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基层不等于心在基层
2014-08-15■梁冬
支部建设 2014年10期
■梁 冬
身在基层不等于心在基层
■梁 冬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将全面铺开,走下去倾听群众诉求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同一些领导交谈时,他们对接地气却不以为然,说:我们整天在基层,每天接地气。
不错,县、乡干部的工作都是围着基层转,跟着群众干,群众的“脸色”看得清,脉搏把得准。但是你整天摆着架子,居高临下打官腔,群众不给你说实话,交心底,人心隔肚皮,看起来你在基层每天接地气,实际还是浮在半空。这样听到的只是评功摆好、赞美之词,而对工作中的问题,奢侈腐败、不正之风的深层次问题,搪塞不谈。因此说,在基层不等于接地气,这里有一个是否真心,是否与群众贴心的真情实感的问题。走进群众之中,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对着群众的要求去整改,是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只是身入,缺乏心入,带着一队人马,居高临下,向群众招招手,打打官腔,煞像指导检查工作;恳谈会也只是做做样子,不是针对“四风”问题,让群众敞开心扉,深究“四风”之弊,深挖“四风”之根,恳谈会成了十足的“茶话会”,只能是放礼炮、打空炮。不可否认,群众对领导有一种敬畏之感,仿佛相隔一条路,围着一堵墙,如果不能放下架子,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那么就不能打通这条路,拆掉这堵墙,捅开这层纸,自然就听不到群众的心声,走、访、改只能徒有虚名,流于形式。
党风存在哪些问题?领导有哪些弊病?群众看得最清,最有发言权。群众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群众的期待是我们整改的方向,只要我们放下架子,甘当学生,真正接地气,真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在基层才能有底气,找准问题、寻求突破,迈出新步伐。
(责编:罗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