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危机分析——以潮汕传统体育为例

2014-08-15陈洛嵩

武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潮汕工业传统

陈洛嵩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 潮州 521041)

现今,在潮汕地区各级中小学,作为必修的体育课教授的都是西方体育项目,间或有一两种地方体育形式,也只是作为课外兴趣活动、在少数人范围内开展。分布于潮汕各城市乡村的体育场所,也都是西方体育形式的,青少年日常休闲娱乐的体育项目,也还是像篮球、乒乓球这样的西方体育项目,对于潮汕传统的休闲体育项目如英歌舞、舞狮、舞龙等,知之甚少。据笔者调查,在潮汕很多地方,当地政府把年节的游神活动当作封建迷信活动,也惧怕年节游神的热闹场面引起纠纷和混乱,遂而取缔年节的游神活动,也使相应的舞龙舞狮活动不再继续组织,致使年轻一代根本不知道在自己的出生地有过这样的活动。以上的现实,对于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说,绝对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危机。那么,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我们有必要做出客观的、宏观的剖析。

1 在文化交流中,西方体育对潮汕传统体育的挤出

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帝国的国门被逼打开,西方移民、西方文化跟随着洋枪洋炮进入中国。作为胜利者,西方文化开始成为中国各界学习的对象,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等阶段。“洋务运动”可以说是清政府官方的一种强国觉醒,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从物质器物层面引进西方文化。继“洋务运动”之后,学贯中西的爱国民主人士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器物上的引进是不可能强国的,要从制度上改革封建专制统治,走民主道路,这才有了“维新变法”。但“维新变法”注定会失败,因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势必遭到当权者的发对与扼杀。尽管“维新变法”失败了,但它毕竟是中国社会引入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尝试,对国人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当辛亥革命把封建政权推翻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终于意识到新时代的到来,走民主路线、引入西方科学观念成为可能,随之才有了“五四运动”。由此,我们看到,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文化(包括体育)作为一种先进的、强势的文化,持续不断地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体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体育形式:20世纪初,西方体育正式进入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成为中国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反之,中国民间的传统体育却逐渐边缘化。虽然,在引入西方体育之初,中国实际存在“中体西用”的功利需要,只引入西方体育的形式,而忽视了它的人文精神,致使体育运动总是被政治、被商业所利用,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表面化的西方体育形式却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史的主流形式。直到现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上,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上,在各种阶层的人群(包括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的意识中,都以西方体育形式为准。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认识则知之甚少,中国传统民间体育的生存必然处于边缘地位。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前沿地带,也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1861年,汕头被迫开埠,西方贸易、西方文化开始强势进入潮汕地区。[1]在强势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潮汕地区体育形式的西方化也与中国社会同步,光绪末年,在采用新学制之初,潮汕中小学课程里已有了体操课(西方体育);而早在1880年,外国教会在汕头所创办的角光中学,就已开展了西方体育活动。[2]至于潮汕体育的大事记,简直就是西方体育在潮汕的传播史。

当然,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如爱德华·泰勒的“文化残存”理论所揭示的,“民族传统体育长期被封闭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壳之内,这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尤其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很快被其他民族全盘接受,甚至在一个民族被另一个民族所征服和同化的极端情况下,前者传统的体育方式也会在新的民族共同体中顽强地有所表现。”“因此,在民族间长期频繁的交往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个别运动方式被另一民族所吸收,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往往被舍弃。”[3]西方体育在全面替代中国民间传统体育形式的同时,其文化内涵却未能被中国人所接受。而中国民间传统体育的形式逐渐被人遗忘的时候,其文化内涵却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这是一种矛盾,难以调和。

所以,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潮汕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继承危机,是西方强势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结果,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不平等竞争的结果。

2 在社会发展中,潮汕传统体育逐渐被工业社会抛弃

为何在西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会节节败退?这固然与中国社会革命进程、政治上的选择有关,但最关键之处,还在于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变迁。在这过程中,农业文化逐渐被工业文化、商业文化所代替。中国传统体育、潮汕传统体育文化是诞生于农业社会、符合农业生活特点、而且是依托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其必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被工业生产方式所代替,走到生死攸关的阶段。

