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①
2014-08-15班锴
班锴
(河海大学体育系 江苏南京 210000)
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①
班锴
(河海大学体育系 江苏南京 210000)
当前,普通高校新课标改革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体育教学课标改革也被推向了势在必行的程度,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因其固有的优势已开展多年,但新课标改革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教学对象的要求,亟待探索新的模式取而代之。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在普通高校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兴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已经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但因各种原因而存在着诸多制约其合理发展的因素。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使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又好又快发展。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俱乐部 问题 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体育教育改革也越来越为深刻。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有了一定进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却一直却步不前,很大程度上,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延续,甚至可以归为一类,没有任何创新可言。当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上已经不仅限于单一的课程概念。高校课堂体育课程、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体育学科、高校的社区体育、高校体育俱乐部等,都应包含在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之中。其中,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尤盛,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希望据此提出一定的完善解决的办法。
1 体育俱乐部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更类似于欧美先进的教学模式,基本倾向于发展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体育俱乐部模式,在日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成熟并普及,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体育俱乐部,指的是具备一定的自由独立、民主团结特征的以体育为核心的团队组织,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将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体育竞技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兴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更有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终生体育能力。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健全的运作管理机制
虽然我国多数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体育俱乐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将其纳入教学重点,而是以教学辅助手段而存在,大部分高校开设体育俱乐部的目的不是将其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而是为了丰富参与者的课余生活。因此,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管理能力差、日常运作不良、教师指导度低、对参与者缺乏约束性等问题,最终形成宽松的运行机制。这种宽松的运行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说,极易造成参与者产生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体育指导是非常便利和低成本的错误想法,并进一步发展成忽视日常锻炼和轻视终身体育习惯的错误态度。参与者错误态度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其自身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而且不利于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甚至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终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2.2 资源配比率低
在国外,一个成熟的体育俱乐部需具备人力、物力和社会环境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指的是需配置高层指导、俱乐部管理和参与人员;物力资源指的是场地、器械、设备及运作资金等;社会环境资源指的则是俱乐部必要的发展环境和观念意识等。但是,由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多以非盈利性质存在,又没有被纳入体育教学体系之中,资源配比率低、资金投入少就必然就成为了其面临的巨大问题。物力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与日常运作及规模扩张。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体育俱乐部应设置高层指导人员,引领并指导整个俱乐部人员按照其制定的计划与目标严格执行。俱乐部日常运作的执行人员是执行计划、达到目标的具体实施人员。参与者是计划和目标的受益主体。因此,如果人力资源匮乏,极易造成目标计划不明确、缺乏有效管理、执行力度差、人员流动性强等问题。
2.3 教学理论体系并未建设好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对教学内容、开展目的等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多数观点将其定位于开拓学生的体育思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高校体育课程补充、终生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等方面,但无论何种观点,均认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重复,高校体育俱乐部应对教学理论体系加以进一步完善与研究。未建设好的教学理论体系会由于不明确的教学内容导致一部分参与者对自身参与的目的产生疑虑,从而影响到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效率。
2.4 管理者自身业务素质低下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高校体育教师,他们既负责俱乐部的内部管理,又负责俱乐部的教学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与理论知识,但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接受的相关培训很少,尤其是俱乐部管理方面的培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通常还是依赖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远远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很多体育教师由于其课程安排的紧密,通常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十分不利于俱乐部的发展。
3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改革对策
3.1 把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之中
无论是何种组织,只有具备了科学合理的管理运作方式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组织形式属于群体组织,所以想要在高校体育俱乐部形成健全的运行管理机制,就要引起各方面相关人员的集体关注和重视。研究认为,在当前各方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不重视、各类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下,唯有将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之中,才能引起社会各方对它的重视,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俱乐部的运作经验和理念,形成具有我国高校基本特色的俱乐部的整体发展之势。
3.2 有效利用多方资源和渠道增强资源配比度
作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来说,为了达到它的发展目标,需要主动出击开源节流,不能单纯希冀政府的政策倾斜。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高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外部有利条件等方式,积极获取丰富资源进入俱乐部。要充分借鉴具有成熟俱乐部发展经验的美国和日本,其具体的操作模式是: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与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相结合,前者作为后者的后备补充、人才储备和服务机构平台,为后者的持续发展提供便利和新鲜血液的补充;后者作为前者的指导和发展目标,并将自身的部分资源与后者共享,由此实现有限资源下两者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3.3 建立独立的、适用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完整教学理论体系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教学要求,面向全校开展打破原有组织体系的教学内容,换言之,就是组织那些有共同爱好、共同水平、相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高校体育俱乐部既然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应该秉承这个宗旨,无论是为开拓学生的体育思维提供服务,还是为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以及为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补充提供服务,甚至将其作为终身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课程的延续,我们都应该为其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适用于这种特殊的教学要求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完整教学理论体系,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3.4 大力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高层管理者的自身知识能力
作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高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不应只是教学问题,还应该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从终身体育的观念出发去组织教学,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俱乐部的良性发展,如何对整个俱乐部实施健康有效的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要求管理者不但要具备单方面知识的纵深度,还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宽广度;既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又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体育知识和经验。这方面的要求不是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高层管理者自身可以解决的,还需要许多外界力量和外部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体育俱乐部高层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提高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4 结语
新时期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在不断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应紧紧围绕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不断发展和建设,注重俱乐部参与者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并在协调发展体育俱乐部内部发展因素的同时,做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相应措施,多管齐下,促进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1]李好君.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拓展训练的因素及其解决对策[J].梧州学院学报,2009(3).
[2]李大军.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的相关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胡超.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3(5).
G80-05
A
2095-2813(2014)09(a)-0076-02
班 锴 (1974,9— ),男,汉 族,本 科,助 教,研 究 方 向 :运 动 训 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