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
2014-08-15曹霞
曹 霞
(西南民族大学 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41)
1 关于数字图书馆联盟
数字图书馆联盟,是建立在图书馆联盟基础之上的、基于数字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图书馆间合作模式,它不仅是对以往图书馆联盟的创新,更是图书馆之间本着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契约精神开展的共建共享合作。在合作内容上,除了以往的馆与馆之间的文献互借、文献传递之外,还包括虚拟参考咨询、重点学科导航、特色文献数据库等,其终极目标是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服务的最优。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背景:泛在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的需求随之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功能也发生极大变革,如数字图书馆服务从部分内容服务拓展到全部内容服务、数字图书馆从分散的资源建设向资源整合方向转变、数字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资源建设向服务转移、数字图书馆的工作理念从注重对资源的拥有向对资源的获取转变,这些都构成了发展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外在诱因。与此同时,构建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技术逐渐成熟,包括软、硬件的发展与创新,都为发展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撑。无疑,内外条件的成熟,加快了数字图书馆联盟实现的进程。
2 我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
关于数字图书馆联盟分类,划分角度不同其类型也不同,如:从地理范围出发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国际性、全国性以及地区性;从加盟图书馆性质出发来划分,主要分为以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为主的专门性图书馆联盟以及综合性数字图书馆联盟;从资金的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社会参与型以及商业运营型等。不管如何划分,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
在我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尝试始于2000年,截至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图书馆联盟主要有: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目前已经超过70所公共图书馆成为其成员单位)、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联盟(目前涵盖五十多所高校图书馆单位)、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防科工委所属院校图书馆联合体、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目前涵盖近百所高校图书馆以及八万多个人用户)、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联盟(目前涵盖河北省59所院校图书馆)等。然而,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取得一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馆藏资源不足,经费紧张,服务手段和方式受到挑战。当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缺乏民营资本的参与与投资建设,图书馆经费紧张,造成馆藏资源严重不足,图书馆硬件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读者丰富的信息需求。由于图书馆难以维持正常的资源建设与持续发展,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通信的发展,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发布者与传递者,以往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角色受到一定威胁,其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被严重削弱,这些都成为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原因。
第二,对读者信息需求研究不够,不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需求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用户可以改变以往传统阅读方式,通过上网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在线购买等方式实现对信息的获取。但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实践的过程中,在资源整合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尚不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笔者通过对我国106所“211”高校图书馆调研发现,在信息资源整合上,106所高校中基于链接系统整合的仅占总数的6.6%,基于跨库检索整合的占总数的42.45%。
第三,缺乏或无视合作共建机制。当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缺乏系统资源整合的思想,馆际合作不足,各自为政,缺乏共建共享意识,出现了部分资料严重不足,部分资料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3 我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策略
3.1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政府主导与财政的支持是数字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和前提。以美国为例,其数字图书馆联盟取得显著效果,与政府的支持与重视息息相关,此外,在图书馆立法和相关配套政策方面的倾斜与支持,也都是形成有利于图书馆联盟发展环境的有力支撑。在我国,上海、江苏等城市都有政府为主的行政干预体制和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图书馆联盟资金来源的持续与稳定。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数字图书馆联盟,还可以尝试多渠道筹措资金方式,积极引入民间力量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确保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3.2 联合培养人才,成立研究机构
作为一项系统协作工程,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有赖于大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人才素质的高低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进而或促进或制约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当前信息社会,图书馆员除了需要掌握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外语、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更要有一种系统协作的大局观和责任感。具体到图书馆联盟的各个馆,可以打破各馆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定期开展交流与培训,改善馆员的技能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大对图书馆联盟的研究力度,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3.3 规范联盟行为,加强资源整合与标准化建设
由于个体环境的差异,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的馆藏特色、发展目标、技术状况等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构建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同时,联盟成员之间要本着沟通、信任、互利、合作的姿态,处理好政府支持与发挥自身优势的关系、数字图书馆联盟内部各类型馆之间的关系、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地区性合作与全国资源共享的关系以及与本地区其它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共建、共享的关系,促进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持续发展。具体到实施过程中,成员之间要制定出一套目标完整、标准统一的制度体系,并将目标细化到每个成员馆,同时搭建出有效的沟通平台,及时实现群体协商,必要时成立数字图书馆联盟指导组织,颁布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法律性文件,避免新环境下信息割据现象的出现。此外,在做好联盟行为的规范化工作的同时,加强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保证网络系统的兼容性、流畅性与可扩展性,便于使用中不断改善与升级。
[1]王东波.数字图书馆联盟及中国特色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J].新世纪图书馆,2004(1).
[2]欧阳少春.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李富玲.我国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图书馆建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