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生态体育建设发展研究
2014-08-15刘文斌
刘文斌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43)
高等学校生态体育建设发展研究
刘文斌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43)
高等学校有着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几大智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社会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在发展生态科技上冲锋陷阵,突出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校园文化的途径,教育和指导师生们参与生态建设,营造生态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做践行节能环保,降碳增效的先锋。本文研究了高校体育发展的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高等学校生态体育建设提供一个参考,以建立生态概念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促进发展。
体育文化 生态体育 体育发展 阳光体育
1 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1.1 高校体育文化内涵
运动首先是一种文化,体育和体育活动是体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也有各种各样的体育和体育文化。高等学校体育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不同的体育运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各种体育形态和相关的文化形式。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包含有物质性、实践性和思想性等重要内涵。其中,物质性是指校园内的体育器械和体育设施及相关产品构成的文化;实践性是指高校教师的体育教学、师生的体育运动和校园各种竞赛等;思想性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主要是体育精神,包含着体育运动中的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等精神文化。[1]这些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培训教师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氛围和条件,是进一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保证。
1.2 高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生态运动的人、环境和运动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活动的关系,这样的活动需要社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生态体育文化建设中,要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注重生态、环保、绿色的前提下进行体育运动所产生或创造的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制度,包括了师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着价值引导、舆论支持、文化积累和行为规范等内容。[2]一方面,生态环境是一种体育资源,生态体育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保证生态环境,寻求环境与运动的平衡点,用实际行动创造生态活动。另一方面,生态环保和节约资源是学校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的前提,要改变校园只发展体育而忽视生态保护的现状,要使得校园少污染,低消耗,消除噪声和光污染,要构建和谐文明的生态校园,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能源效率要提高,更多的强调高校体育发展和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2 高校生态文化构建的必要性
2.1 生态体育的文化性与社会性
体育运动向来重视人类的精神文化。我们常说的人文奥运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体育运动弘扬真善美,促进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构建一种合作共赢、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体系。在物质基础之上,追求更高级的精神需求。
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起着制约的作用。体育随着生态环境发生着改变,体育文化必须要适应生态环境。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的国际文化,它可以超越国家、种族、民族、政治带来的种种束缚,在构建人类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作用。
2.2 生态体育文化与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主要目的是吸收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低耗能源锻炼身体,学生在户外运动中,感受到大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生态体育要求老师和学生们减少环境污染,减低碳排放,把生态观念渗透到阳光体育中,促进生态体育发展,并对生态体育文化带来积极影响,营造广大师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建立了一个生态、绿色的阳光体育运动,其结果是学生既增强了体质,又增强了生态意识。[1]因此,高等院校生态体育文化推动着阳光体育的发展,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
2.3 生态体育文化与个体素质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队伍,使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得到强调,这就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2]目前,科学知识的传授得到我国高校普遍的重视,而学生的消费教育却被忽视,其实生态健身消费提倡的就是培养一种节约美德,健全人格的教育,学生的浪费也是道德问题。生态体育主要强调学生要主动追求生态平衡,回归自然,与自然亲近,满足学生需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淳朴,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让生态文化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懂得在体育运动中节约、环保,在生活学习中,把自己当作一位生态者,把建设生态校园看成是一种责任,在实践中使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2.4 生态体育文化满足形势发展需求
生态体育文化是在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满足当前生态形势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特征。高等学校的体育运动追求生活化、大众化,满足师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一种低能耗的环保活动,侧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师生发展的精神需求。为此,高校生态体育发展的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满足学生生态健身需要,也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环保节约型校园,增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凸显高校办学特色,节约办学成本。
3 实施措施
3.1 培养生态意识
大学是师生正常交流、学生自由学习、走向社会的重要场所,是审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是必须的。教育者要营造生态氛围和生态观念,教师应该将生态经济教育、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有机结合在教学目标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高碳的危害性,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生态意识,校内建立生态环境和生态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生态意识,使大学生具有生态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生态理念,进而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2 建设生态运动场所
在一个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场馆中应该充分考虑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现代社会往往采用太阳能照明灯系统、水自然循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系统节能设备。屋顶建议采用纤维石膏板,能有效保温,并具有呼吸功能,可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墙壁建议采用中空玻璃,有效隔绝噪音、热量和寒冷,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节能产品和自动节能控制系统的使用将会有效节约水电煤气等资源。此外,要加大监督力度,把生态作为合格验收的重要指标,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自然清新的训练和休闲场所,有效激发师生的健身欲望。
[1]杨小帆,史兵,胡柏平.“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不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1(3):95-97.
[2]田晓玉.从生态学视角看阳光体育运动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51-53.
G807.4
A
2095-2813(2014)09(a)-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