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品牌是推进科技传播产业发展重要环节
2014-08-15王俊英
王俊英
科学导报社,山西太原 030006
1 我国科技传播产业发展现状简述
科技传播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人们的科技传播需要、科技传播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目前,我国科技传播产业包括科普图书、期刊、音像制品、挂图的出版业和科普旅游馆园业、科普展览展品开发制作业、科普玩具制造业、科学教育与游戏软件业以及科普网站或门户网站科普频道和科技手机报经营业等,其中科技传播产品出版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
近年来,我国科技传播产业已经起步,而且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比如安徽、上海、北京、山西等省的科技传播产业发展得卓有成效。但是,由于存在观念、政策、机制、人才等多方面原因,这项产业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总体上看不仅规模和实力弱小,发展速度也还是十分缓慢的。比如科普图书、期刊出版业,虽红火,却不热闹,严重缺乏品牌效应。据有关统计显示表明:近十多年来,全国出版的科普图书和期刊种类有明显增长,但发行量却有明显下降,科普图书平均发行量仅相当于全国图书平均发行量约1/8;科普期刊每期发行量能超过20 万册的不到5%,大部分都只有几万册。还如各科普网站或门户网站的科普频道和科技手机报,在编辑内容上千篇一律,东下载西抄袭,缺乏原创的独家的内容,经营策略与市场脱节,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树立品牌可言。
2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科技传播产业发展的实践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致力于科技传播产业发展,至始至终实施品牌战略,取得可喜的成效。
2.1 整合资源,建设科技传播产业发展基地
为了打造科技传播产业发展基地,增强市场竞争力,山西科技传媒集团从2002年开始对主要科普产业资源逐步进行整合,至今逐步拥有了七大类科技传播产业,即:1)出版产业,包括《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科学之友》、《科技与创新》、《新科幻》等报刊和“让科学点亮生活” 、“今日农业科技入户”系列科普丛书与科普光盘、科普挂图等;2)网络产业,包括山西科普网、科普惠农网、易科网、科技新闻网、科学之友网、大今网等10 多个网站和科普网络电视台;3)展览产业,包括由4 辆科普大篷车组合起来的4611 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普电影放映队;4)视听产业,包括与山西电视台合办的《科技直通车》、《今日农业》电视节目、全省11 个市119 个县(市、区)开办的《科普大篷车》电视节目、与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合办的“农科110”服务节目;5)数字产业,包括山西科技手机报、农民手机报等16 种手机报刊和“农科110”信息服务、农科百事通短信服务平台、健康365 服务平台;6)新型产业,包括山西农村市场科技传播新锐产业——CNSCI 村村通传媒;7)动漫产业。
2.2 组建机构,推动科技传播产业研究与开发
为了把个科普产业切切实实地做大做强,除原有的“两报两刊”外,2006年以来又先后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山西省科普资源中心、山西省科教影视中心、山西省数字传媒中心、山西省农业信息中心,确定编制,明确职能,具体实施各项产业。同时,注册组建了山西科技传播产业中心,专业开发科技传播产品。
2.3 招贤纳才,凝聚科技传播产业人才力量
为了实现科技传播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优化升级,山西科技传媒集团不拘一格吸纳人才,一是从大专院校公开招聘人才;二是有针对性地从有关部门挖掘人才;三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一批人才,从而凝聚起了一大批发展科技传播产业的优秀管理、策划、编辑、设计、制作、营销等人才。
2.4 市场化运作,打造科技传播产业品牌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一班人积极转变观念,经过多次调研、讨论,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确保科技传播产品和科普活动科学性、严肃性前提下,将各项科技传播产业全面放手市场化运作。并随之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品牌发展战略,开展了一系列企业营销文化活动。
3 培育品牌对发展科技传播产业的重要性
3.1 只有培育自己的品牌,才能体现科技传播产业的核心价值
科技传播产业培育起自己的品牌,体现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就能够使消费者形成品牌忠诚,对产品重复购买。同时,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品牌产品在社会人们心目中形成美好记忆。
3.2 只有培育自己的品牌,才能使科普产品得到人们认知
由于竞争的需要,科普产业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就能够使人们通过品牌认知产品,依据品牌选择购买。
3.3 只有培育自己的品牌,才能使科普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科技传播产业一旦设计、培育自己的品牌,就会想方设法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售后服务上做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信誉,使用户对科普产品的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得以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
3.4 只有培育自己的品牌,才能使科技传播产品增加附加值
科技传播产业培育起自己的品牌后,由于科普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得到保证,增强了人们的忠信度,使得品牌附有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从而给产品增加了附加值。同时,还可以为品牌制定相对较高价格,获得较高利润。这些事件中的“主角们”。他律,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监督、统一的规章制度对人的监督及公共舆论对人或事的监督。
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决定普通的规章制度对其的约束和监督还很有限,如何建立一整套适合应用于网络并能起到效果的规章制度成为中国解决“门”类事件的题中之义。
3.4 提高中国公共舆论作用
由于中国现有的、有关网络的规章制度约束力和监督程度还很有限,建立起一整套适合应用于网络并能起到效果的规章制度有又不可一蹴而就,我们便需要启动另一种他律——公共舆论。
正如上面在“提高国民素质”中谈到,中国公民还在渐渐形成自觉的公共意识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特别的人或机构来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而这些人或机构一定是确切懂得中国现状、对中国未来走向了然于胸的、并能为中国的将来发展负责任的,必要的公共舆论引导会使我们国家的发展之路走得更长久、更健康。
4 结论
“门”事件频频出现于网络的现象,正表示我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人们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问题。“门”事件现象本身,及其扩散到网络传播的其它问题,我们同样需要采取适合的手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和调整。现代社会,自由的实现要受到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公民素质塑造的信息和价值取向才是信息可以自由传播的的基本要求。
[1]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2] 朗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3.
[3]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 王恩海.中国网民构成与行为分析[J].统计研究,2005(7)
[5] 王求.网络传播对网民行为方式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2).
[6] 彭兰.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