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井冈山时期的廉政建设

2014-08-15饶道良吴娟娟

党史文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党代表井冈山边界

饶道良 吴娟娟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江西吉安 343000;中共井冈山市委党史办公室 江西吉安 343000)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我党早期最为艰苦的创业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斗争的实践中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虽然这时的军事斗争极其艰难,生活异常艰苦,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没有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而是根据当时的条件、环境以及肩负的主要任务等特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廉政建设,使这一时期的廉政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大胆创新制度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各种开拓性的工作异常艰难,环境极其复杂,因而在制度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非常多,而专门对于廉政建设方面相应的制度建设就显得薄弱,但是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湘赣边界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仍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虽然有些制度可能不是专为廉政建设而制定,但客观上还是促进了党政军各界的廉政建设。这一时期的制度主要有:

1.民主主义制度。民主主义制度是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行进至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时提出来的。在此之前,部队中还是沿袭着过去国民革命军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残存的旧军阀主义习气较为严重,随意打骂士兵的现象经常发生,官兵待遇极不平等,直接影响了官兵之间的团结和部队的战斗力。三湾改编后,部队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委员会或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经济委员会负责清算管理员的账目,做到经济公开。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加强了。民主主义制度的实行,使部队领导的廉洁自律有章可循,保证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起草的对中央的报告中阐述了民主主义的巨大作用: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p65

2.党代表制度。我国最早的党代表制度,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吸收苏联红军党代表制和陆军学校的经验,师法苏俄,以党建校,以校建军,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时建立起来的。它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联合中国共产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创建黄埔军校的一个成果。而人民军队实行党代表制度是从三湾改编开始。这时毛泽东首创“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都设有党代表一职,专门做士兵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使部队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1928年6月4日中央给井冈山前敌委员会的信于同年11月2日到达井冈山,信中说: “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为红军。……在政治上设政治部,取消党代表实行士兵的政治训练。”[2]p119

中央的意见是设立政治部,取消原来的党代表制度。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等人经过慎重考虑,特别是结合红四军在井冈山一年多以来坚持斗争的情况,觉得仍应实行党代表制度,暂不恢复政治部为好。在收到中央来信的不到一个月,毛泽东亲自起草了给中央的报告,报告中说: “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1]p64党代表负责党务工作,掌握政治方向。党代表制度的实行有效保证了整个部队的廉政风气,而且党代表本身的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也为部队官兵树立了榜样。

3.巡视员制度。自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湖南和江西两省委乃至党中央就不断派巡视员上井冈山检查指导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1928年由湖南省委派出到井冈山巡视、指导或帮助工作的人员就有湘南特委军事部部长周鲁,两上井冈山的湖南省委常委袁德生,湖南省委秘书长杨开明(后在井冈山任特委书记),四上井冈山(两次成行)的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湖南省委派往井冈山任团特委书记的史训川,湖南省委派往井冈山任前委秘书长的邓乾元等。同时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也经常派出巡视员到各县区乡检查指导工作。特委常委宛希先就多次以特委巡视员的身份到湘赣边界各地指导工作。1928年10月4日,中共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毛泽东亲自为大会起草决议案。其中第二部分《边界各县党的改造与建议》中指出, “今后党的改造与建设”方面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特委县委都需要四个以上的巡视员,经常指导下级工作,帮助各级党部改造。”[2]p188正是因为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才使得整个根据地党政军各个系统的廉政建设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因而党和红军才能深得当地群众的拥护。

二、严明铁的纪律

严明的纪律是一支部队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政党的战斗力、一个政府的公信力的重要保证。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之初,毛泽东就分别在遂川荆竹山和遂川李家坪亲自向工农革命军宣布了“三项纪律”和“六项注意”,使这支秋毫无犯之师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帮助,进而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开始创建根据地。这样的纪律同样适用于根据地的党政机关干部。

