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几年党内民主研究综述

2014-08-15

党史文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政党民主党员

冷 波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江西南昌 330006)

一、关于党内民主的价值研究

关于党内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从党的建设、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建设来论述。林尚立、许耀桐认为,党内民主事关党的建设和发展全局,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模式稳定的、有效的、强大的推进者,而党内民主恰恰提供了这种动力源和动力机制”。还有学者联系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进行党内民主研究。闫希伦将党内民主的价值定位分为三个层次:直接目标是保障党员权利,根本目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三个层次的目标互相照应,朝着最终目标发展。还有一些学者从反腐、防腐、党内监督、社会和谐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王丹认为,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才能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最有力的制度保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腐败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孙红竹认为,发展党内民主有助于促进正确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助于促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有助于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助于促进党同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关系,有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和惩治腐败。

2.人民民主建设。任剑涛认为,党内民主是一种可控的组织民主。从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组织相近性原则。因此,党内民主通向人民民主需要借助党际民主这一桥梁。在党际民主的基础上,社会得以形成组织民主的有序民主形式,从而保证党内民主有序推进到人民民主。许耀桐指出,实行党内民主至关重要,没有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限制。我们党已经找到发展党内民主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最佳路径,即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先行一步。发展党内民主,首先要从基层党组织做起,然后逐级而上,实现全党民主。原方认为,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思想、组织资源,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制约、影响人民民主的运行方式,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垂范作用。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就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内民主制度化引导人民民主制度化,以党内民主程序化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

3.政治文明建设。周淑真认为,强大的、具有民主精神的执政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的逻辑就在于政治文明的核心或载体是制度建设;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政党制度建设,对执政党的研究应该把政党制度研究放在首要的地位;共产党处于多党合作的核心地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关键在共产党。宋刚峰认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王建国认为,民主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内在基础。只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保持生机与活力,保证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实现和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只有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研究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历程的全方位考察。许冬梅把党内民主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甄小英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幼年阶段、发展阶段、严重曲折阶段、恢复和进一步发展阶段。李君如将党执政60年来的党内民主探索之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六年,八年坚持与完善时期;一九五七至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曲折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健全发展。”林尚立认为党内民主建设和发展,要以两大历史进程为基础:一是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是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中进行自我发展的历史进程。

2.党内民主重要思想的总结。毛泽东对党内民主问题的理论论述比较全面、系统,提出了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等一系列正确主张。刘少奇对党内民主建设也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党内民主的实质作出了明确说明,阐明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诠释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和义务等重要思想。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历史上践踏党内民主的情况,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艰辛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党内民主思想体系。而陈云认为,党内民主就是要有正常的党内生活,更要有制度保证。江泽民、胡锦涛也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已经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精神财富。

3.重大历史事件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党内斗争、遵义会议、党的八大、七千人大会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这些事件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在我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只有充分发挥党内民主才能化解党史中的重大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4.党内基层民主实践。主要是以各地基层党内民主的建设实践为个案进行研究,对其成功做法与鲜活经验加以提升,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各地试行党代表常任制、公推公选、党务公开等为切入点,对高校、国有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主要成果有王长江主编的《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公选”的案例研究》等。

三、关于党内民主内涵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党内民主的内涵要素。一是把民主选举当作入口,认为必须切实维护党章权威,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实质性的行使,改革和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切实解决党员参与党内民主生活的途径、方式。二是认为民主决策是关键,必须建立健全党的各种会议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积极探索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既要做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民主参与,还要健全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做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三是加强民主监督,实施党务公开,建立与选举相配套的弹劾罢免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权力监督制衡机制等。四是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金太军主张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张旭认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选范围,加强对基层选举的监督;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落实和强化党员的监督权,保障党员的批评权、揭发检举权和要求罢免权等。

2.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认为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建设党内民主的基础。王贵秀指出,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最深厚的基础。党员权利的实现与保障程度,标志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离开了党员权利的充分实现和切实保障,党内民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赵金鹏、房晓军认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养成党内民主风气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基础,是党内民主顺利实施、贯彻、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作用的关键要素。只有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才能树立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效防范任何破坏和损害党内民主的行为。梅丽红在《党员权利“虚置”: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中,指出了党员权利“虚置”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之道,作者认为,党员权利的“虚置”主要表现在知情权落空,参与决定权难落实,对党的政策参加讨论有禁忌,揭发检举权和监督权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流于形式。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要使党员享有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和保障,应该正视组织本位、领导本位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的冲突,建立民主的协商、授权机制和合理的权力关系。

