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精神对中国梦的历史启迪

2014-08-15

党史文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中华民族

巴 杰

(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延安曾是一代中国人向往的革命圣地,是当时中国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面前回顾和重温延安精神,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可以加快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实现步伐。

一、延安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传承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一种革命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凝练和升华过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回顾和重温延安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将理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凝聚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扎根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形态之中,是对传统民族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指导思想的优化而超越传统精神,并升华为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形态。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和鼓舞下,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树立起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前赴后继,奋不顾身,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民族复兴洪流之中,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当然,延安精神不是静止的、凝固不变的,党和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地赋予延安精神以新的内涵。诚如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无一不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延安精神既是创新的成果,又是创新的一种体现和诠释。

深入开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质就是弘扬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转化成教育内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感染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二、延安精神与中国梦的本质联系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包含延安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具体实干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问题。延安时期,面对中日民族矛盾迅速激化,演变为势不两立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严峻现实,中国共产党“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民族大义,努力倡导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实际行动发出了最明确的时代呼声。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救亡、实现民族独立作为新的历史阶段的政治方向,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对时代脉络的一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群众把握时代脉络的探索成果,凝结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对社会主义的美好追求和不懈探索。中国梦要想“梦想成真”,就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及改旗易帜的邪路。

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精髓,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会有延安精神。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物质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内在本质,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是延安时期最常见的座右铭,“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1]P20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没有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践行伟大中国梦,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延安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子。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封锁经济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2]P62。最终,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战胜了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客观存在,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而“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糜烂之风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蔓延滋生,认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奢侈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

三、延安精神与中国梦的历史启迪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重大的转折关头进行思想教育,借以整顿队伍,统一思想,发扬中国共产党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首先,注重精神教育,营造学习延安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氛围。时代变了,主客观的环境和条件变了,面临的任务和目标变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当前实际,营造以延安精神为核心又具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领会延安时期共产党员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进而形成追随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全民认同感。

其次,将创新精神融入自己的事业中。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同一国家的所有历史阶段,都提供出相应的模式或方法。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更是面临着许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所未有的课题。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并在多方面得到发展的时期,也是在多方面遵循中国革命实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期。形成于这一时期的延安精神,同样带有这种理论创新的色彩和内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延安精神蕴含的创新思维,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扩展理论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第三,维持社会公平,倡行延安时期“同志式的平等”关系[3]P76。延安时期,物质非常艰苦,但平等的社会氛围使得“精神上极为满足和快乐”[4]P36,“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人人平等”[5]P114。“延安是在中国当时仅有的、存在着真正的自由与和谐、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真正平等的集体。”[6]P47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贫富不均、社会不公的现象开始困扰社会,“到了强调公平公正的时候了”。只有社会公平,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第四,大兴学习之风。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的产物,“全延安都弥漫在浓厚的学习和研究空气中”[7]P64。“人人学习,时时学习”成了延安时期的时代记忆,“那种畅所欲言,敢于暴露思想,虚心探讨,相互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给了我难忘的记忆”[8]P87。和延安时期相比,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不能变。只有大兴学习之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全党的本领才能不断增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9]。当然,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并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第五,强化理论研究。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关于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强化中国梦的理论研究力度,构建中国梦的理论体系,深入阐释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讲清楚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使之成为团结和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无疑可以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

[1]毛泽东.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1944年8月)[A].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M].临沂:山东新华书店,1946.

[3]朱寨.炽热的记忆[C].忆延安[M].西安:东风文艺出版社,1958.

[4]华君武.主客问答[A].补丁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5]毛泽东致文运昌函[A].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黄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C].刘昌亮.魂牵梦绕忆延安——《延安一日》征文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7]何方著.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何方自述(上册)[C].邢小群录音整理.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

[8]孟波.延安马列学院回忆片段[C].见吴介民.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习近平.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N].人民日报,2013—3—2.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延安中华民族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延安精神传万代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