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加强镇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08-15冯冰
冯 冰
(盐池县花马池镇人民政府,宁夏 盐池 7515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推进文化体系创新。如何加强乡镇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协调发展,是当前乡镇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盐池县花马池镇区域环绕县城四周,是全县农村人口最多的乡镇,又属城乡结合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为己任,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更与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有一定距离,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 盐池县花马池镇文化建设现状
1.1 基本情况
花马池镇环绕盐池县城四周,全镇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46个自然村,11843户37239人。建有镇综合文化站1所,文化中心专兼职干部2个,农家书屋27个,村级文化室6个,文化大院13个,舞龙舞狮队1个,电影放映队1支,农民文艺队10个,主要是利用重大节庆日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节目。境内有花马寺、花马湖、明长城、白春兰绿色家园等景点,张记场古城博物馆及红色旅游专线正在修复建设,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
1.2 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及经费投入情况
全镇仅有一个文化中心,占地面积145平方米,活动场地5000平方米;场地破旧。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约为5万元。
1.3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情况
电影放映队经常深入到村组村巡演。每逢春节、元宵期间举行篮球友谊赛、大合唱、象棋赛、乒乓球赛、猜谜语、拔河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县体育运动会,组织农民文艺队每年在广场举行广场文艺晚会2场。
2 当前我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够
当前,乡镇的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比较薄弱,重经济指标,轻文化指标。对文化建设对乡镇经济、社会、村民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认识不足,部分干部甚至认为“文化建设在城市社会不可少,但在乡镇可要可不要,这些都是导致文化建设在乡镇运行缓慢,与城市失衡的主要原因。
2.2 基层文化生活贫乏
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农村温饱的解决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弱,农民急切需要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需求。而多数的基层文化生活仍然停留在最初的水平,仍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贫乏而且单一,容易造成赌博等不良风气蔓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2.3 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
当前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差,设施设备不完善,一些群众想要自发组织文艺团队,组织文化活动,苦于没有场地、缺乏经费和设备而一再夭折。
2.4 人员偏少且队伍不强
我镇长期配备的专职文化干部仅两人,且经常更换。配有专兼职的文化干部,但多数还兼有其他的工作,文化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专业性也不强,不能专一从事文化建设,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实施、创新乡镇文化工作,同时缺乏足够的专业支撑,对镇村的文化活动指导有心无力。
2.5 农村文化活动整体落后
从表面看,是农民生活单调,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从本质看,农村文化落后,禁锢了农民的思想,扭曲了部分农民的灵魂。有的地方赌博成风,养成了一部分农民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好吃懒做的思想,不想创业,不想劳动致富,不想发展经济,或者忙于发展经济,忽视了身为村集体一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与村集体相对立,造成村级工作的被动。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外出务工,留守的群众年龄结构偏大,他们大多生活质量不是很高,思想较保守,对文化活动缺乏参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情况下,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主要工作措施和建议
认真贯彻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级领导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3.1 加大宣传力度
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建设和谐小康新农村服务。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大力开展那些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人民进行宣传教育的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的任务;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宣传光荣的革命传统;表扬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批判落后和消极事物;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要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通过以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活动感染、带动群众,解放思想,提升道德素质,不断凸显文化建设的作用,提高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从而积极投身到其中。加强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认真做好民间文化品牌战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2 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相关机制,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文艺骨干,融入基层,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组织,最后才有动力。
3.3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当与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
在农村,要注意适应农事季节性的规律,农闲多搞一点,农忙少搞一点,平时分散活动,节假日适当搞些集中活动。有的地方对小型”原则有不同看法或提出异议。我们认为,小型业余的特点相适应的,又是受业余制约的,因为工农群众搞文艺活动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而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在业余时间开展小型活动,比较切实可行。小型又是与多样相联系的,小型容易多样。这也符合群众对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的需要和爱好。因此,需要提倡小型。但是,并不排除在有条件的地方,于农闲期间和节假日适当搞些中型或大型活动。对于有创作才能的业余作者创作中型或大型的文艺作品,也应予以支持。
3.4 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
加快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村基层服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进一步推动服务“三农”,配备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书籍,直接配送到各村文化站(室),方便农民群众阅读。3.5 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针对我镇的具体情况,着力发展民间南音社、组织青少年篮球队、老人健身活动队等。在此基础上,挖掘具有我镇民间特色的文化资源,加以整理,保护,努力传承。
总之,乡镇要不断树立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的科学观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尽快争取建成和启动一批农村文化活动的重大示范项目,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导向示范作用。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这也是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