3.完善民主选举制度。王贵秀认为,实现党内民主的形式是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多样的,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则是其中最具基础性、也是最为迫切的一项工作。陈景云、王进敏在《扩大党内民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了选举制度改革的目标,即扩大党员和党代表的民主权利,减少和限制上级党委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实现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民主选举。夏水龙、晏红洁、李圣华的《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文章,从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健全完善党内选举程序等方面措施。

4.探索党代会常任制。学术界主流的观点倾向于,党的代表大会是党内民主的关键,而党代表大会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党代会的常任制。张书林认为,党代会常任制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其内在的逻辑是:人民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因此,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是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周多刚、颜杰峰认为,党的代表大会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解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难以发挥作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因为党的代表大会是实现党内民主最重要的载体,常任制是党代会权力不至于流失的根本保证。应克复从苏共失权的教训出发,力主治党体制的转轨,其主要目标是:党的代表大会应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实行常任制;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政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两委并行,分别向代表大会负责,从而使党内确立立法、执行、监督三机关互相制衡的权力体制。徐腾等人认为,进一步推行党代会常任制要设立党代会常务机构,调整和规范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之间的权力关系,建构党代会与党委、纪委之间的新型权力动作机制。而有学者则认为,党内民主并非一定要实行年会制。就党代会常任制的问题,胡伟提出:在既有的权力动作模式未变的情况下,盲目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加重文山会海的负担,引起群众的反感,不仅不能成为我国民主化的突破口,反而可能诱发一些政治上的新问题。

5.基层党内民主。薛建平、赵清云等人认为,在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作为“地方”组织的县级及其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抓基层工作。只有基础巩固,我党的执政能力才会提高,我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坚如磐石。袁建伟在《“公推直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河南省公推公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其关键性的创新有两项:一是通过公推直选产生候选人,二是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差额、直接选举。

四、关于党内民主战略路径选择研究

如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提出利益表达的解决之道。刘长发认为,利益关系的不协调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利益整合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内在动力,适应党内利益整合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发展,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构建通畅的党内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梅丽红指出,党内民主建设存在这样一个困境,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复杂之处就在于书本上的“理应如此”和实际动作上的“事实如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2.主张民主集中制的指导地位和作用。高豪彦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从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开始。要改变片面强调“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惯性思维,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建立代表大会常任制等制度;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明确划分集体领导与个人之间的权限责任;要在“行动一致”的前提下,健全保障党员主体权利的制度;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高兰认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应包括原则性制度、体制性制度、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四个层次。只有当每个层次的制度科学合理、各个层次的制度之间能够有机联结、相互协调、真正形成有机的体系时,它才能对主体行为形成有效的规范,保证民主集中制规范地、正常地运行。苏开源从“完全民主”,即选举民主、平等民主、自由民主和权威民主的有机统一出发,以求全面理解和补正民主集中制的整体内涵,发展党内民主。就其他原则,裴泽庆认为,根据党内民主的本质属性和时代要求,新形势下发展党内民主应遵循目标性原则、党员主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公开性原则等。刘晓根认为,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多数决定原则与程序原则。

3.认可渐进式的发展道路。何芹认为,发展党内民主必须选择“渐进式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战略。这一战略要求我们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时在思想上要积极、行动上要稳妥,在实践上做到循序渐进地发展党内民主。张书林还提出了增量式发展的道路,也就是在党内民主已有的发展成果、发展水平和制度架构的基础上,渐进地、稳步地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应该不断冲破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依赖,稳步地向前推进。

4.党内民主推进方式的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党内民主应自上而下并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但要以自上而下为主,重点放在中央。理由是,党的组织层级超高,组织结构就越完整,党的干部素质就越好,因而也具备民主化的条件,而且上层人数涉及较少,便于操作,因而也就容易达到预期目标。相对而言,基层民主化容易失控,产生各种负面效应,从而使中国民主化的成本风险较大。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扩大民主范围到基层党内,是村民自治发展的逻辑延伸。农村“一肩挑”“两票制”“直选书记”等模式的建立,是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同村民自治实行对接的有益尝试。而中国民主化进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是从一个基层做起、基层快于上层的过程。这样做似乎更为稳妥一些。并不是说上层的改革停下来,而是说上层的改革稍微靠后一点。也有研究者主张综合的渐进式道路,即走高层民主示范、中层民主带动和基层民主试点的途径。

