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研究——以“4·20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为例
2014-08-15贺靓
贺 靓
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0
近年来,地震、矿难、洪涝等灾难性事件频发,其突发性、紧急性、潜伏性和危害性给身处灾难发生地的人和环境带来巨大损失。在该类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中,无处不在的科学原理和科技知识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新闻的重要性在灾难性事件中日益凸显。如何正确理解和传播灾难事件中的科技信息对于灾民、施救人员、公众乃至决策者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科技新闻报道在经历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温甬动车事故等多次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后,对此类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也愈发全面和成熟。本文以4·20 芦山地震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为例,试从此类新闻报道的角度和原则两方面来分析和总结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策略。
1 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角度选取
灾难性事件后,媒体如何在信息卖方市场中获得关注,取决于报道内容所提供信息的质和量。对应于灾难性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即要求新闻从业者善于选取新闻角度,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
以“4·20”芦山地震报道中的科技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发现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科技新闻报道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1 灾难发生的原因
灾难性事件一旦发生,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抑或是公共卫生事件等,人们出于对真相的追求以及自身安危和利益的担忧,往往对事件发生原因迫切关注。芦山地震发生后,媒体对地震原因的分析报道几乎在地震发生第二天便已全面展开。
对于地震发生可能存在的几大理由,各大媒体都在在科技新闻报道里都采访专家进行详细解读。南方都市报21 日发文《芦山地震与三峡水库有关?》,南方日报21 日以《这次地震为什么又在四川?》为题设问。从各大报道来看,对地震发生原因的探讨注重科学解读,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者等都成为为此次地震答疑解惑的主体。
1.2 灾难发生后的危机处理方法
灾难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往往最牵动人心,事件发生后对受灾人员的危机处理方法便成为各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危机处理方法涵盖面十分广,基本上当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受灾者、政府、热心群众等所有人员的应对措施都属于此范围。但能够作为新闻信息在科技新闻中进行报道的主要是指涉及科技元素的方面,包括:救援过程中采用的先进科技装备、科学施救方法等。
以人民日报在芦山地震中的一系列科技新闻报道为例,21 日人民日报发表《解放军迅速投入,各部门全力应对——力量,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一文提到,9 架直升机和2 架侦察机勘察灾情、5 支医学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启动卫星监测支持抗震救灾;23 日《通讯中断,指令如何下达——500 多北斗导航装备救灾》一文又详细介绍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如何利用北斗导航装备科学救灾,增强人们对科学救灾的信心;24日人民日报发表《芦山[420]7.0 级强烈地震 生死营救72 小时》一文专辟章节介绍地震中使用到的卫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并向读者透露震前卫星拍摄的灾区图片如何形成等科学知识。不难看出,这类科技信息的报道侧重于用具体的救援设备和科学数据让人们深切感受科技实际应用带来的力量。灾难性事件中加强对危机处理方法的报道,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科学救助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难发生时,弥漫于社会的恐惧和不安情绪,提高对受灾者成功救助的信心。
另一个在灾难性事件的科技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受灾者心理援救状况的报道。北国健康网22 日《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 地震后如何心理重建》一文提出不少地震后如何心理重建的方法;人民日报22 日发文《接力守护——延续生命希望》、中国科学报25 日《震后复课莫着急》都涉及到心理救援的问题。作为危机处理方法中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有关心理救援的科技报道在芦山地震中得到了一定重视,亦是媒体在进行此类事件,尤其是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破坏性的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亟需注重的角度。
1.3 灾区次生灾害的预防
许多自然灾害,尤其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可根据灾难事件发生地的具体情况提前预测,及时采取措施,能有效降低灾害蔓延扩大,减少损失。次生灾害的预防报道不仅能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参考,对灾区人民自行防范灾害的行动亦有一定指导意义,是科技新闻报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报道角度。
