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研究
2014-08-15亢宽盈
亢宽盈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科技创新文化是科学技术健康、快速发展所必需的氛围和环境,科技创新文化从整体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新水平的发挥的程度,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来克服这些不足。
1 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分类、特征、意义
1.1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融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它具有器物、制度和观念形态三个层次,即通常所说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形态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构成文化的整体。
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乃至家庭和个人都有着深刻的、无法规避的影响,它影响着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地区、区域、群体、组织、团体等的特征和风气、氛围等,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心理和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等,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人们的精神、气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分类、特征、意义
1.2.1 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科学技术活动(包括科学技术的研究、教育、传播、普及、评价、开发等整个过程)中,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或科技创新所需求的文化,它是社会成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习惯的表现,也是社会共有的关于科技创新的观念和制度的设置,特别是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文化配置,它以创新作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它一般包括鼓励创新、激发创新、为创新创造基础条件的知识、资源、制度、观念、环境、气氛等,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等的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和氛围。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是形成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石,制度是科技创新文化的保证,价值观念是科技创新文化的精髓。
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是器物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器物(如:知识、工具等)、制度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观念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如: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态度、信念、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们的核心是由价值体系构成的。科技创新文化以创新的精神(如:求新、求变、求异、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等),求真的精神,探索的精神,怀疑的精神(如: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畏权威,具有批判性思维等),包容的精神(如:鼓励创新,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等),尊重创新和创造,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崇尚科学精神、践行科学精神,以及严谨的方法和作风,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追求,宽松、自由、舒适的学术环境,活跃的学术气氛及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培育,正确的风险观念和意识(如:敢于探索、勇于冒尖,适当的冒险、甘冒适当的风险等)等为基本内容和核心的价值观念与核心要素。
1.2.2 科技创新文化的分类
科技创新文化可以有好多种分类的方法,按照不同分类标准,科技创新文化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第一种分类方法
从文化的层次上分类,科技创新文化可以分为器物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制度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观念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等三个层次。
器物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主要包括:对科技创新有利的知识、信息、理论、方法、资料、工具、设备、资金投入、资源、人才队伍等。它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
制度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主要包括:对科技创新有利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规定、标准、文件等,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措施,要求人们遵守和执行。它是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础。
观念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主要包括对科技创新有利的观念模式、价值模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包括有利于创新的观念、思想、精神、价值观、态度、信念、习惯或习性、行为规范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它们一般不带有强制措施,但带有导向性的作用。观念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文化的精髓。而观念形态层次的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一套起支配作用的观念,其核心是由价值体系构成的。
本文所说的科技创新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形态文化这三个方面。
2)第二种分类方法
从范围大小的角度分类,科技创新文化可以分为民族、国家、社会层次的创新文化,区域创新文化,团体、群体、组织(如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政府等)等的创新文化,个体的创新文化等。
3)第三种分类方法
从不同学科类别对科技创新文化分类,科技创新文化可以分为科技本身的创新文化,与科技相关的创新文化(如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等。
当然,科技创新文化还有别的分类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1.3 科技创新文化的特征
科技创新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如兼容并蓄的特征)、进取创新性、先进性、时代性等特征。科技创新文化属于器物工具层次,同时也属于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气氛层次,属于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习惯习性、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层次。
1.4 科技创新文化的意义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灵魂,而科技创新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氛围和环境。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文化的支撑,科技创新往往在最适宜它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科技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活动自觉开展和成果不断涌现的土壤,科技创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科技进步等,加速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等。如果把科技创新(如一个好的想法、好的见解、好的思想、好的发现、好的发明等)比做一颗种子的话,那么这颗种子能不能发芽、发芽后能不能健康地成长、成长后能不能开花、开花后能不能成功地结果、结果后果实能不能顺利地成熟等,这些一方面要取决于种子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而科技创新文化就是科技创新这颗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成熟等所需的土壤、肥料、水分、温度、湿度、空气、阳光等环境条件,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人可以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改善和创造某些环境条件。科技创新文化对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文化从整体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新水平的发挥的程度。