5.党内民主的路径选择的分岐。胡伟认为,中国在民主化道路上应选择先精英后大众、先共产党内后共产党外、先中央后地方及基层的体制内渐进发展路线,通过扩大差额选举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并从中央做起。何增科认为,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是实行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党内民主不宜从高层做起,而应当从基层和地方做起。党内民主选举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党组织向政权机关提名领导人的方式民主化,真正将党内优秀分子推荐到政权机关中担任领导人。因此,应当将党内民主选举同政权机关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内部的民主选举连接起来,从基层做起,实行二选联动,实现执政党依法选举执政。潘泽林提出推动党内民主的“党务公开”理论。黄宇提出,从中国社会的现实条件看,发展和实行协商民主,不失为一种推进党内民主的可行路径。

6.还有学者提出健全党内制度,实施法律规制的主张。周学锋认为,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有政党合法和法律规制的双重保障,而对于我们党这样一个具有最高政治权威地位、肩负着崇高历史使命的政党而言更是如此。对党内民主进行法律规制应在尊重政党自治权的基础上实行间接性和原则性规制,不是用法律具体设计和包办党内民主,主要是从外部保障和规范党内民主,为党内民主设定其底线和边界。为此,作者还提出应着手修订我国的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制定政党法,创建政党违宪审查制度、政党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等系列制度。

五、关于西方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研究

这是近几年党内民主研究视野扩大的一大成果,表现在五个方面:

1.西方国家执政党的民主运作。乔启国认为,西方政党是适应西方社会现代化和民主化变迁的产物,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都是在议会斗争中产生的,而议会则是西方国家民主运动的结果。代议制民主是孕育政党的母体,西方政党的产生和成长都浸润在西方的民主运动和民主文化之中,随着民主思想的深入,作为政治运行主体的政党深受民主思想影响,并在政党内部有了长足发展。他从公开原则、选举原则、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障党员权利、民主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谢峰对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归纳,他认为通过选举选拔党内重要官员及本党国家公职候选人是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首要特征;通过各种途径监督制约党内权力行使是西方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党员对党务的参与,增加党员在决策和人事领域的民主权利,是西方政党扩展党内民主的另一重要举措;党内民主管理的制度化是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一大特征。谢峰还从执政能力的角度,论述了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发展限度。

刘序明认为,面对新时代的变化,西方国家的一些主要政党进行了一系列的自身改革,改革党的纲领、理念,扩大政策的包容性,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体制改革,同时注意协调党与其他权力主体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增强党协调社会的能力。赵刚印从西方社会党变革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新趋向,论述了顺应媒体政治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顺应后工业社会社会组织变革的要求,变革政党内部的权力结构,避免传统政党模式的弊端,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服务党”“网络党”和“交往党”,成为既体现自下而上的党内民主又保证自上而下有效集权的新型“民主党”。宋国华考察分析了西方党内民主扩大化与组织专业化和权力集中化两种看似矛盾的辩证发展趋势,总结了可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启示,对于拓展党内民主建设新空间、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2.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执政党党内民主的教训。对前苏联、东欧等共产党党内民主进行经验总结的,主要有高放的《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怎样被破坏殆尽》、孙铭的《苏共在党内民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李芬等的《苏共在党内民主问题上的失误及其教训》、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苏共民主化改革失败的教训》、赵刚印的《东欧各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启示》、阚首远的《意大利共产党解体的党内原因及启示》、崔英楠的《德国宪制的政党民主》、颜杰峰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党内分权的理论和历史及其启示》等。突出研究了前苏联共产党在党内民主方面的负面影响,着重分析了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丧失长期执政地位的惨重教训,总结了越南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做法和经验,为我们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借鉴。

