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研究

2014-08-15于欣欣

科技视界 2014年2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效能显著性

于欣欣 徐 旸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外语教研室,辽宁 沈阳110102)

0 前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其完成某个特定行为或完成某种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信念的一种相当具体的预期;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个体对自己组织和实施达成预定的某种教育成就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Ehrman(1998)将语言学习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能力信念,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语言学习自我效能感决定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的学习行为。由此可见,语言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身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所以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它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提高其英语水平,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辽宁省内5所全日制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406名(沈阳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体育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其中男生227名,女生179名,理工类学生153名,文史类学生132名,艺术类学生59名,体育类学生62名。

1.2 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地了解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本研究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

1.2.1 文献综述法

笔者收集了大量与自我效能理论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自我效能理论和国内外该理论研究成果的学习,设计了更为清晰的研究程序。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问卷由22个选项构成,答案采用李克特量表的记分形式(即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以1-5分进行统计,要求被试对题目中所表述的情况与自己实际情况符合程度进行判断。

1.2.3 个别访谈法

笔者根据定量研究的结果制定了访谈提纲,并于2014年5月对来自不同专业的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1.3 研究工具

笔者根据外语学习激励策略问卷(Garciaffamp;Pintrich)和教师功能量表(Gibonffamp;Dembo),设计了《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为了确保问卷的信度,2014年3月,笔者对问卷进行了小范围的测试。沈阳体育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售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68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测试。笔者使用SPSS12.0来计算问卷的信度系数。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7616,如果删除第23项,信度系数可以达到0.7697,所以应该将第23项删除。

调整后的问卷共有22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除3、6、9、12、17、21外,其余的题目是反向问题,在数据分析之前必须还原为正向问题。该量表从三个维度来测量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完成任务的能力感(第1、4、5、10、11、13、15、17项)、达到目标的信心感(第2、6、8、16、19、22项)、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感(第3、7、9、12、14、18、20、21项)。

2014年4月《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正式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体育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406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中展开。问卷在课堂上发放,在学生填写此问卷前,课题组成员对填写要求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保证数据可靠性。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6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98份。

1.4 数据分析

笔者使用SPSS12.0对本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1)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平均值进行描述性统计;(2)用独立样本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3)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调查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4)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来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2 研究结果

2.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描述性统计

笔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3.19。由于调查问卷所采用的量表中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取中间值3.0作为参照值,所以上述数值表明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信心感的平均值最高(M=3.47),其次为完成任务的能力感(M=3.23),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感最低(M=2.86)。这与个别访谈的结果基本一致,79%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英语学习能够有所提高。

2.2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笔者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测定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分析得出P=0.1,这说明男女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完成任务的能力感这个维度上,男女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此外,在访谈中,92%的学生认为女生比男生更有能力学好英语。

2.3 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测定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完成。文史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最高,接着是理工类,之后是体育类,艺术类的最低。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体育类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然而,理工类与体育类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文史类与体育类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有显著差异。

2.4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笔者利用回归分析来对此关系进一步探究。分析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存在因果关系,而且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英语成绩的解释率为32%。因此,可以说英语学习自我效能越高的学生,越能取得好成绩。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这与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英语成绩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例如: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对他们英语学习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克服英语学习焦虑;在同学中树立良好的英语学习榜样,帮助他们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等。

[1]Bandura.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1997.

[2]Ehrman,Madeline.An exploration of adult language learner motivation,selfefficacy,and anxiet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2002,40(2).

[3]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

[4]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

[5]杨行胜.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2.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效能显著性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