2 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的含义、类型、特征、功能
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就是指科技创新文化通过跨越时间、空间、人群、对象、领域、学科等的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是科技创新文化的各种信息和资源等在时间、空间、人群、对象、领域等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等,是主体和受体间进行交往的创造性的活动和过程。这里所说的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包括科技创新文化的教育、宣传、普及、培训、演练、信息发布、信息的传递、扩散、接受及反馈等,它关注科技创新文化如何传播、传递、扩散、培育、形成,如何被接受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和观念等。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有五种基本的类型,这就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五种不同的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这五种传播类型既相互区别,具有独自的形态、结构、功能特点,又作为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这个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衔接和交织,其总体运动构成了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系统的大运行。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即在科学研究、科技交流、学术交流等过程中传播科技创新文化)、在学校教育领域的传播(即在科技教育中传播科技创新文化)、在社会公共领域的传播(即在面向大众的科普过程中传播科技创新文化)、在政府部门中的传播、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传播等许多领域和形式。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具有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等的特点,具有传递功能、积淀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增殖功能等,因而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 中国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的现状
3.1 取得的成绩
中国在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的成效。
3.1.1 在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国家和各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文化的宣传、传播和建设,不断地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国家和各部门在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或者涉及到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从而不断地促进和加强科技创新文化的宣传、传播、普及和培育等。
3.1.2 实践方面的成效和进行的有益的探索
社会上许多部门、许多科研单位、许多大学等都在宣传和传播科技创新文化,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有些单位和部门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另外,在公众层面、个人层面,中国也有一些人关注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问题,并用自己个人的力量来传播、宣扬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研诚信,揭露学术界中一些学术不端行为,有的人(比如朱清时院士等人)甚至还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成为了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因此对于中国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本文不作重点论述,对于这些成绩关注的读者可以参看有关的资料等。
3.2 存在的不足
中国虽然在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方面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科技创新文化仍然薄弱,中国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并不尽如人意,从整体上看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目前我们的创新文化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中国的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中国,许多单位尤其是单位领导对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并不那么的积极、热心和重视,许多单位对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少人认为科技创新文化太虚,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科研是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科技创新文化并不是那么重要;许多科研单位里的人并不知道近年来国家和各部门出台的有关科技创新文化方面的一些政策法规等;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科技创新文化方面的一些法规政策等在许多科研部门、科研单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不少单位并没有宣传或转发国家或上级部门所制定的科研规范的要求;许多学术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并没有关于科研规范、职业道德的要求,甚至没有把上级部门所制定的科研规范的作为附录列举在自身单位的规章制度中;不少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少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文化的内容(如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等)一知半解,知道得并不是很清楚、不是很准确,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他们并不知道已经违反了学术规范,或者不知道是否违反了学术规范,对科技创新文化内容的理解也是似是而非;许许多多的单位并没有对该单位的研究生、科研人员等进行科技创新文化方面的、专门的培训和教育;许多单位对发生在社会上的学术不端行为不闻不问、置之不理、若无其事,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并没有利用此机会加强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创新文化方面的教育,让本单位的人引以为戒;更有甚者,许多单位对发生在本单位的学术不端行为捂着、盖着,甚至有意包庇,迟迟不愿处理,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并没有利用此机会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事情发生的深层的原因,认真整顿自身的学风,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传播和培育科技创新文化,等等。在中国的科技界和教育界有许许多多的人虽然口头上接受了科技创新文化,或者也承认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并没有真正从心里接受科技创新文化,更没有把科技创新文化变成自己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没有使科技创新文化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导向;许多人也不知道利用科技创新文化来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等。如今,中国的科技界和教育界等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与科技创新文化背道而驰的现象和事情。比如,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官本位思想、不诚信现象、道德堕落现象、急功近利的思想、实用主义盛行的现象、拜金现象、享乐主义、物欲横流的思想、浮躁等现象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的科技体制、法律法规、制度措施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健全完善等原因,在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恪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与良好学风的同时,科技界、教育界出现了许多的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范事件和学风浮躁的现象,并且好像有愈演愈烈的现象和蔓延的势头。