3.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执政方式。一是从合法性上论证,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种思想价值,认为自由、民主、公平、平等、互助等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强调自由和民主是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质,主张不论什么信仰,都是为了一个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奋斗。二是在执政组织和执政方式上不断革新,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行党的变革,以提高党的吸引力、凝聚力。针对过去党在组织建设方面的机构失灵、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问题,它们在批判性反思基础上,朝着现代化、民主化、分权化和组织功能分散化等方向实行改革,其主要措施:第一是引进党内直接民主,强化领袖权威,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决策的透明度,英、德、法、意等党均把党的全国书记由执行委员会选举改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第二是以媒体为导向,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德国社民党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视为该党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四大目标之一,加紧向党的中高层干部传授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三是力图实现由“管理型”执政到“治理型”执政的转变,建立政府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协调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整体型”政府。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执政理论上的一些创新以及执政方式上的许多举措,值得世界其他政党借鉴。

4.世界各国政党发展党内民主差异的原因。从国别上看,德国政党的民主程度整体高于其他国家的党,美国政党的选举民主则独树一帜;从类型上看,左翼社会党的民主程度高于右翼保守党,新兴绿党则比传统左右翼政党更加开放,其中原因,与政党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法律制度规定的细致程度直接影响民主的形式与程度。德国政党法对政党机构组成、职责划分、选举程序及任期限制等规定详尽,政党也因此成为西方政党中民主程度较高、各党间民主差别较小的党;美国政党党内选举开放程度很高,普通党员甚至选民也参与其中,则与各州法律规定有关;英、法等国的法律不做规定或仅规定民主原则而无具体确切的条文,则政党有足够的空间设计组织程序,党内民主的形态便会复杂多样。二是国家的权力体制的影响。国家的权力体制总体可分为联邦制与单一制两类。联邦制中的政党趋向一种分权结构,如美国政党各级组织基本处于独立状态,中央只能通过分配经费等手段影响地方运转,并非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属典型的分权结构;德国政党地方组织虽然重视与中央协商沟通,但独立权限相当大,如社民党与联盟党地方组织可自主选择政党国家公职候选人。单一制下的政党多表现出中央集权特征,如英国工党与保守党的地方组织在人事与决策等领域明显受控于中央,地方推选的国家公职候选人须经中央认同方可。国家形式的影响既与它直接涉及政府间权力分配、政党与政府关系密切有关,也与它所体现的政治文化同样影响政党有关。三是政党体制类型与党内竞争的形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一党制容易出现组织化程度很高的竞争,两党制党内竞争的组织化程度逊于一党制而强于多党制,多党制党内竞争多在某些持相同见解者组建的松散团体间进行,组织化程度不高。不过,党内竞争采纳何种形式最终取决于政党的历史传统与其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四是竞选文化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民主权利的影响。随着竞选逐渐蔓延到政党的日常活动中,竞选文化的影响日增。各国竞选文化各有特色,美国对竞选管制宽松,强调政党间自由竞争,选举商业色彩浓厚,党员除投票外对其他活动的参与程度很低,党组织活动呈阶段性特点,日常民主生活缺乏,可归入自由竞争型;英法等欧洲多国因国家较严格限制媒体与生产单位集团涉足选举,政党活动较多依赖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可列入国家管制型。

从内部政治环境来看,一是政党的起源与发展史对政党权力结构产生影响。政党起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议会内团体演变而来的内生型政党,一种是由议会外团体组建而成,即外生型政党。相对而言,内生型政党的议会党团对议会外党组织的控制较强,外生型政党的议会党团则受议会外党组织较大牵制,后者在党内相当有权威。以中央向地方渗透式发展的政党较为中央集权,以地方向中央扩展式发展的政党其地方组织自主性较强。尽管伴随环境变化不少政党的组织也几经变迁,如议会党团过度集权的政党其民主程度不断增加,议会外组织对议会党团束缚较大的政党则给予议会党团更多独立空间,但是,最初的起源发展史对政党的影响仍然可见。如产生于议会内又以渗透式发展的英国保守党其中央集权程度仍较高。二是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党组织的影响深远。意识形态不仅影响了政党组织的构建,它所具有的刚性也是西方政党组织结构很少出现剧变而基本保持延续的主要原因。三是党员构成及其政党的重要程度也影响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构成不同,其民主诉求便有差异,政党面临的压力与采取的措施便不相同。影响西方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因素复杂多样,党内民主的发展虽然最终取决于政党对环境的认可与反应,但要构建真实有效的民主,这一认知与反应必须建立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之上,从这点来看,每一政党的党内民主都是特定政治生态环境的产物,相关的制度设计均无法摆脱党性国情的制约。

