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全程职业指导体系构建的探索

2014-08-15刘万辉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院校职业

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职业指导课,但职业指导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差,成效不显著。比如,将职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仅仅作为一门陈述性知识教授,一般性介绍基本常识诸如政策法规、职业分类、职业道德等,缺乏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教学形式单一,仅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际脱节;有些学校虽也安排企业人员来校作讲座,在校内安排模拟应聘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大多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等等。所以,只有根据高校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尽快建立起新的有效的职业指导体系,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才能有效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1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1.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有待深化

目前,高职院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还未形成系统的校内外职业指导网络,职业指导与专业及实践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程度还不够。有人片面的认为领导出席了实习动员大会,作了重要讲话就是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这种认识的缺失制约着职业指导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影响了职业指导的效果。

1.2 组织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组织机构不健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随意性大,对于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由谁来做、如何做、何时做没有明确规定。学院虽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中心职能还不明确,没有规范的制度。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经费投入不足也制约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1.3 职业指导教师缺乏,职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队伍一般由专职、兼职和专兼职三支队伍组成,在数量上已基本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但高职院校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大多是以前从事学生工作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指导教育,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且,整个队伍中职业指导的专职人员所占比例很少,通过国家职业指导人员资格鉴定考试的更少,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兼职人员则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专职工作和专业研究上,致使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1.4 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学校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老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畅通的信息链,导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目前都已基本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但有些就业信息网的功能过于单一,网站内容不能及时地更新;有些就业信息网的“在线答疑”栏目只见提问,不见解答,只是个摆设。这些都导致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就业信息网的使用效率。

2 造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2.1 职业指导体制的不健全使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缺乏衔接性

我国现行的职业指导体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入学后第一次接触到职业指导。完善的职业指导体制应是一个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指导的缺失,导致高职院校匆忙上阵,使得职业指导的质量难以保障。

2.2 内外压力制约着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仍影响着高职院校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速度,从而间接影响着职业指导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部分高职院校“重招生、轻就业”的做法,以及高职院校内部生源文化基础差,教育、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也给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2.3 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就业率,尽快把学生推向社会就万事大吉了;其次,没能深刻领会职业指导工作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职业定位三者的关系,没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就业、艰苦创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再次,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一,致使有关工作安排得不到相互支持与配合。

2.4 薄弱的基础使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发展“捉襟见肘”

高职院校建立时间短,开展职业指导的历史更短,工作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大多由工科背景的中专升格而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根本无法那些与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队伍在专业化水平和科研能力上也无法与那些本科院校相提并论,这些都制约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3 高职全程职业体系的构建

3.1 健全职业指导组织体系

3.1.1 树立正确职业指导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一切脱离人才培养的观念都是不符合教育宗旨的。

2)树立职业指导全程化的理念

高校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树立全过程职业指导的服务理念。这项工作不是突击性的,而是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

3)树立职业指导全局性的观念

高职院校要彻底更新观念,把学生职业指导作为全局性工作,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同时,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全程化职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开设职业指导课;要实施全员化职业指导,动员全校教职工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推动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由向全局化转变。

3.1.2 完善职业指导政策

1)指导性政策

这方面内容主要涉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职业教育、管理、服务、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宏观性和长远性。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办法》为依据,制定和完善一些适合本地区、本学院发展的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暂行办法,为开展各自学院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鼓励性政策

一是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对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要制定和完善学校的鼓励性配套政策,如减免学费、提供贷款、发放补助等政策。

3)常规性政策

各高职院校根据每年国家、省市有关的就业政策和对本校学生职业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调整相关制度。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作为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依据,也可作为学生了解相关就业政策的指南。其内容涉及到职业指导工作中各种疑难问题,如就业审批手续的办理、报到证的补办、协议书的规范填写和保管、毕业后档案管理、户口转移等。

3.1.3 健全职业指导机构

高职院校成立学生职业指导机构是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保证。学院形成院长或书记领导下的院、系两级管理,院、系班三级运作的职业指导模式。成立以院长或书记为主任、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为副主任、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办、教务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各系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职业指导服务中心,内设职业指导教研室、就业安置服务部。各系成立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系就业指导办公室。