当今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等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现象,存在着学术官僚化、学术行政化、学术政治化的现象,存在着外行管内行的瞎指挥现象,存在着论资排辈现象、马太效应,存在学术浮燥、急功近利的现象,存在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造假和学术剽窃行为、学术违规行为(学术规范的缺失),存在学术失范和学风浮躁的严峻挑战,存在着科学研究中不能宽容失败的行为,存在着科技界的包工头现象[1],存在着学术成果署名上领导挂名和坐享其成现象,学术评价、学术考核、职称评定中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存在着科研项目的评审和科研经费分配上的不公正现象[2][3][4],存在着学术不民主现象[5][6],等等。当今,中国的学术界(当然包括科技界)许多人缺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健全之人格、学术之良知、学术之良心。中国现在的许多大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现在的中国学术界许多人缺乏学者应有的傲骨,缺乏不为权势而折腰、宁为真理而献身的勇气和精神,许多人缺乏与不公正的现象、不公正的行为和事情做斗争和进行抗争的勇气。在中国,学术界存在的腐败现象(学术腐败)已经成为了一个现实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学术在一些方面已经沦落成了权力和金钱的奴婢,成了社会在某些方面腐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民族之悲哀、国家之不幸!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的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行政部门人员的身上,发生在小范围内,但是它们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其中有些问题甚至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这些问题严重腐蚀了中国科学的健康肌体,损害了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崇高信誉,更是损害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活力,对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些现象和问题是与科技创新文化格格不入的。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在现实中的具体的、大量的事例、例子、案例、事实等,报纸、期刊、电视、互联网等许多媒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报道和披露,读者可以参看,而本文在此只举两个例子。例子一:比如,目前,在中国的学术界,行政权力(领导)往往决定着或者把持着或者垄断着一个单位的人事权、学术资源(学术经费等)分配权、奖惩权、考核权、评审权、晋升权、聘任权、对外交流的权利,以及学术方向、科研方向,科研项目的申请,等等。并且拥有行政权力的人往往会以自己所拥有的行政权力为资本、为基础,以拥有行政权力为捷径,从而很容易地取得了学术权力,这其实已经成为取得学术权力的一条捷径。这样拥有行政权力的人在行政和学术两个方面都“通吃”了,在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好处。例子二:中国科技界存在着许多不公正的现象,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学术资源的分配的不公,学术界经费分配的马太效应严重,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向单位领导或单位中行政职称比较高的人、流向学术明星、流向那么会搞人际关系的人。2010年9月3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联合在美国《科学》上发表文章,就明确指出“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7]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尽管对于一些比如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小型研究经费来说,科学优劣可能仍然是能否获得经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对来自政府各部门的巨型项目来说,科学优劣的相关性就小多了,这些项目的经费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人民币。”申请这样的巨型项目,“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基于此,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大声疾呼:“现在正是中国建设健康科研文化的时刻。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基于学术优劣,而不是靠关系,来分配所有的新基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新文化能够而且应该成为一种新系统的顶梁柱,它将培育而不再浪费中国的创新潜力。”[8]这里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说出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分配上的不公正现象。其实,另一方面在各个科研部门、科研单位内部的科研项目的评审、科研经费的这些所谓的小项目、小经费的评审和分配上也同样存在不公正的现象,甚至这种不公正的程度比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所说的上述的不公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许许多多单位的科研经费几乎是按照科研人员的行政职务的高低、以及科研人员与单位中行政职称高的人(如单位领导等)的人际关系(私人关系、私人交情)的密疏程度来排列的,而不是按照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科研项目的难易程度来排列的。许许多多单位中的科研经费常常掌握在某些少数的有实权尤其是有行政实权的人的手中。而低层的、没有行政职称的科研人员的研究经费少得可怜,甚至有些人得不到任何的科研经费。虽然各个科研部门、科研单位内部是小项目、小经费的评审和分配,但是能申请到国家级别的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基本上是依赖于科研部门、科研单位内部是小项目、小经费来维系科学研究的,所以这种“小的”科研项目和“小的”科研经费分配上的不公正现象的危害程度更大,这种不公正极大地伤害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伤害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感情尤其他们是对科学的感情,摧残了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信念、信心和信仰。
而这就是科技创新文化在如今中国的传播所面临的严峻的现状和挑战,所面临的真正的、现实存在的学术生态环境、真正的学术文化、科研文化,其实这种严峻的现状也是这么多年来科技创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必然结果和必然的表现。
中国在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的不足对科技创新文化在如今中国的传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技创新文化如今在中国的传播不得不面对和考虑这些现象、现状、问题和挑战,不得不应对这些现象、现状和挑战,不得不拿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4 中国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的对策措施
为了在中国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克服其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应对其传播所面临的严峻的现状和挑战,为了使科技创新文化的观念、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上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本文对中国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提出以下的对策措施:
首先,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行动上等各个方面真正重视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并要把“重视”落到实处,要从体制、机制、政策、经费、组织、人力、物力、时间等各个方面保障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和传播,给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以足够的支持。
