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超越与践行要旨
2014-08-15任春雷
任春雷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十八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定位,将科学发展观明确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探索一条与源自西方的经典现代化模式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然而,在具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和部门决策者由于欠缺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往往以科学发展观之名,行传统发展观之实。理论界也未能提供必要的助力,现今盛行的还是基于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理论阐释。问题是,在此之前,同样的理论体系不也论证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吗?一套体系,怎能为两种不同的发展观提供论证呢?如果沿袭旧有的解读思路,而未能从其观念根基处澄清传统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差异,真正把握其变革的内在精神的话,就难免会造成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读和误用,进而影响发展转型的成效,导致社会信任的流失,最终危及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究竟应当如何去领悟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需要展开反复研习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传统发展观的基本信条与模式特征
传统发展观的核心信条是理性主义,它生发出支撑传统发展观的其他重要信条。韦伯在追踪经典现代化模式西方的源起时,深刻揭示出理性主义在其中所发挥的核心影响力。恩格斯将理性主义表述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P719按照欧克肖特的说法,理性主义者主张“心灵不依赖一切偶然原因”[2]P2。理性主义主导的发展观将社会发展看作是先验的理性原则的展开,是由必然性决定的不断趋向至善的过程。这种发展观坚信理性是自在的、至上的、绝对的和超历史的,理性为发展提供了终极根据,理性可以掌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发展”是可以依凭理性和知识来筹划的宏大工程。理性主义发展观秉承源起于古希腊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迷恋普遍原则和永恒本质,认为实践活动关涉的是个别的变动不居的偶然情境,只有理性及其建构的理论体系才可以触及普遍的固定不变的最高本质。理论本身具有超脱人的生活世界的自足性,因而理论的位阶高于实践。传统发展观进而将理性转换成确定性和计算公式,无视偶然和风险的存在,并判定人类对自然的先天优越性,将自然视作可以任意宰制的对象。通过理性的运作,人类可以从自然无限攫取用之不竭的发展资源。过分仰赖工具理性以及掠夺自然的结果就是:“社会发展”仅问功利和效率,不问是非、善恶、美丑,更无暇顾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剥离了人的鲜活生命,从而衍生出传统发展观的“物化”价值取向。物化源于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卢卡奇用其指称物对人的控制。物化发展观不承认“发展”具有自主性和创生性,抹杀了“发展”作为人的特殊存在方式所具有的人性向度。物化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物”的积累,“物”是发展的目标指向和评判标准。人的价值体现在物的生产中,人的发展程度需要通过物来度量。用弗洛姆的话说:“人不再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是一个贫乏的‘物’。”[3]P100以物的眼光审视人必然导致人的价值被贬低、人的全面性被忽略,经济增长被设定为首要目标,人类发展状况被量化于各种经济指标中,发展过程被归结为通过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物化消费品的过程。这就必然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发展快慢的唯一标尺,将物质财富视作国家实力的化身与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物化发展观所主张的 “发展”,以物质财富增长为轴心,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工具。物化发展观以为这样的 “发展”会使社会自然得到全面发展,事实却使人类付出了精神困顿、道德沦丧、社会分裂、环境破坏等高昂代价。
理性主义和物化发展观必然导致对社会发展路径的线性理解。线性发展观认为合乎理性、外在于人的理性原则支配着社会发展过程,预先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全部方向、轨迹和内容。按照理性的指引,社会发展内在地趋向一种更美好和更合理的社会状态,通往完美目的地的路线只能有一条。借用哈贝马斯的分析,线性发展观就是理性主义同一性原则的逻辑推演结果。万物归于一,多只不过表现为一种整饬有序的多样性。世界历史是统一的、连续的、进步的,发展的既定目标和方向是无法更改的,发展所经历的环节、步骤、路线也是无可选择的。线性发展观因此主张社会发展模式的一元化,也就是认为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会按照同一条路径发展,决不会有任何例外。这种观念把源起于西欧和北美特定制度环境的发展路径抽象化、理论化,与具体的文明类型和国情隔离开来,逐步扩张成为一种独断的 “发展主义”,将最先形成的欧美现代化模式奉为一种普世性标准,以此来衡量所谓的 “先进”与 “落后”。依照此种线性的发展程度排序,发展被认为是对 “已发展”国家发展路径的全盘仿效,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可能性。正如依附理论所指出的,传统发展观的实质是西方中心主义,其描绘的发展图景有失公正与平衡。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传承与理论超越
科学发展观秉持实践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主张:“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4]科学发展观精准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谛。与纠结于何为世界本原的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所面对的一切矛盾,最终都来源于此,也只能由此得到合理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将实践观点融入中国发展问题的思考,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其最鲜明的精神实质,使实践的思维方式得到多维度阐释。科学发展观将实践置于更优先的地位,面对发展中的问题,着力从理论获得启迪和参考,却不试图从中发现现成答案,而是从实践出发,力求避免幻想、僵化、偏执和极端,寻求合理适中的应对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其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涵义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以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价值取向,使发展的终极目的回归到了人本身。科学发展观坚持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及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工具,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社会理想是在社会联合的基础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又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制度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科学发展观关切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和日益增长的需求,摒弃了将个人与社会、权利与责任、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道德对立起来的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最大障碍,就是将GDP增长作为第一要务的政绩观。不能增进每个民众的自由和幸福、不能实现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不能营建社会团结、不能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GDP增长称得上发展吗?科学发展应当是以人的发展为指向、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社会和谐发展为条件的更具均衡性的发展状态。
科学发展观秉持非线性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发展道路最终要由生活在不同时空背景和文化情境中的人们自己来探索。马克思主义一向主张,社会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理论的抽象决不提供可以适用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马克思还特别提醒不能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为一般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所处的历史环境是不同的。科学发展观领会了这一精神,主张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5]。并且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作出了进一步的概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4]也正因为对发展路径多元化的认可,科学发展观在国际舞台上就必然表现为追求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观与和谐世界理念。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既反对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反对机械地照搬他国的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开拓与践行要旨
在现代社会显现多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全球普遍陷入发展困局的当下,世人对中国发展道路探索的寄望要远多过对中国经济奇迹的慨叹。科学发展观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价值依据,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将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性理解方式与现代化模式的推陈出新,它弥合了理论理性与现实生活、人与自然的分裂,克服了物质财富与人文关怀、个体与社群的对立,调和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矛盾,开拓出全面、综合、平衡、协调、和谐、包容、负责任、可持续的中国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积极调适,是反思批判传统发展模式的理论超越,是对世界及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凝练,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何谓发展、为何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到中国向何处去和中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得到了中国发展成就的验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旨在于:立足世情国情,认真倾听人民心声,直面各类风险的挑战,不回避矛盾和冲突,通过改革创新和真抓实干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用发展代替增长,要求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成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措施包括: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战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布局,提高开放型水平,防范风险,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科学发展观从不讳言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同时也十分注意夯实其意识形态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切实保障民生和民权,有序扩大人民政治参与,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是全面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了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强调了生态正义对人类永续发展的意义,强化了合作共赢的全球战略意识,因而主张改革社会分配机制,建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享发展成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发展观的选择决定着国家命运。“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是以观念创新为突破口,对理论、制度和道路进行全方位探索,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事实反复证明,高喊口号容易,转换观念不容易,落在实处就更为不易。面对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4]。为此,需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增强理论自觉;需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发展新思路,开拓发展新格局;需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折不扣地学以致用,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根据新情况新要求,推动科学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秉持实干兴邦的为政理念,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定能够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5]胡锦涛.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