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武术文化传承与变迁探骊
2014-08-15陈佩君龙跃玉周惠新
陈佩君 龙跃玉 周惠新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上海 200438)
1 前言
梅山地区因长期与世隔绝在相对封闭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保持着原始生长状态,其特征主要是拳法以模仿渔猎动作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内涵;逢节假日与祭祀联姻,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在对抗中拳打卧牛,技法实用独树一帜。直至宋代,随着历代中央统治者对梅山地区的多次征伐,梅山地区开始并入中央版图,封闭的梅山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交融,其文化特质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甚至湮没于历史长河。而梅山武术失去了赖以生存在社会基础,直接导致其文化背景和内涵的缺省,沦为一种乡土地方拳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潮的涌动,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先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的需要,其次是抵制社会发展全盘西化的文化需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梅山武术的传承与变迁可以更好的厘清梅山武术的本体特性,从而有利于梅山武术的发掘和保护,对于探索梅山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也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
2 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沿革
《宋史·梅山峒蛮传》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梅山武术在长期封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依存于梅山峒蛮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生存手段、战争技能到宗教祭祀内容的一般过程。古代梅山地区主要居住着百越和苗、瑶、巴(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这里地处雪峰山中段,峰峦起伏,山高林密,人们长期过着原始生活,为了求生和与猛兽搏斗,则必须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和翻山越岭的奔跑能力,并不断改造和创新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健身炼身器械和工具,学会和掌握了符合实际需要的格技动作和方法,这就是梅山武术的萌芽。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大量的攻防技法不断进行提炼和改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功形态和内容体系,长期以言传身授的方式流传于世,体现着一种山野文明的深沉原始特征。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并在一定区域内发挥着特定的社会功能。梅山武术形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军事斗争和宗教祭祀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服务于梅山峒蛮的生活生产实践还是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或是宗教祭祀的需要,梅山武术根据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被改造,也是在这种改造过程中得以传承发展。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都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传播,或资料记载、或口传身授,并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文化冲突、融合、乃至变异。宋代开梅后,统治者几次大举移民,梅山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并存的状况,梅山文化在梅山地区不再占有统治地位,梅山武术也渐离于梅山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拳种存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梅山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舞台大大缩小、形成梅山武术重要特征的封闭的社会基础已经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现代梅山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忙时追山赶猎,闲来练武,梅山,已经彻底的融入了现代社会。
3 梅山武术文化的变迁探骊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历时递进的过程。然而,对于20世纪后期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特殊历史环境,这种历时递进的社会文化形态却变成了共时共存的了。梅山地区也融入了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历史转型中,即在梅山地区,仍然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新兴的工业经济及后工业经济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梅山武术的现代化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在现在和将来的较长时期内将以多层次、多形态存在和延续,呈现出多态并存的繁纷景象。
3.1 梅山武术文化的原生形态
所谓梅山武术的原生形态并不等同于原始形态,原始形态是指在梅山武术形成期的社会背景下,其主要的社会功用是生产手段和战斗手段,是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形态。而原生形态是梅山武术形成体系之后,延续了原始形态下的社会功能,同时又从独立的功法套路练习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以及同宗教祭祀结合娱神自娱。这种形态自觉地、有意识地发展、传承整个梅山武术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梅山武术的原生形态主要以“打”的形式存在于民间“把式”手中。在某些区域里,梅山武术实际上仍依赖于民间的生产、生活、传统节日习俗乃至宗教活动而存在,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民间“把式”固守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武功典籍或口传面授某些功法套路,也许有些功法套路在流传过程中被撰改,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把式”手中的梅山武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其原生形态的,可以称之为原生形态。这些民间“把式”是梅山武术的承载者,他们保存着最为原始的梅山武术文化,同时固守着传统的门户之见,随着他们这些老拳师的过世,梅山武术的这种原生形态也将戛然而止,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角度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2 梅山武术文化的次生形态
梅山武术的次生形态是相对原生形态而言的,梅山武术与其他地区民族体育项目比较,其封闭性、生产实用性更强,娱乐、审美特征相对较弱。文化变迁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表现为人们价值意识的觉醒及其对价值的渴望和追求,使受羁绊的欲望和被束缚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人更加意识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转换的一致性。在开始注重传统体育文化发掘整理的今天,梅山武术试图融入现代社会,却无法处理好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价值取向背离的矛盾。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武术运动发展力度加大,尤其是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整理过程中,梅山武术也被作为武术遗产和稀有拳种进行抢救,众多民间拳师纷纷献出自己的绝招,这种情况下梅山地区的武术运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新化县连续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遭遇的尴尬是,梅山武术是一种注重桩功、强调在狭隘山区的实际运用,而现代价值取向却向更快、更高、更远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靠拢。晏西征在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裁判员由于没有认识到继承传统武术的重要意义,在评分时只注重力量、速度和高难动作,对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套路评分很低”。因此,梅山地区武术院校在传承梅山武术这种地方拳种的态度上,主要是用现代竞技规则对梅山武术加以改造的,加入了大量腾空跳跃等难度动作,只保留了梅山武术中少数动作,这种形式的梅山武术适用了现代竞技体育规则,迎合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审美观,但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梅山武术“重桩功”、“拳打卧牛之地”的传统路子。梅山武术这种试图保留自身特色又试图融入竞技体育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次生形态,这种尴尬也是大部分传统体育面临的一个窘迫局面。
3.3 梅山武术文化的艺术形态
梅山武术与艺术的联姻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祭祀,梅山蛮重祭祀祈福,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祭祀过程中跳大仙,并揉入大量的武术动作,并随着梅山蛮的繁衍而流传至今。正是这种渊源,随着梅山文化研究的升温,有研究者提出将梅山武术作为表演因素加以整合,近几年梅山文化主题旅游的升温,梅山武术也作为一种节目开始走向舞台向外来游客展示,这种形态的梅山武术注重表演,以满足外来游客猎奇探秘心理,可以称之为“舞台上梅山武术。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只能称之为表演形态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形态。由原始宗教祭祀嬗变而来的民俗节日承载了梅山武术的艺术形态,这种形态下的梅山武术不为经济利益,延续了原始宗教纯粹的心灵信仰。这种形态的梅山武术不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民俗艺术。
4 结论
通过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可以探究出在农耕文化传统背景下,乡土武术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表现出调试性和适应性。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社会生态的变迁是致使梅山武术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梅山武术活动衰落的根本在于社会的整合与武术活动整合之间的紧张、断裂所导致的梅山武术活动所承载的意义已基本不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梅山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梅山体育、塑造梅山体育文化、维护眉山地区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梅山武术文化的出路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其文化主体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而梅山武术文化的变迁与适应,正是通过解构与重构其功能、内容,以及形式的动态作用来实现的。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6-82.
[2]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4-166.
[3]克莱德. 文化变迁 [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37-43.
[4]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11(2):23.
[5]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