成的课程内容。其次,建立按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编排课程内容,构建学习情境,同时融合机场场务员考证要求[3],明确每一学习情境下的学习任务。

建设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职场化体验实习需求。在此基础上,会同企业骨干共同编写教材,收集企业案例、视频录像、挂具模型等,编制学习工作页、学习指南、工作任务书等,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国湘.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3):6.

[2]张歧,李映强,石大力.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8-42.

[3]邓红珍,徐肇杰.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18.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ed with Industry Standar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IAO Liang, BAI Wen-juan

(Civil Aviation College of Guangzhou,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3, China)

Abstract The civil avi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ersist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ity,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lity,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subject system, and tr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nd high skilled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demand of aviation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industry standards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is goa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airfield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it should integrate the occupational ability and industry standar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ccupational ability; industry standard; airport servi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职业能力高职教育
造纸领域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获批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3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