3.2 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3.2.1 领导协调队伍

高职院校应贯彻落实职业指导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职业指导委员会要由院长或书记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和学生、教务、就业等部门的领导组成。

3.2.2 服务咨询队伍

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尤其是职业指导教师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知识广博,如具备法律、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其中,特别要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特殊作用。他们因为工作之便,熟悉学生情况,便于和学生沟通,利于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2.3 指导教师队伍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指导教师队伍,就要把职业指导资格化,实行教师资格和职业指导的准入制度,限定需要继续教育的时间,于此同时,还要定期举办职业指导培训班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研讨会,及时更新知识,还要不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优胜劣汰,以保证职业指导人员的质量。

3.2.4 信息管理队伍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连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关键环节,他们既和主管就业的各级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窗口。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时效性和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另外,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就业信息网,网站建设技术含量高、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必须要有一支相对稳的专门队伍。

3.2.5 社会兼职队伍

高职院校要实现职业指导形式的多样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可聘请社会上专业职业指导机构的人员对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形象设计等方面的指导,还可聘请相关专业的成功人士、往届优秀毕业生、政府官员、企业主管等做顾问,为学生举办职业指导讲座,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使学生了解职业,认识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能力。

3.3 完善职业指导工作运行体系

3.3.1 教育系统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过程、全动员、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中教育系统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为目标,针对市场需求对学生择业和职业发展而开展的系统教育。

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提供就业指导和援助;三是,开展创业教育。从形式上来说,职业指导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倾向、职业能力测评,面向群体或个性的职业心理咨询,举办讲座、现场模拟、集体讨论、个别辅导、参观访问、劳动实习以及利用补充读物、声像资料实施职业指导等。从时间上来说,职业指导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分阶段进行:一年级是启蒙阶段,要注重介绍职业情况,了解就业形势,培养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职业观;二年级是成熟阶段,要注重职业技能的提升,指导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方向,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恶化职业技能竞赛以促进职业技能的提升;三年级是完善阶段,要加强求职策略、角色转换指导。主要是择业、就业、创业和升学方面的指导。从方法上来说,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指导法、信息指导法和校正性指导法;有面谈法、个案指导法、小组咨询法、协助调整法和心理测试法的学习能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人格测验等,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工作收到应有的效果。

3.3.2 服务系统

1)就业平台

企业不研究市场会倒闭,高职院校不研究市场就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自主择业还不十分成熟,还有一定的障碍和难度,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高效的择业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以下组织举办大型招聘会,加强与劳动人事部门的沟通,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专场招聘会等有效市场进行。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向社会公开推荐毕业生,培育网上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无形就业市场,构建就业信息网络。

2)资料管理

高职院校要帮助毕业生办理就业推荐和就业协议的签订手续,发放有关的就业材料,为暂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提供户籍和档案保管,为已签定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办理档案及有关就业手续的及时转递,另外,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资料档案库,从学生一入校就对其专业思想、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进行调查,建立学生个人资料档案,记录学生的生理特点、兴趣爱好、气质类型和职业能力倾向等,记录学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等,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程跟踪,为科学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做好准备,从而减少了指导的盲目性。三是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研制度,高职院校通过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回访工作,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全程化职业指导的质量。

3)媒体宣传

高职院校要做好职业指导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电台广播、校园网站、电视、报纸、学校橱窗和不定期发行的职业指导刊物、简报以及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宣传国家、省内和地方有关就业政策与相关职业需求的最新信息:宣传本校各专业优势与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职业咨询指导服务;宣传往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指导的兴趣,使广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殷切关怀和帮助,增强学生未来参与就业、勇于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学生将来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1]王婧.论如何提升高校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J].成人教育,2013(12).

[2]赵迎华.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0).

[3]张萌,崔玲玲,孙艺铭.高职院校提升职业指导有效性的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8).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