“充分考虑强震和降雨叠加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加剧”、“迅速评估此次次生地质灾害的破坏风险”等指示在芦山地震发生后第三天便由习近平发出。芦山7.0 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强调把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并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以及相应,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和公众公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次生灾害早已成为政府进行政策层面考虑的内容,而媒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新闻报道真正发挥其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作用。将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类型、发生地、潜在的危险程度从政府的信息部门传递给人民群众,对于灾区救援、预防二次伤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自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持续关注次生灾害的问题。21 日,《芦山地震第二日 震区基本实现救援全覆盖》一文便已提到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调查,在部分出现重大险情的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陆续转移群众,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等信息。24 日更辟专文强调预防次生灾害的重要性,《宝兴周边山体发现多处险情专家建议防范次生灾害》指出,勘察人员发现多处坍塌、裂缝、渗水险情,如遇强降雨天气,雨水渗入山体,将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记者采访了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并结合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对三个乡镇受灾情况的初步调查,提出可能出现新滑坡、崩塌点的数量和面积等科学数据,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1.4 灾区气象信息
灾难性事件发生地的天气好坏不仅与救援能否顺利进行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引发次生灾害可能给灾区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地震发生后,如遇上强降雨天气,不仅会加大灾区救援工作的开展力度,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库漫溢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威胁灾区人民安全;而持续升温也可能增加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的难度。总之,灾区气象信息的每次变化都需要密切关注,这是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角度。
芦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雅安市便开始持续降雨天气。对此,中央气象台每日增加灾区天气会商,及时播报灾区的气象状况;多家报纸,如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专门开辟版面,报道灾区气候状况。关于降雨可能带来的救援和次生灾害问题,相关影响和利害关系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十分普遍。
人民网22 日《芦山震区今晚有小到中雨 需做好防雨防雷电措施》一文在报道灾区气象信息上具有代表性。文章指出“地震灾区的降雨过程将给灾区部分地区带来能见度低于5 千米以下的轻雾,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弱雷暴”,提出“一线救灾人员需注意轻雾给交通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搭建帐篷和板房及大型救灾设施时需注意做好防雷措施”等建议。
1.5 灾难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
本节提到的灾难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不包括上文所提到四类科技新闻报道,而是指脱离灾难事件本身,专门的、以传授人知识为目的的科普报道。(若将前者算在内,那所有的科技新闻报道均可算作此类,因为科学性报道往往客观上都起到一定科普作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刻往往是对人们相关科技知识进行更新的有利时机。每一次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相关的科普知识往往最容易被人们所关注。
齐鲁晚报24 日《地震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办》归纳了地震来临如何做的十条顺口溜;文汇报24 日《地震来了怎么办?最易学的灾难自救互救方法》配发图片和注释,给人们普及简单实用的地震逃生、震后自救、伤口处理等科学常识;中国地震局网站所做的关于《地震来了怎么办》的十八篇科普知识报道在震后得到许多网站的转载;人民日报“求证”专栏《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重建房遇震开裂怎么看?》等系列报道,对此次地震引发的讨论,进行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普及报道。
1.6 灾难中的科学管理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抗灾救灾是一项涉及庞大人员、物资、信息调配的系统工作,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庞大的救援力量并不意味着高效的救灾能力。此次芦山地震就曾出现通往灾区的交通生命线堵塞、救援人员和物资调度出现问题等不协调现象。因此,如何使社会各界散而杂的救援力量更科学有序的投入救灾当中,科学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次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中,有关科学管理具体举措的报道偏少,只有少数报道提及灾难中科学管理问题。如24 日人民日报《芦山[420]7.0 级强烈地震——生死营救72 小时》一文提到,“决策快、行动快、展开快”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洗礼,此次救援工作中,各方力量开展得即迅速果决,又从容有序。高效的救援应急机制在本次地震救援工作之中立了“头功”。科学管理的新闻报道之少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应对灾难性事件的科学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2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科技新闻报道的原则
