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写的题词和挽诗为什么能够通过敌人的检查而刊登出来?

2014-08-15本刊编辑部

党史文苑 2014年3期
关键词:皖南事变报馆新华日报

1940年,蒋介石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限令新四军在一个月之内,全部开赴到黄河以北。1941年1月,皖南新四军9000余人在北移的过程中,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伏击,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遭叛徒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1月18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布了关于皖南事变的指示,说明事变的真相和反对国民党进攻的方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重整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坚决地抗击了国民党取消新四军的反革命命令。而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获悉皖南事变后,立即向国民党提出严重抗议,并领导《新华日报》的同志们向国民党进行尖锐的斗争。

周恩来得到国民党的反革命命令消息后,立即给何应钦打电话提出严重抗议,并驱车到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那里当面提出质问和抗议。同叶剑英在红岩村召集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开会,分析当时形势,研究了《新华日报》如何进行斗争,派潘梓年、石西民到重庆几家与《新华日报》关系较好的报馆说明皖南事变真相,争取他们的支持。但是《新华日报》写的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消息和驳斥国民党反动军令的社论,全都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所扣押。于是1月17日夜晚,周恩来亲笔写了“为江南死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四言挽诗,准备刊登在次日的《新华日报》上。午夜过后编辑部才拿到周恩来写的手稿,而国民党的新闻检察官此时还赖在报馆坐等检查第二天出版的报纸。

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在当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报道,报馆决定拒检直接见报,以强硬态度,给反动派一点颜色看看。为此,报馆由章汉夫、石西民与国民党检察官周旋。为了刊登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版面先发两篇同木刻题词挽诗一样大小的稿子,待检察官以为“平安无事”离开后,就换上内容大量印刷。印刷完毕后,趁着天刚蒙蒙亮,大家便分头把大量的报纸送了出去。清晨6点多钟,《新华日报》便已贴在大街小巷的阅报栏里,送到订户家中。等到反动派想阻止时,人们早已读过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了。

猜你喜欢

皖南事变报馆新华日报
印象·邵飘萍故居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发展重心析要
同室操戈,豆箕相煎——对皖南事变历史思考
皖南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教训
项英在皖南和皖南事变中的是与非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