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及教育对策探究

2014-08-15张文标

党史文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责任

王 鹂 张文标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责任教育。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形象的塑造始于大学生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大学生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关乎到自身的成长成才,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家庭、学校、社会等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1.自我责任感淡化

个体的自我责任感,是个体对他人、家庭、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自我责任感,然后才能上升为对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承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自我责任感的意识,具体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生命的不负责任。首先,对自身前途的不负责任,主要反映在大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生接受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不断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然而有些大学生没有利用好在校时期宝贵的学习时间,他们之间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思进取、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早退,厌学、逃学等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对自身生命的不负责任。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常有发生,并且有比例上升的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有近5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时就轻易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充分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的淡化。

2.他人责任感淡漠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代一些大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不乏出现不尊重他人、诋毁他人的行为,他们处理事情时较少考虑其行为是否会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过分关注自己的前途,往往忽视他人的利益,个人主义、功利化倾向较突出。再如,当今大学生谈恋爱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大学生谈恋爱是恋爱双方两个人的事情,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却表现出许多不负责任的现象。例如,一些大学生恋爱目的较实用性和功利性,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影响;恋爱行为方式过于放纵,对感情的表达方式不大文明,没有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

3.家庭责任感淡薄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个体对家庭尽责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对家庭的负责任直接影响着其社会责任感。经济基础的差异、物质的诱惑、虚荣心的驱使均使得有些大学生置家庭利益于脑后,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一些大学生不会考虑其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在学校的消费水平,通常把父母看作是 “摇钱树”,只管向父母伸手要钱,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例如,有些大学生虽然来自于普通家庭,但每月的消费甚至是其家庭一个月的日常开支,他们不会考虑到父母的辛苦;再有当今大学校园里举办生日宴会,同学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他们认为值得庆祝的节日,都要用聚会表示庆祝,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开支和额外负担,但他们却认为这是 “应该庆祝的节日”。

4.社会责任感缺乏

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首先要对自己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责任表现为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 “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1]P204-205。社会公德的约束实质上是赋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大学生虽然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他们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但知识高、能力强并不代表其修养好、素质高,大学生群体中对社会公德的失范问题仍然存在。首先,一些大学生公然地违反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等现象,社会公德责任心越来越淡薄,缺失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责任意识比较缺失,主要体现在部分大学生不能独立地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并对其所做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再次,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关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人类的进步与繁荣,他们没有承担其本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成因

1.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教育的调整和补充。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责任教育功能弱化。在倡导学校教育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系统的核心,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有完整的学校教育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把学校教育与教育混为一体,家庭教育功能被漠视、弱化,长久以来家庭责任教育功能的弱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淡薄。二是家庭责任教育出现异化。在高考指挥棒的决定下,不少家长对孩子灌输 “一切为了升学” “一切向升学看齐”“分数决定一切”等观念,分数、升学至上成为家长对孩子行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导致新一代孩子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家庭责任教育功能出现异化。三是独生子女问题凸显。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421家庭模式”使得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行为方式过于娇惯放纵,长辈对新一代孩子除了读书的责任外没有其他责任要求,使新一代孩子失去承担责任的机会。

2.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首要主体和主要阵地,但是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学校责任教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内容 “泛政治化”。当前责任教育内容侧重国家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负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要求,即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生命和前途等负责,教育内容的“泛政治化”脱离了大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实际生活,导致责任要求与大学生责任行为相脱节,责任教育实效性难以实现。二是教育途径单一、方法呆板。实质上高校责任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形式,没有将责任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与学生管理之中,实践环节较少,使得责任教育游离于大学生个体体验、感受、需要之外,另外现实中高校责任教育方法仍然是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育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这种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知到行的转化的责任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三是大学生责任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责任教育成果的评价主要是政治理论课的考核,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方式。 “大学生的评优、奖励制度乃至思想政治的考核,这些都本应将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却都没有发挥应有的评价功能,更不要说评价层次的问题了。”[2]