2.1 分阶段报道,注重指导性
灾难性事件并非单一事件本身,它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事态中心和重点。不同阶段,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科技新闻报道应随着事件发生后的阶段变化不断改变报道的侧重点,从整体上把握科技新闻报道的阶段性,力求在灾难性事件的不同阶段提供具较强指导性的科技新闻信息。
以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为例,借鉴媒体在报道时对地震发展阶段的划分,可将地震后事态发展的阶段分成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都有不同侧重点。
首先是地震发生后的抢险救援阶段,该阶段重点主要在争分夺秒抢救地震中被困人群,因而地震造成的伤员情况、震区施救进度、余震的发生频率和强烈程度等是人们迫切关心的话题。相对应地,这一阶段,科技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地震的发生原因、余震的相关概况、救援采取的科学施救方法等。第二个是过渡安置阶段,该阶段进一步的救援状况仍旧是重点。对已救群众和受灾人民的救治和安置问题、灾区人民生活秩序的恢复程度、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等新的关注点产生。最后是灾后重建阶段,这一阶段涉及的问题不再像救援那么紧急和迫切,转为更长远、复杂和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主要问题有重建房的规划、救援物资的合理发放、受灾人员的心理救援等。
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新闻报道需要针对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角度予以报道。只有把握这种分阶段式的报道原则,才能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客观上为灾区的抗震救灾和地震救灾等提供信息帮助。
2.2 辩证式报道,坚持科学性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不确定性、恐慌的气氛使得人们迫切需要获取可靠、准确的信息以获得安全感,而事实上,科学界对于某科学问题的探讨没有形成定论的状况十分普遍。新闻信息要求的准确性与科技知识的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矛盾便亟需媒体进行选择和处理。
以芦山地震科技新闻报道对于“芦山地震是否由修建三峡水库引起”的争议的报道为例,南方都市报在21 日《芦山地震与三峡水库有关?》的文章中对该问题的处理可以得到一定启示。该报道中记者采访了持对立观点的两方面的专家,给予双方同等发言机会,将科学的争议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2 日则在标题中表明科学观点:《地震发生原因尚无确定解释 科学界有三大假说》。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媒体对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采取了尽量避免一面报道,而是给不同观点的各方以同等发言机会的方式。这也给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科学新闻报道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坚持辩证式的报道方式,始终秉持报道的科学性。
2.3 针对性报道,增强权威性
“4·20”芦山地震中出现了诸多谣言,让人真假难辨。如地震前动物异常能作为预测地震的科学依据;“生命三角区”是地震中的最佳逃生去处;汶川重建房全部坍塌;八级地震房七级地震便开裂必是“豆腐渣”工程等。这些谣言背后有的用个别事实案例作支撑,有的甚至附有“科学解释”,极易让人信以为真。
这是因为灾难性事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自媒体时代人人得以发布信息的便利以及人们对灾难本身的关切带有的普遍的同情心和怜悯心等,使得谣言极易在这种缺乏安全感、信息纷杂的环境里得到传播和繁衍,产生巨大的危害。
对于灾难性事件中谣言的产生,科技新闻报道应该发挥其独特优势,通过权威、专业的科学解释,有针对性的予以正面回应。芦山地震中人民日报在“求证”专栏中专题解答便是个用科技知识粉碎谣言的绝好例子。对于可能给人们造成误解的科技信息,人民日报在“求证”专栏专门针对现有谣言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重建房遇震开裂怎么看?》等,采访了众多建筑设计、土木工程、地质勘探、地震研究的专家,用科学、权威的理论和数据粉碎谣言可能带来的信息误解。媒体权威专业的科技报道使此次芦山地震中不少谣言被迅速粉碎,提高了科技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亦是一次全民科学知识普及。
3 结论
在国家应对救援反应机制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同时,媒体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也应当相应提高。在进行灾难性事件科技新闻报道时,应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报道的角度并从整体上把握阶段性、辩证性、针对性的报道原则。重视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不断总结其经验和不足,对于推动科技新闻报道的进步、增强媒体的科技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李浩鸣,邓晓丽.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若干问题[J].科技传播,2009,4:29-31
[2]沈正赋.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J].新闻战线,2003,9:26-28.
[3]熊萍.危机事件报道中的科技新闻选择——以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报道为例[J].中国编辑,2011,3:51-54.
[4]戚振扬.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新闻大学,2002,2:44-47.
[6]陶贤都.论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