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创新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14-08-15许玉香
许玉香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021)
1 概念的界定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而“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体育创新”主要是指创新主体在体能领域中,对创新客体在现有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造,从而实现一定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主要特征就是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创新主要是根据老师为了不断推出新的创新思路、使新的教学课堂具有多彩性,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体育课更感兴趣。
2.1 在思想上的创新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改则要求教师要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最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并持续保持对体育的热情,从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2.2 在目标上的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标,而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不但在技能目标上有所提高,而且还提出了认知技能与情感技能等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在认知与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提升。让学生知道了参加运动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而且通过实践中的体育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习惯以及其他能力,使学生对健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3 在内容上的创新
传统体育教学是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授课,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学习不到自己想学习的运动技能,从而逐渐失去运动的兴趣。而新课改提出在体育教学上要重视内容的创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当下时代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使学生自由的、快乐的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与健康得到有机结合。
2.4 在教法上的创新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较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加体育教学活动,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发现体育的乐趣;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新奇感,让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容易,并不断激发学生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的兴趣;用“情境教学法”来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小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2.5 在评价体系上的创新
在传统体育考试中,主要是以“达标”为目的,就是考结果,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将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唤起学生实现自我与争取成功的需要,否定性评价可以使学生自身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不断改进取得进步。同时,体育教师也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将认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通过综合性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出体育教学信息,了解体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与创造精神。
3 创新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变革。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于小学体育的创新教学一定要构建新的创新思想和方法,不断去提升教学的质量,让小学体育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以兴趣动力的,想在体育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创新能力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等,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体育课与其他课的之间的差异与存在的优势,以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的发展要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因此,体育教师要持续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锻炼,并不断尝试新项目,比如自编热身操、小游戏等,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学生将相同的游戏尝试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的对其失去热情。因此,在体育游戏中,体育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他们能够依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合理的修改游戏规则,让游戏更具趣味性与可操作性。这样,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3 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创新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主题,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丰富多彩的、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其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体验到创新的乐趣。体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与创造美,并使其突破自己的审美意识,培养其感悟美、塑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审美思维,展现当代小学生的运动美和健康美。比如:小学健美操课、小学武术课、小学瑜伽课等等,教师通过利用独特创新性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动作创编、音乐的选择、场地的布置等等,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提供了空间,带给学生直观强烈的审美感受。
3.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式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运用创新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共同奋进的精神。体育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找好时机,创设各组间的合作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运用创新教育理念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性运动项目中,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3.5 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意思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在学习过程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找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真正地位,增强了他们成为课堂主人的意识。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多了解学生喜欢的运动或是事物,并多鼓励关怀运动成绩较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营造一种活泼的、平等的学习氛围。
4 结语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创新精神与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下,体育学科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优势条件来改变教学方法,以此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创新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体育教师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敢于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上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再有,在体育教学中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敢于创新的心,体育课堂永远不会失去光彩。
[1]360百科[EB/OL].http://baike.so.com/doc/5350099.html.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煜新.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0(22):85.
[4]佘明东.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208.
[5]李荔.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成功(教育),2010(3):95-96.
[6]张健.关于体育教学中创新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2009(4).
[7]曹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154.
[8]刘利锋,阮利民.对体育创新教育课程方案的几点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