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富了怎么办?

2014-08-15张永谊

杭州 2014年7期
关键词:王永庆冯仑托尼

文 张永谊

我们富了怎么办?

文 张永谊

有媒体报道,拥有12亿美元身家的职业足坛美女老板戴秀丽与其英国丈夫托尼·霍肯要结束21年的婚姻。托尼·霍肯先生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问时谈到了离婚的缘由,说自己厌倦了太富裕的生活。这位英国绅士,不喜欢穿名牌,生活中不修边幅,平时满足于每瓶十镑的平价酒,喜欢在连锁的酒吧吃午餐,秉持自我节制的生活理念。

而戴秀丽的生活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据报道,她的香港公司位于中环,地下车库内私属的十个车位停的均为宾利、劳斯莱斯级别的豪车。她在香港还拥有一艘大型豪华游轮,市值估计会上亿。她虽然不算是传说中那些极其高调的“中国式土豪”,但在中国的名利圈内,勤俭低调大都不会受到鼓励,似乎也不符合当下的生活习惯。托尼·霍肯认为戴秀丽的生活大可不必如此铺张奢侈,因生活“主张”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常常发生,与富豪妻子一起生活,变成了一种折磨、一种无奈、一种抗争。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受尽了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折磨,开放的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人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受,追求富裕,改善生活,稍有奢侈,情有可原。但是,有一批富了不知道怎么办的“暴发户”也确实令人侧目。这些人穿衣一定要把名牌商标露在外面,吃饭一定要极尽可能吃山珍海味,他们会故意把笨拙的“大哥大”别在腰间,生怕别人看不见,试图通过炫耀自己的身家财富,以期博得他人的敬重和仰视。

对于财富的不同态度,体现着不同文化的成熟度,体现着人们的财富观、价值观。在赚取财富机会相对均等、方式相对规范的社会,人们凭借智慧、勤劳、诚信赚取财富,赢得机遇,大家对财富不会有太多的惊喜,寻常看待,心态平和。同时,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元,人们拥有的财富就会更多地被用来彰显多元的社会价值,诸如慈善、公益等等。从托尼·霍肯选择与戴秀丽离婚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拒绝被金钱改变的自我价值追求、自我生活方式,感受到一种生活理念的执着与坚持。这其中有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又不完全在于文化的差异。

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曾经位列世界富豪的前茅,他的个人资产曾多达430亿人民币,但他的生活却相当简单。他生前在台塑顶楼开辟一个菜园,自给自足,平日里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王永庆每次喝咖啡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将装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都不浪费。同时,王永庆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不接受个人采访。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把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在市场竞争的激烈年代,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坚守着一个传统的产业。

最近,看到冯仑先生记述李嘉诚请客的故事。冯仑讲,等他们进到电梯口,打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嘉诚先生已经迎候在门口,然后给每个人发名片。按说,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先生已经不需要用名片了,但是他像做小买卖的商人一样给大家一一发名片。发完名片后,大家一个人抽了一个号,明确自己照相站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彼此不分尊卑。抽号照相后又一次抽号,明确自己吃饭的席位,也是为了不分三六九等。吃完饭,他与大家告别握手,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再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门关上才离开。有人说,正是李嘉诚先生的为人周到真诚,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这或许就是钱以外的“软实力”吧。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确实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物质的丰富、生活的多彩,带给我们诸多的诱惑;激烈的竞争、攀比的欲望,又给人以无形的压力。因此,当我们富了以后,要坦然面对金钱,保持清醒头脑,抛开物质的虚荣,追求心灵的富足,宁静平和,自尊自爱,节俭朴素,积极进取。

猜你喜欢

王永庆冯仑托尼
凌晨三点的面试
凌晨三点的面试
欠了钱怎么办
我想自己做
凌晨三点的面试
托尼逃跑
冯仑的江湖从不寂寞
谁能一直跑下去
走得快和走得远
冯仑装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