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武术教学实施新路径的思探

2014-08-15

武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武术内容体育

吴 松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关于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武术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内有很多的学者都十分的关注这一领域,纷纷开展各种研究,也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因为学校武术的发展与武术的传承之间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家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为了科学而有效的推动学校武术的发展,也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方针,试图更为有效地推动学校武术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校武术的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故此,本文通过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生存现状以及制约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因素的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尝试性地提出当代学校武术教学实施的新路径,寄希望于引发学界的思考和讨论,以期待学校武术的发展真正的得以振兴。

1 学校武术的发展正面临“无奈”与“尴尬”的生存境遇

学校武术,作为我国武术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中小学校以及高校院校的校园内开展的武术活动,其受众的对象是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就政策的导向上,学校武术在近些年来已经开始成为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在“1961年,教育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1956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作了修订,武术被列入《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由此开始,武术正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在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中小学体育课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之后,学校武术教育的地位再次被提升。

然而事实上,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构成系统中,“学校体育早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大聚合”,各种西方体育项目早已成为我国大、中、小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也早已根深蒂固。仅从体育项目来说,在小学,学生的体育课内容多集中在田径、体操、乒乓球、篮球、足球等;在中学,学生的体育课内容还是多集中在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在大学,学生的体育课的内容丰富许多,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网球、跆拳道等等,甚至出现了瑜伽、轮滑等许多新兴的项目。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场域中,很难有立足之地,大部分的大、中、小学生都会选择那些简单易学、效果明显、更具趣味性、更具时尚性的体育活动,而不会选择学习时间漫长、练习方式单一枯燥乏味、练习成效见效长的武术。即便国家在《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已经明确将武术列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学校能够将武术贯彻到学校体育教育的实践环节之中。

由此可知,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大家庭中,“武术在中小学,已名存实亡”,“学校武术成为有名无实的存在形式”,学校武术正处于一个“无奈”和“尴尬”的境遇,即便国家再努力的制定政策,即便地方教育部门再努力的推行实施,即便学生再喜欢武术,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学生们不愿意上武术课,武术无法在学校顺利开展和传播。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应对,值得我们反思?

2 “墨守成规”的武术教学是学校武术发展问题的症结所在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学校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学校武术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匮乏、场地器材配备不够、教师业务水平不精以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问题是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学暴露出来的‘通病’”其中,就武术教学实践环节而言,制约学校武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表现在武术教学的内容、武术教学的方法以及武术教学的形式三个方面。

2.1 武术教学内容的缺陷

目前,在大、中、小学的武术课堂上,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主要是“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及初级长拳、初级剑、简化太极拳”。首先,这些内容都是20世纪50年代所设置的武术主要教学内容,从未改变过,这是其“陈旧性”的表现。其次,这些内容缺少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无法很好的贯穿在一个正常学生的大、中、小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甚至在一些地区,中学的体育课上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到了大学武术课上还是在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再次,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武术缺乏“针对性”,无法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身体基础设置具有“适应性”的学习内容。试问,过于陈旧、缺少“连贯性”、缺乏“针对性”的武术教学内容怎么能够实现学校武术的发展?

2.2 武术教学方法的呆板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学校武术课的教学方法始终还是一如既往的普遍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反复”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单调,而且容易令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力求学生掌握动作,因此只要求学生不断的模仿和练习技术动作,却忽视了对技术动作内涵和技术动作方法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技术动作徒有其表而不知其为何;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在“依葫芦画瓢”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只是摆出各种技术动作,在不断反复的“比划”中,渐渐失去原本对武术的学习兴趣。试问,在不断的重复这些不知其所以然的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如何保持学习武术的热情和动力?