第二,要大力传播、宣传和落实国家出台的、已有的有关科技创新文化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同时,对落实的情况加强监督、监管的力度,并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单位给予一定的惩处,使科技创新文化的观念、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上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学和科研院所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把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大学和科研院所尤其要积极地贯彻落实国家和各部门(尤其是上级部门)有关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对本单位所发生的违背科技创新文化的事件,要严肃查处,决不袒护和包庇。
第三,完善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并使它们的内容更加细化、具体化,而不是大而化之或泛泛而谈,要增强它们的可操作性、针对性等;同时,制定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科技创新文化有效地传播和培育。从而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创造一个健全的制度保障和制度环境。建议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设立有关科技创新文化(如科学研究诚信等)的必修专门课程,给学生和科学研究工作者讲授有关科学诚信的道德规范和处理学术不端的适当程序等。
第四,建立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注重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的实际效果。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要“全覆盖”、制度化、持续化,不能是一阵风式的运动,不能是走过场,要讲实效。从而,促使人们把科技创新文化变成自己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变成行动的指南和导向。
第五,针对目前中国科技界存在的违背科技创新文化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问题、共性问题、难点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和事件(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诚信问题、学术造假事件、学术丑闻)等,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建设,采取必要的、应有的、有力的措施来抑制目前国内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存在的与科技创新文化背道而驰的做法和现象以及有所蔓延的势头,从而使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能够取得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使科技创新文化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如果不这样做的话,科技创新文化也很难在中国得到真正有效的传播和培育,科技创新文化也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它的传播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具体地说,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措施:
其一,加强科技创新文化的启蒙和传播,革新思想观念,从深层次上改变思想上的痼疾,改变价值取向,革除学术界的官本位思想和做法,在科技界和教育界建立学、政分开的有效机制(学术与行政相对分开,就如党政分开一样),让学术的归学术,让行政的归行政,保证学术应有的独立性、自由性,减少行政对学术粗暴的、无端的、没有必要的干涉,按照科学发展的本身的规律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办事、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学术官僚化、行政化、政治化。政府官员、科技界官员和各单位的领导及科研管理人员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为科研人员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使科研人员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政府官员、科技界官员和各单位的领导及科研管理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权威为自己谋利益,也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权威来整人,不是耍自己的官威风,等等。必须在科技界强化民主,提倡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学术问题上应该是学者说了算,而不是当官的说了算。同时,对那些在学术活动中压抑学术民主的官员、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惩处,以净化学术界的空气,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其二,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为科技创新建立良好的环境、气氛和氛围。一方面科研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政策法规的建设,并带动科技界和教育界建设良好的学术生态,建立对科学道德和行为的监督制度,促进整个科技界和教育界诚信体系和优良学风的建设,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克服学术浮燥、急功近利的倾向,克服科学研究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克服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违规行为等。
其三,加强创新文化的制度建设,学术体制、学术制度、学术观念上的革新,科研人员平等的话语权的捍卫、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管、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科技成果的公正的鉴定等都应有合理化的体制保障、制度设计和观念变革。建立以创新文化为核心的、不同于行政命令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科研文化、现代大学制度和科研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和科研文化等,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教授治校”、“学者治校”、“科研人员治院、治所”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更为完善合理的科研项目的评审机制、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学术职称晋升制度、科研人员考核和评价机制,建设公平的竞争机制等。克服论资排辈现象,克服马太效应,使真正有能力的人冒出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克服科研项目评审、科研经费分配、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等过程中领导说了算的现象,克服科技界中的包工头现象。克服科学研究中不能宽容失败的现象,等等。
5 结论
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在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方面采取了许多的措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许多的成效,然而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文化仍然薄弱,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仍然面临非常严峻的现状和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培育。
[1]微木.请关注科技界的“包工头”现象[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1):63-64.
[2]Yigong Shi,Yi Rao. China’s Research Culture[J],Science,3 September 2010:Vol.329.no.5996:1128.
[3]施一公,饶毅.中国的科研文化[N].科学时报,2010-9-3,[EB/OB].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9/236322.html.
[4]韩启德.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EB/OB]. http://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2342432/n12342543/12388468.html.
[5]周光召.中国今天的科技界民主氛围太少[EB/OB].http://tech.qq.com/a/20071213/000142_2.htm.
[6]亢宽盈,谢小军.学术民主——科技创新文化的一个核心要素[J].今日科苑,2009(3):100.
[7]Yigong Shi,Yi Rao. China’s Research Culture[J],Science,3 September 2010:Vol.329.no.5996:1128.
[8]Yigong Shi,Yi Rao.China’s Research Culture[J],Science,3 September 2010:Vol. 329. no.5996:1128.互见于:施一公,饶毅.中国的科研文化[N].科学时报,2010-9-3,[EB/OB].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9/23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