5.各国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深层原因。许多国家政党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在政党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外在原因主要有:一是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要求各国政党自觉融入民主潮流。党内民主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世界上大多数政党根据具体国情党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革新,扩大民主,才能使政党的自身建设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顺应风云激荡的全球政治民主化浪潮。二是社会阶级结构深刻变化,促使政党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世界上各主要政党为了达到扩大影响、上台执政的目标,必须赢得日益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支持。政党社会基础的不稳定性,迫切要求各国政党淡化左右政治界限,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反映广大中间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增强政党的吸引力,扩大政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因此,许多政党为适应时代变化特别是社会阶层的深刻变迁,努力扩大群众基础,使政党的纲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政策主张更具有时代性。三是民众参与意识和参政模式的变化,要求各国政党改变不合时宜的运作方式。民众文化的多重性、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多元化,既给政治民主提供了丰富的生长土壤,也对各国政党调整组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政党的组织运行效率,增强竞争力,各国政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改善公众形象,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四是新兴社会运动和各种利益群体的崛起,迫使政党不断扩大民主参与。五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作用的增强,促使政党转变传统的宣传交流方式。其内在动因主要有:一是增强政党的影响力、吸引力。政党与选民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再稳定,在政党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拥有比例可观的、稳定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西方主要政党只有探索新的政党民主机制、新型政党组织形式,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把许多有志于参与政党事务的民众吸引到自己的组织中来,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增强政党的吸引力、凝聚力。二是提高政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西方政党认为只有借助一定的民主形式,吸收党员的不同意见,才能增强纲领和政策的科学化,才能提高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三是激发政党自身肌体生机与活力。各国执政党面对党内和社会上不断增长的民主诉求,都注重推进以党内民主为重点、以社会民主为目标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增强党的社会认同感,进而保持自身的活力。各国政党通过推进选举制度、决策制度等改革措施,通过改进党的活动方式,更好地体现每个党员的愿望和诉求,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政党的生机和活力。

六、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特点

通过对近几年来党内民主研究成果的梳理,研究特点总的概括为“三个结合”,具体表现如下:

1.历史性研究与现实性研究相结合。研究成果中既有党内民主历史进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思想的研究,也有现实的党内民主实践、基层党内民主创新形式的研究。

2.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研究过程中不仅联系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政治理论、政治文明理论、政党政治发展理论,而且还结合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领导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

3.解读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研究中既有政策性的解读,也有学理上、学术上的探究。研究体现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政策性、政治性、权威性,体现了我们党自身民主建设和通过党内民主引导社会民主建设的两重作用。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党内民主的内在规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现,总体看来,缺乏强劲的动力是制约当前党内民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术成果不够丰富。十三大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后,才开始党内民主研究及在一些地方的试点,到十六大召开之前,关于党内民主的理论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门研究党内民主的著作也为数不多。与实践发展的诉求相比,十六大之后,研究成果尽管取得进展,但仍然存在不足。

2.理论研究有待于深入。虽然已经由过去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向纵深领域过渡,但对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研究展开不够,对某些关键性理论课题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探索得还不够深入。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党内民主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实践也充分表明了党内民主对党、对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新时期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对党内民主的基本涵义、本质、原则以及其基本原理等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党内民主在国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总的看来,理论界对党内民主的研究仍处于破题阶段,还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3.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还有待于创新。肖立辉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研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该书论述了基层党内民主的成功案例,为扫清党内民主发展中的障碍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但绝大部分研究的工具主要是政治学、党史学、党建学、历史学等学科工具,而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统计学、比较政治学、政党比较学等学科工具相对较少,这样势必导致深度访谈、田野调查、个案研究、量化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研究领域的使用十分有限。因此,研究视角、理论构建、论证方法仍有待于突破。

4.研究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还可以从党的历史文献、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等方面深入挖掘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渊源;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寻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发展与创新的方向、路径以及具体的制度安排;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视角,需要向更宽广的领域拓展,需要从党内文化、党内交往、党内利益、党内和谐、党员素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等多视角、多层面打开研究的新大门;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对党内民主建设问题中若干基本问题继续做规范研究之外,还必须对党内民主建设实践做具体案例的微观研究,并在对党内民主建设总体情况全景式梳理中,着力把握其内在规律,明确其发展方法,推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证分析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党民主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