无独有偶。当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从广东沿粤闽赣边界北上时,也出重拳整治部队的纪律问题。其时部队减员严重,只剩千人,而且给养供应极其困难,士气低落,部队中违反纪律的现象也成了家常便饭。当部队到达江西信丰县城时,积累的纪律问题终于爆发。信丰县城在当时是一个繁华的小镇,商店、酒楼、当铺、钱庄应有尽有,一路饥肠辘辘的部队到了这里,有的人便一头扎进了酒楼饭馆大吃大喝一顿,吃完之后,嘴一抹便走人,饭馆老板也不敢声张。更有甚者,有两个兵油子竟然闯进当铺,掏出手榴弹放在柜台上强行抵当。种种恶劣的行为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时主动挺身而出协助朱德带领部队的陈毅知道后,马上命令号兵吹紧急集合号,下令部队马上转移出发。陈毅带着部队一口气跑出信丰县城约20多里,在一个小山坳上就地召开全体军人大会,宣布执行严肃的纪律。最后,将破坏团结、煽动逃跑、抢劫勒索、严重损害军誉的三个兵油子就地正法。经过这一次整顿,南昌起义余部面貌焕然一新,后来到湖南举行湘南起义,最后上了井冈山,两军会师后编为第二十八团,成为井冈山红军的主力团,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共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特别强调党内要实行“铁的纪律”。 “‘铁的纪律’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抑止党走向非无产阶级的道路。消灭机会主义分子,洗刷不斗争的腐化分子,只有如此,才能集中革命先进分子的力量在党的周围,使党壁堡森严、步伐整齐的成为强健的斗争组织,只有如此,才能增加无产阶级的领导力量,所以严格执行纪律为改造建设党中央的重要工作。”[2]p189

虽然民主主义的实行一开始遇到阻力,但以毛泽东为首的湘赣边界党组织仍然致力于推行这项制度,作为党和政府内部必须遵守的纪律。关于在井冈山推行民主的困难、现状和将要采取的措施,毛泽东也向中央作了报告:“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中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民主集中主义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争中显示出了它的效力,使群众了解它是最能发动群众力量和最利于斗争的,方能普遍地真实地应用于群众组织。我们正在制订详细的各级代表会组织法(依据中央的大纲),把以前的错误逐渐纠正。”[1]p72

三、严惩腐化蜕变

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希望自己内部出现腐败问题,中外古今,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1926年4月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监察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关,到1927年4月中共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党中央第一次有了专门的纪律监督机构。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内部的纯洁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内部的腐败问题更是严惩不贷。虽然1927年春夏的大革命失败使共产党受到了来自外部的最严重的挫折,但此后的时间里,仍然没有放松对腐败的严惩。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这支疲惫之师同样受到来自内外的不断干扰。上井冈山之初,起义时的师长、团长等人离开队伍,最后叛变投敌。11月,工农革命军惟一的一个团攻占了茶陵县城,成立茶陵县人民委员会。但是,新成立的茶陵县政府沿袭旧政权机构的一贯作法,仍旧是坐堂审案,派款派捐。在老百姓的眼里,这个县政权与国民党的政权无异,工农革命军虽然夺取了政权,而茶陵全县仍旧是一潭死水。以团长陈浩、副团长徐庶、参谋长韩昌剑、第一营营长黄子吉等为首的一些部队领导人甚至在县城里花天酒地,过着腐化的生活,在群众当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第一营党代表宛希先写信把茶陵的情况告诉了在井冈山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其时,毛泽东因脚疾未能随大部队行动),毛泽东得知消息,立即回信指示,要改变做法,不能按国民党那种老方法办,要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成立工农兵政府。11月22日,原茶陵县人民委员会被撤销,成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但是,陈浩一伙不思悔改,进而图谋反叛。他们与湖南国民党军方鼎英部暗中联络,企图率部叛变。幸亏关键时期,张子清、伍中豪率增援部队赶到,毛泽东也不顾脚疾的困扰,及时赶到茶陵,揭露了陈浩一伙的阴谋,最后把陈浩一伙押回到宁冈龙市,经过公审后执行枪决。同时毛泽东还向全体官兵提出了红军的三项任务,即:一,打仗消灭敌人;二,打土豪筹款子;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经过这一次事件,让根据地群众看到了共产党和红军惩治腐败的决心,党内、军内和各级工农兵政府的廉洁自律蔚然成风。

四、强化清廉教育

虽然整个井冈山根据地内形成了廉洁清正、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但是党和政府丝毫没有放松对部队官兵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早在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之初,毛泽东就提出在龙市的龙江书院创办军官教导队,后来军官教导队又迁到了茨坪。军官教导队不但培训军事,也对参训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毛泽东、朱德、陈毅、宛希先等人都经常到军官教导队给学员上政治思想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性的、有目的的思想教育是在1928年9月以后。1928年5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红色区域不断扩大,党的组织由秘密转入公开,发展党员也进入“高速期”,边界各县的党员的数量达到一万以上。但是,“党组织扩大,完全只注意数量的发展,没有注意质量上的加强。党与阶级没有弄清楚,而只是拉夫式的吸收办法。这样将使党的组织破尽,其结果必变成不能斗争的党”[2]p187。