2.3 武术教学形式的单一

谈及目前学校武术课的教学形式,在大多数的大、中、小学校,武术课的开展都是在室内或者室外的场地上进行术科教学的形式。在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武术课学习过程中,每节课都是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武术技术的学习与练习,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它途径接触武术,了解武术。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武术课产生较强的倦怠感,渐渐对武术课产生消极的应付,甚至是排斥的心理。如此单一的教学形式,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校武术课的教学效果,又如何保证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正是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实践环节——武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武术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形式上的“墨守成规”,导致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举步维艰。因此,只有从武术教学的实施环节着手进行调整与革新,才能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武术教育的发展问题,让武术真正的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得以持续的发展。

3 学校武术教学实施新路径的探讨

3.1 以《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作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建构系统的学校武术课程体系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是按照中国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结构模式,依据不同拳种和器械由易到难的技术体系,沿中国武术段位由低到高的段级顺序,依次编为各自独立成册的段前级和1-6段教程。首先,就教程的内容而言,它包含有理论教程4种,如《武术史教程》、《武术概论》、《武德与武术礼仪》等,包含的技术教程有23种,如《趣味武术》、《少林拳》、《八卦掌》、《形意拳》、《咏春拳》、《剑术》、《短棍》、《两节棍》、《武术功法》、《自卫防身术》等。这些内容作为学校武术课的教学的内容,不仅可以很好的向学生普及和传授武术知识,学习武术的礼仪规范、武术的道德规范等等,可以弥补以往的武术教学“重视技术教学,轻理论教学”的弊病。同时,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技术教程也改变了以往武术技术教学内容都是陈旧的老套路的缺陷。其次,就教学的“连贯性”而言,各拳种的技术教程均以“打、踢、拿、靠、摔”五种技术元素递增的方式,编制成六个段级的技术内容,体现出清晰的技术层次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相应等级的武术内容,可以保障学生系统地学习武术。

3.2 落实“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健康第一”的武术教学思想,实现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学校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以往单调的以学习套路为主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采用练打结合的教学和练习模式,“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通过突出对武术技术动作内涵的讲解与示范,强调对技术动作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技术动作攻防含义的基础上学习和练习,进而实现“武术课程能教会学生一些实用的武术攻防技术”,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武术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强调和展现武术的保健、养生功能,通过武术课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武术的保健、养生功效,树立“武术健身”、“武术养生”的意识,使之更好地适宜作为学校武术教育、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通过对以往较为呆板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有利于提升武术教学的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参与武术练习的积极性,对于学校武术的发展无疑能够起到有益的促进和推动。

3.3 提倡和推广“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的武术教学新理念,令学校武术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的武术教学新理念,是在学校武术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扩大武术教学的课堂空间,不再拘泥于以往的武术馆、操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武术、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的机遇。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摩所在地区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通过观看比赛可以让武术的种类、形式以及内容,增加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可以组织学生到所在地区的武术健身点、武术锻炼点等群众武术开展的场所参与武术锻炼、武术公益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武术活动,强化对武术社会功能、健身功能等认知;可以组织学校之间的武术交流活动、武术竞赛,为广大的学生创造参与武术活动的机会。此外,在武术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改变以往只是技术学习的单一形式,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武术影片、武术视频赏析等丰富的形式,更好地向学生普及和传播武术的相关知识。通过开展这些类似的武术教学活动,将会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武术、参与武术的兴趣和热情,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武术的认知与了解,从而有效的促进武术的学习。

4 结语

武术教育作为“武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武术技术与武术理论的传授或熏陶,从而达到对武术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其最为核心的环节在于武术教学的实施。正是因为在武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上存在的内容缺陷、方法的呆板以及形式的单一,最终导致了当代学校武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无奈”与“尴尬”的发展境遇,因此针对学校武术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振兴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武术教育工作者们,能够从武术教育的基层出发,从武术教学的实践出发,展开深入的研究,提出更多具有“实效性”的建议与对策,以推动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事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44.

[3]《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改革学校武术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中华武术,2005(7):4-5.

[4]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79.

[5]邬 凤.近十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科研阐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3):66-72.

[6]张茂林,虞定海.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反思[J].搏击·武术科学,2012(4):19-21.

[7]杨建营,邱丕相,杨建英.学校武术的定位及其教育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93):73-76.

[8]成 英,葛小军.迷失与回归: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走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9):95-100.

[9]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10]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4.

[11]李 龙.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D].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武术内容体育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主要内容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