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长武农村民俗体育在当地全民健身中的作用①

2014-08-15张月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社火民俗农村

张月娟

(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镇)村[1]。当前,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广大农民逐渐解决温饱奔向小康,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闲暇时间增多,“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成为共识,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高涨。故而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3月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民俗体育根植于农村,包括滚铁环、踢毽子、荡秋千、赛龙舟等是一种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同时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民间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及风俗等文化特征[2]。整理、发展和传承好民俗体育使之在农村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正能量意义重大。

1 陕西省长武县民俗体育的特点

长武县位于陕西咸阳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全县辖9镇2个社区160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9%[3]。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极具特色。

1.1 发生的时间相对集中

由于民俗体育活动是在固定的节日、庙会期间举行,因此它具有比较强烈的依附性。主要依附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岁时节日、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活动中[4]。这种现象在长武当地也不例外,依据农村的作息习惯,在农闲、庙会、春节、元宵节等期间,总少不了社火、扭秧歌等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活动。

1.2 当地群众广泛参与

人们都希望亲自体验那些充满情趣的民俗体育活动,而长武当地的民俗体育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如在长武当地青少年中广泛流行的荡秋千、角斗士等民间体育游戏,民俗庙会上经常举行的扭秧歌则吸引了众多的中青年妇女,传统的长武社火则下至4、5岁的儿童上至80岁的老人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均有参加,因此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1.3 浓郁的地域特色

长武县汉代属浅水县地,隋朝在这里筑武城,在唐朝长武城作为西阻吐蕃的国防前哨,边陲重镇,还控制着通长安的川道。因此是唐的军事重镇,唐代设长武镇,取的就是“长用武”之意,《资治通鉴》载: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邠宁节度使郭子仪派将军李怀光重修长武城。从此,唐王朝将长武城列为左神策军(唐天子的精锐部队)的八镇之一。常驻重兵并派都知兵马使镇守。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置长武县。历年来,长武城出土的文物有:战国提梁铜壶、汉铜鼎、唐石造像塔、瓷碗、匈奴牌饰、弩机、箭簇等,在城东角出土过大量铜钱及炉渣堆积,并有铜矿石。正是由于这些历史渊源使得长武当地民俗体育活动有别于关中地区,地域特色显著。例如长武社火以陕西秦腔为基础但与陕西秦腔相比,它只限于用肢体和动作语言来反映故事情节而不配声音。

2 陕西长武农村民俗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广大农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各种健身活动。如今在陕西省长武县农村,村村都有自己的篮球场,常见的健身器材也都有。即便如此,客观上长武县农村农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体育器材等还是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农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而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长武县民俗体育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整理、发掘和传承好当地的民俗体育运动,能有效推动该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

2.1 长武社火

长武社火是以陕西秦腔为基础而形成的民俗体育活动,它主要以历史剧情和小说为题材,以秦腔剧服道具为器材的民间艺术。活动中会使用脸谱,在同时配有多面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与陕西秦腔相比,它只限于用肢体和动作语言来反映故事情节而不配声音。长武当地的社火经过多年的发展演绎出了很多支项目,如背亭、地鼓祀、马鼓祀和车鼓祀等。其中,背亭的特点是运动量大,需要参与者长时间练习,默契配合演出时还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做出秦腔舞台动作。地鼓祀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最受当地老百姓欢迎。它也是着戏服配脸谱,在平地上进行演出。地鼓祀的特点是速度快、运动量大、不具危险性。五六个甚至十来个戏身同场演出,以纵横向“8”字互相穿梭跑动,根据故事情节乐队给出快慢不同的节奏,演出者跟随乐器节奏跑出快慢不同的速度[5]。马鼓祀和车鼓祀分别是将戏身布置在马或敞篷车上。综上,长武社火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经常参与其中能锻炼参与者的柔韧、协调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协作精神。

2.2 陕西省长武县荡秋千

长武县当地的荡秋千非常有特色。在相距约6~7m的两棵树上绑一根横梁,横梁距地面4~5m左右,在横梁上相距3~4m系两条拔河用的粗绳子,在绳子下面固定一个长约1m,宽约20cm厚、不少于5cm的木板,木板距地面3~50cm。活动时两个人面对面站在木版上手抓住秋千绳子,依次轮换着向自己面对的方向用力蹬木版使秋千摆动起来,当地的许多青少年都非常喜欢此项运动。

荡秋千可以增强人体四肢、腹背肌的力量,又可调节情感,培养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是锻炼参与者心理素质的一项很好的运动。荡秋千时,人体随着秋千来回的摆动,身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的急速变化之中耳腔内气压忽大忽小。这样,前庭细胞会受到淋巴流动和耳石重力不断变化的刺激,感受到急性和慢性交替的安抚,从而提高细胞的适应能力,增强稳定性。而前庭稳定性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应变能力也相对较好。例如在车的启动、急停及行船途中不易发生晕眩、恶心、呕吐等反应或反应程度较轻。

2.3 陕西省长武县角斗士

角斗士运动源于中国一项古老的民间游戏,北方人多称之为“斗鸡”,南方俗名“撞拐”。这项运动起源于5000多年前,游戏时参与者单腿直立,把另一条腿提起,弯成直角,用单手或双手抱住,呈“金鸡独立”状,单膝攻击对方,将对方击出场或失去平衡倒下为取胜目的,其名来源于“用脚进行竞技搏斗的勇士”,简称角斗士。而陕西省长武县的角斗士运动分“公鸡斗”和“母鸡斗”。“公鸡斗”相斗时,参与者一侧腿离地弯曲并将小腿置于另一侧腿大腿上同时用手抓住脚踝;“母鸡斗”就是传统的“斗鸡”。比赛时两个或多个人分组用膝盖互相攻击,谁的悬空腿先落地就判定谁失败,此项运动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角斗士运动能够锻炼人的下肢力量、爆发力、速度、耐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属于次大强度运动,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内脏疾病的青少年来说是一项比较安全的运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一片欢声笑语,锻炼身体的同时又愉悦了身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长武县的民俗体育根植于当地民间,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广大民众广泛参与,在当地全民健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对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和创新,将传统地域特色与现代体育健身方式相结合,必将受惠于民,并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

[1]朱党培.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3(5):2-4.

[2]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

[3]尤勇.陕西地域性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特征与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5):184-187.

[4]樊永强,陈彦,王春英.陕西长武县社火体育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5):100-102.

[5]韩来国,崔杰.全民健身和四体会下安徽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1(5):167-168.

[6]朱勇.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农业考古,2007(6):153-154.

[7]戴俊,夏成前.历届全国农运会项目设置及其特点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4):69-70.

[8]曹庆荣,齐立斌,李泽群.机遇与挑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重新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8(4):44.

[9]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6-17.

[10]陈立新,曹建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体育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农业考古,2009(6):185-186.

猜你喜欢

社火民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漫画民俗
陇 州 社 火
社火,耍起来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