这样的结果是,当井冈山的斗争进入一个低谷时期,即1928年“八月失败”期间,许多原来借机混进党和政府内的投机分子纷纷反水,并且带领国民党军和地主保卫团捉拿我们自己的同志,导致白区党的组织大半塌台。全盛时期面积达7220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在“八月失败”时只剩宁冈县的西北两区,永新县的天龙区、小江区、万年山区,莲花县的上西区,遂川县的井冈山区,酃县的青石冈和大院区。所有的县城和平原地区都被敌人占领。因此,当9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军大队重返井冈山后,毛泽东和边界特委决定: “九月以后,厉行洗党。”

洗党的做法首先是整顿组织,转为秘密或半公开,其次便是大规模的思想教育。中共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指出, “过去各地党之所以没有力量就是因为党员没有训练,甚至入党式都没有过,现在每个党员都须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的训练”[2]p193。毛泽东给中央的汇报中也谈到: “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p77于是边界 “二大”以后, 湘赣边界特委在象山庵、茅坪和茨坪等地举办党团训练班。由各地党组织选派学员分期分批参加训练班的集中学习。边界特委为训练班制定了训练大纲,各县委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短期训练班。训练班的内容主要以授课为主,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教育、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党的性质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同时军队中也举办了内容相同的训练。井冈山老红军王紫峰回忆道: “湘赣边界特委党团训练班设在茨坪,那里有几家店铺子,有条小街。我们一去就打扫卫生,准备稻草,垫在地上,睡在地上。训练班的负责人是一个老党员、知识分子。有100多名党员参加了训练,时间是三个月,训练内容:讲阶级斗争史、革命发展史,讲政治、群众工作,也讲军事,……”[2]p459

曾为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文化科长兼秘书的罗冬祥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训练班学习笔记中记载了当时培训的具体内容:“共产主义者须知:(一)日常起居:思想系统化、行动集体化、言论革命化、工作艺术化、生活科学化。(二)工作大纲:为团体努力,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到反动荆棘中去。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党团训练班的举办,有效提高了党团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五、领导率先垂范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谈到井冈山的物质生活条件时说: “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1]p65陈毅1929年9月1日在上海起草的对中央的报告《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也谈到: “四军此时的经济脱离军官的影响,做到彻底公开,于经济上最能表现红军的平等精神。红军有一副联语道: ‘红军中官兵伕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再则,红军的官兵物质享受一样,所以官兵不能有什么分别。群众及敌兵俘虏初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伕头,同时到现在‘伙伕头’三个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浑号。”[2]p364这些历史文献真实地反映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领导人在廉洁自律方面所起的带头作用以及其产生的巨大效应。

在这方面,不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做出了表率,根据地其他领导人的自觉行为同样起到了垂范作用。余贲民从秋收起义前的一位师长到上井冈山后担任只有几个工人的被服厂厂长,毫无怨言。当被服厂第一批棉衣出厂时,后方留守处主任邓允庭考虑到余贲民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劝他留下一套,但余贲民坚辞不受,全部送到基层士兵的手里。后来,余贲民出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长兼红四军军部财务总管。红军打土豪收缴的钱财,统一由财政部管理调配,而那些金条、金砖、金镯、金戒指等,都由余贲民亲自保管。可就是这样一位“财神爷”,连一双6角钱的雨鞋都舍不得买,一年到头都穿着自己编织的草鞋。结婚时,岳母要他送一枚戒指给女儿作信物,他回答说: “我这里是有不少的戒指、金条等,但这些都是公家的,半个我也不能动。”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因为从上至下都形成一种清正廉洁的风气、官兵一致的作风,所以,即使物质生活极其清苦,但红军战士不但没有怨言,反而作战更加勇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艰难的岁月里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奉献着青春、热血和生命。

纵观井冈山的廉政建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贯穿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以“红米南瓜”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保持戒奢戒侈、戒骄戒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历史告诫我们,没有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可能有永远摧不垮、打不烂的民族精神。越是胜利、成功、顺利和安逸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头脑清醒。中国共产党靠艰苦奋斗起家,也只有全体共产党人不忘艰苦奋斗的传统和精神,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党代表井冈山边界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拓展阅读的边界
井冈山诗五首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致敬井冈山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井冈山抒怀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
广东:“党代表工作室”让党代表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