1840年,中国被逼打开了国门,也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并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式进行了工业化改革。1992年,计划经济被宣告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经济进入国民视野之内,中国逐渐退出农业社会,全面改造工业社会。工业与农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产方式,其所引起的社会变化也是全方位的、截然不同的。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在以家族亲缘为纽带维系起来的乡村里,依附在特定的封闭区域内,从事着几乎相同的农业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渡过了几乎一致的闲暇时间,并由此创造了与农业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相契合的文化形态、娱乐形式和思想观念。尽管此种文化形态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历史,但那是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中的重复生存,并不能意味着也能在新的社会形态中适应生存下来。在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家族亲缘关系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业缘为纽带维系起来,生活空间无限制的扩大,社会分工越发精细,脑力劳动逐渐代替体力劳动,从而各人对余暇时间的需求和支配也不尽相同。况且,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逐渐增多,不仅要生存的好,而且要生存得有尊严。人们逐渐会抛弃农业社会的种种思想糟粕,不再安心于作为“子民”、“老百姓”的无权地位,不再安心受到官僚的剥削而逆来顺受,也不再会总能“安贫乐道”,而是向往为自己生存、生活争取人权地位,向往分享政治权利、享有自由人生活的权利。以此看来,在农业社会中遗留下来的文化娱乐形式不一定能适应工业社会人的要求,更难言会受到人们的喜欢。特别是那些充满落后、迷信思想或封建帝王思想的文化形式,更会逐渐被人们所抛弃。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具有时代性,潮汕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产物,其反映出当时潮人的宗教信仰和农闲时的娱乐方式。而从民俗学角度看,潮汕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依托于岁时节日而形成的,是随着农业生产、生活的节奏作出相应的调整,采用农历记时的形式。自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引进公历记时法,但由于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农业社会,即使官方采用公历记时法,民间还仍然延续着农历记时,民间的岁时节日仍继续进行。但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人越发增多,采用公历记时的人也随之增多,农历逐渐被大多数人遗忘,大多数传统的岁时节日也逐渐被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淡忘。反之,依托公历而起的现代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西方的节日如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最终导致依托在传统岁时节日里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从逻辑上讲,西方体育契合工业发展的逻辑,而潮汕传统的休闲体育文化则契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从西方体育的发展史看,西方体育正是商业文化、工业文化的产物,古希腊体育是古希腊海洋商业文化的产物,而英国之户外运动则以工业化发展为背景。西方体育充满竞争性、个人性、功利性,与工业社会商业竞争的逻辑是一致的,更适合在工业社会中生存发展。而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发端于原始宗教信仰,依托农业生产的岁时节日而兴起,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喜庆、集体的特点,塑造一种和谐的局面,以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它是前工业社会科学观念不甚发达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到来之际,必将面临被改造求生存的命运。

由此可见,当农业社会逐渐被工业社会所代替,按工业社会的发展逻辑演绎,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必将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3 在政治力量的干涉下,西方体育成为主流,潮汕传统体育则逐步边缘化

如果说,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出现危机有其必然性,是“自然”发展的结果,那么,政治力量的干涉,则显示出人为的选择。在强国强种、与国际接轨、超英赶美的思想指导下,重视与接纳西方体育形式,传统体育沦为边缘是政治选择的必然结果。

前面已指出,西方体育进入中国是发生在清末,中国正面临亡国的危机,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参照西方国家强国强种的作法,众多的维新人士如康有为、谭嗣同等都明确指出建立新式学校,培养人才,在新式学校中,需要开设西方的体育课。处于危难之际的清朝政府,听从了维新人士的建议,于光绪末年采用了新学制,并引入西方体育课。这也是中国学校开设体育课的先河。

新中国建立,结束了100多年来的混乱、灾难局面。但是,弱小的新中国需要得到世界的承认,需要改变100年来“东亚病夫”的形象,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是强者。所以,政府的选择必然是大力发展西方体育,并希望在与西方强国的体育交流中,取得一席之地,从而稳固自己的国家地位。由此看来,新中国的体育从一开始,就有很深的政治色彩,是政府意识形态的一种外在表现。

与此相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则如履薄冰。建国后的“除四旧”、“批林批孔”、“文化大革命”,把依附于宗教祭祀的民间传统体育形式都当作迷信活动一并扫除,这巨大的打击了传统体育的发展,造成了潮汕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消失,现存的潮汕传统体育项目也面临传承人缺乏、老化、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究其原因,就是在改革开放前一段很长的时期了,大多数传统体育都被当作迷信活动而禁止了,这一禁,也禁掉了一代的传承人,破坏了岁时节日活动的连续性。等到政治运动过后,重启旧时的岁时节日活动,很多民间体育样式已无人知晓,或大大简化了。

由此可见,政治力量对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加速了传统体育边缘化。

4 结语

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危机,实是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结果,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中国政治选择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我们不应该一概否定,任其自生自灭。若此,也许在几代人之后,当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遗忘殆尽的时候,中国将完全西方化,变得比西方国家还年轻,那将是中国的悲哀。因此,当观察世界各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我们看到了各国对其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都是不遗余力的,有如日本国对茶道、对相扑运动的保护,美国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也可以是一种民族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但这也并不是说,对于所有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完完全全保留下来,不能作丝毫的变更。这其实又涉及我们一直在提倡的一个原则:“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在潮汕众多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迷信、愚昧的成分,但也存在精华成分;可能存在不适合现代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特点的部分,但完全可以加以改造,使其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在现代社会中更有生命力。毕竟,潮汕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由历代潮人创造的,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潮汕文化的一种结晶,它是潮人茶余饭后娱乐的文化活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潮人文化认同的一种突出形式。所以,对之,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措施,作出相应的保护、革新与推行。

[1]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广东省花城出版社,2001:45.

[2]蔡述彪主编.汕头体育[M].汕头:汕头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编.

[3]胡小明,胡英清等主编.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

猜你喜欢

潮汕工业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潮汕牛肉火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老传统当传承
工业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