3.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负面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元文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趋势下,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渗透,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元文化中不良因素使大学生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冲击着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二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发展跨越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的屡禁不止以及诚实守信的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三是网络社会的挑战。信息化推动了网络的大量兴起,网络在悄无声息地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太过依赖,沉迷于网络、网络游戏之中,致使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弱化,甚至出现与现实社会脱轨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对策

1.改善家庭责任教育工作

在责任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对教育系统的运行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美国教育家伯.L.怀特指出: “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3]因此,责任教育应重新拾起家庭教育的 “教鞭”。一是高度重视家庭责任教育。一方面,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是子女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责任教育的实施与子女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加强家庭和学校双向沟通和协调能力。学校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活动应与家长建立有效信息沟通的渠道,避免出现 “双方责任教育目的和手段各异,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二是树立正确的家庭责任教育观。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生理需要层面上,而应开展更高层次的责任教育。家长应摒弃以前那种对子女一切大小事物大包大揽的做法,不要过分溺爱子女,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家长应该让子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注重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例如,理论上,可以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子女开展责任教育。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教育子女一切美德及教化的源头是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子女要把孝道精神由近及远推及他人、社会乃至全人类,尽自己忠实之责实现对家庭、他人、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在实践上,可以让子女尝试 “我当家一天”活动,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子女独立自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子女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第二,家长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子女个性品德的培养。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有品质,不仅仅是这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是否对家庭、对他人和对社会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成功人士。因此家长不要只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应该更多地关心子女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家庭中开展全方位的责任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2.改善学校责任教育工作

学校作为责任教育的主阵地,是责任教育实现的根本。针对学校责任教育出现的情况,学校责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分析和研究自身内在规律的发展变化和外在环境的改变,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和影响,切实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行为。一是丰富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公民人格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内容。第一,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第二,进行大学生公民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第三,进行大学年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反哺家庭、报效祖国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二是拓宽大学生责任教育途径和方法。第一,将大学生责任教育渗透到校网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高校应创建和谐校园,努力将责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中,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良好意识;高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等校内传媒网进行责任教育;高校要大力开展以责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播责任意识;高校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磨练他们的意志和品格。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大学生网络责任教育。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工具,高校应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积极研发大学生责任教育软件,建立责任教育红色网站,通过弘扬革命前辈的高度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三是完善大学生责任评价体系。科学的责任教育评价体系是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重要的督促机制。科学的责任教育考核体系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和大学生责任实践程度,其中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包括大学生对自身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认同和担负起责任的毅力、信心;大学生责任实践程度包括大学生的现实责任行为或为承担责任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3.改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

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仅仅依靠家庭责任教育和学校责任教育是不够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步入社会舞台后,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得大学生已建立的责任意识逐渐消亡,不利于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具有深远意义。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通过网络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我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感教育的力度,加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如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 “精忠报国”、顾炎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思想,无不体现了仁人志士以国家民族兴衰为己任的忧患意识,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伟大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当代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二是优化当前社会环境。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优化社会环境,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现象,对大学生开展积极正面的引导,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通过弘扬公平正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社会正能量,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弘扬科学家林俊德把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孝子陈斌强五年背着生病的母亲上下班、美丽教师张丽莉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等感人事迹,在积极的、乐观的社会正能量引导下,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推动大学生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健全相关责任制度。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全相关责任制度。针对行为主体对责任承担的状况及产生的后果,通过相关责任制度实行赏罚,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制度包括 “赏”与 “罚”两方面。一方面,社会要通过健全责任制度对行为主体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进行奖励和补偿,如对舍己救人、诚实守信的行为给予保护和奖励,促使社会成员勇于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对行为主体责任失范行为的约束力,对一些未触及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责任失范行为不再是简单地舆论指责,而是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度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大对责任缺失现象的惩戒力度。

[1]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朱江,郭文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5(5).

[3]马斯格雷夫.稳定和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马永义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责任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期望嘱托责任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