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田径训练周期及运动员训练方案设计

2014-08-15冯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5期
关键词:田径竞技运动员

冯强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浅析田径训练周期及运动员训练方案设计

冯强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在社会各方面综合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综合体能堪称得以极大提高,具体到可以直接反应人类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表现为竞技能力和运动水平逐渐趋近人类的身体极限。尤其是对人类综合体能要求颇高的田径运动,在田径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早已超出了体能训练的范畴,这一训练本身更集中地表现在训练的有效性上。想要培养出具备世界先进竞技水平的田径运动员,就必须要掌握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注意务必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田径训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田径训练周期和如何进行有效训练,以期取得竞技的胜利。

田径训练 周期计划 训练方法

有史以来人类为了提高自己体能而不断进行一些极限运动,逐渐体育运动变由此而产生,在古代,人类出于夺取物质进行一些相对传统的体育项目;然而,在现代,人们参加体育项目不断挑战身体极限、通过外在陶冶内在情操、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激发人体功能等几大特征日益摆脱追求荣誉的单一目的性,而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在田径运动中,综合性质很强,练习田径的运动员也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标准,例如在综合体能方面,腿部力量方面,全身的协调性方面及肢体活动能力等。在众多的田径种类中,通常短期训练上重视的是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及四肢摆动力上,中期田径运动的训练重点集中在运动员如何将自身速度和体力充分的综合运用,在远距离的田径运动中,主要针对运动员自身体力和短期爆发力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训练。近年来,在我国体育界竞技体育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体育项目都已经与世界接轨,但遗憾的是在田径项目上,我国体育水平还不能和世界媲美,存在的差距较大。尽管我国体育界也会出现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世界田径赛场上中曾取得过较好名次,但一是不过昙花一现,在其后的高水平的田径竞技中没有具备持久性,少见再创佳绩;二是无法以点带面。总之,在国内来看,田径依然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田径项目在世界上的水平,增强我国整体田径竞技运动的实力,就必须田径各个项目做认真的讨论,分析其运动规律,根据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特点进行适合其体质的训练内容,在教学上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1 简述当前国内田径运动培训状况

在世界上,我国也是一个体育强国,尤其在一部分体育项目上,我国一直占领先地位,然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项目是和世界水平存在相对不小的差距,典型的比如田径运动。虽然长久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投入中,田径项目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成绩始终差强人意。当然,这个局面的形成有着多方面、不同种类的原因,但其核心问题在于训练方案和训练手段上。一方面是大规模的投入,一方面则是田径运动员训练手段单一,方案简单,这就是我国田径竞技运动的训练现状。对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身体爆发力的训练等则更是相对落后。在训练过程中缺乏先进理论有效的引导,整体水平相对很低,同时还会存在一些与运动项目培训规律不符合的现象,总而言之,导致我国田径项目无法前进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1.1 科学的培训理论欠缺,不能对培训给以正确的引导

我国很多田径项目的教员进行训练时安排的训练方案对运动员来说,是不符合运动员身体训练规律的,在处理田径运动中步频和步长的训练时,通常会根据训练实际需求来改变训练方案,从而无法形成固定模式,更无从谈合适的指导。尤其突出的一个现象是教练往往不将运动员自身的身体以及技术现状作为考量依据,相反却根据那些具有领先技术的外国运动员训练时得出的数据来对我国运动员进行训练,完全忽视了体能、竞技运动水平等必要因素。

1.2 训练没有达到系统化要求

无论是田径竞技运动员还是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其培养都不能根据赛场上得出的成绩来衡量运动员,也不能只关注短期效果,正确的方式是观察训练时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从本质上发现运动员的体质及其在体育方面的潜力,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不是关注暂时利益,是始于青少年时期,接受正规、系统、全面、科学的培训,然而这也是我国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1.3 缺乏体育综合能力方面的培训

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一旦只是重视运动员的技巧上,那么只不过仅可造就一批田径工具而已,在倡导“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下,运动员的训练必须更加以人为本,教练在制定培训方案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及心理素质培养,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运动员进行文化课及心理素质教育的训练是常规科目。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各个运动项目的适应能力的培训,目的在于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的调节,以保障全方位开发及提升运动员身体素质。当前仅仅局限在田径能力方面这一做法毋庸置疑是错误的。就当前我国在田径项目的培训方式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都将对运动员进行的文化课及心理素质培训忽视掉,单纯考虑训练体能方面,功利性十足,从而造成了运动员也只从心里把田径运动看成是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谋生手段、一个职业而已,无法从内心认同这是终身事业。在这样既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又缺乏正确的训练训练态度的条件下,必将不会提升我国田径事业在世界上的水平。

2 详细讨论田径运动中训练周期

2.1 准备期

在准备期中,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含耐力训练、爆发力训练、超重恢复训练等等)是必备的,同时应该将田径训练中的不同任务和要求考虑在内,根据特殊情况设定不同训练阶段,例如,每个训练阶段可以设定为1~2个月,在这期间可以高度集中某一项训练科目,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基础的训练,这种方式极具目的性,能够得到较好的训练效果。由于时间较长,准备期的特点主要是训练节奏长、训练周期大、训练强度低、项目数量多等等。

2.2 比赛期

比赛期,一般以半个月左右为限,这是一个比较短的实践周期,通常它会以适应性训练为主,目的在于调整身体基本状况,使之适应比赛而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这一时期运动员的主要训练特点体现是训练强度低,主要开展适应性和稳定性训练,重点是田径竞技项目起步阶段的读秒反映训练、比赛阶段的起速保持和呼吸调整训练、冲刺阶段的加速训练、临近终点阶段的凋整恢复训练等,另外也不应忽视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训练以及抗压能力训练等等。

2.3 恢复期

恢复期是一个短节奏的训练期,在这期间运动员的训练内容集中在调整、恢复上,它是保证运动员能够恢复身体机能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特点是训练负担较轻,通常来说都是一些基础性训练,难度小、时问短、科目小,但这是一个沟通各个训练周期和环节的保障期间。

3 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案的制定

3.1 训练方案的制定要彰显周期性理论

田径竞技运动训练的周期主要就是上述的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在制定训练方案时必须要按照项目周期性理论来制定各个阶段的训练方案。按照田径各项目比赛回合之间相隔的时间,田径训诫周期中的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再加以详细的划分为各不相同的小阶段、小周期,再根据每个项目特点的不同分别制定各小阶段、小周期的训练内容的强度。如在各小阶段、小周期的训练中制定相应项目运动员所需输出的力量值及技巧的训练方略。

3.2 按照技术难度来制定训练计划

田径竞技运动的技术指标很多,虽然较为近似,但相当一些项目还是有自身特点,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个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如身体强度、技术特点、心理素质、应变反应能力、对技术动作的领悟能力等自身优势及自身不足,而后再依据不同的技术难度和上述个人的不同特点来拟定个体的训练内容。如对不同项目的竞技技术动作进行动作分解讲解和重复训练,从而规避运动员自身的不足,扬长运动员的自身优势,不能搞“一刀切”和经验照搬。

[1]徐佶,吕乙林,刘永东.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兼论我国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

[2]李文超,王方.浅析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搏击(体育论坛),2010(9).

G8

A

2095-2813(2014)09(a)-0026-02

猜你喜欢

田径竞技运动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