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中发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①

2014-08-15刘占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6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危险体育教师

刘占霞

(江苏省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连云港 222000)

体育运动是由角力活动、非正常体位活动、剧烈身体活动、器械上身体活动、持器械身体活动、野外活动、极限探险运动等活动构成的,因此,体育运动是一个与危险同在的文化活动,有时初学者在学习这些运动时,危险的因素就更多一层,学生常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必将给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影响,同时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因此体育教学既是确保安全的重点,又是进行安全教育的难点。我们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相应措施避免各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工作实践中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1 分析原因

1.1 学校的原因

有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不重视体育,在体育上投入的资金就相对不足,没有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老化等疏于管理及维修,或未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警示标志,这也是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因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占7.7%。有一些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没有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在体育运动中,教师就有可能忽视了对一些特异体质学生的照顾,容易发生运动伤害。

1.2 家长对安全意识的忽视

家长对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根源。有一些家长对学校在新生入学体检时没有如实填写既往病史,怕影响孩子与人的交往,尤其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学生,如若不告诉实情,教师在不知情下,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就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运动伤害。

1.3 体育教师方面的原因

1.3.1 认识不足,安全措施、医务监督不到位

体育教师对预防运动伤害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体育教学或活动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伤害事故后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导致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有的体育教师不重视教学常规及准备活动,组织方法不当等,均易发生伤害事故等。

1.3.2 体育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

体育教师没有认真的备课,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安排不合理,运动负荷安排不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的个体差异;动作技能教学不符合科学原理(动作技术教学违背力学原理);没有周到的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这是教师在课前必须逐一地进行思考和检点的问题。

1.4 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技能,不重视自我保护,体育课着装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课堂纪律松散,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教学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

(2)技术动作的错误。由于一部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不正确,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也使不少学生受伤。如在单双杠的教学中对技术的掌握不正确而导致伤害发生,在支撑摆动时两腿不能很好的并拢脚绷紧导致身体在器材上的碰撞发生伤害;排球穿接球时,因手形不正确而引起手指扭挫伤。

1.5 其他原因

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和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也是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大多数体育项目都需要借助器械等进行练习,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出现意外的几率就比较高。气侯条件不良导致的学生伤害,如高温潮湿容易造成疲劳、中暑及发生抽筋虚脱。

2 预防措施

2.1 学校要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应急处理预案

体育医务监督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和控制一切有害健康的因素,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从事安全运动。学校要加强医务监督,及时做好学生的健康档案,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同时加强运动安全文化活动建设,平时要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学校还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资金投入,对陈旧的器材进行更新,安排专人负责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学校还应科学安排体育课的教学时间,从各地的报道看,上午第四节事故率较高,可能与能量供应不足有关。

2.2 教师要贯彻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

2.2.1 教师对于可预测的危险因素考虑要周到

教师必须周到地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包括因学生的思想态度、学生身体和活动内容的差异、器械的损坏和不备、场地条件变化、学生身体状况变化、特殊天气等产生的危险因素,这些均是可预测的,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逐一地进行思考和检点,以消除一切可以消除的潜在危险。

2.2.2 要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教育

要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必须有广大同学的密切配合,因此体育教师要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要让每个同学都绷紧安全这根弦,组织专门的时间讲解保证安全的知识和要领,教会同学们互相帮助的技能。

2.2.3 要建立安全运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配备一些安全设备

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教材,要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限制那些危险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发生危险的体育设施,要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警示标志,警示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时应如何防范危险。

2.2.4 在体育教学中要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体育委员和其他学生干部共同防范危险,将一双眼变成几双眼,将一张嘴变成几张嘴,将一双手变成几双手来确保全体同学的运动安全。

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遵循教学常规,传授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规范的体育课学习,做到因地、因人、因情况而异,合理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教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有所预见,及时防范,尽量避免安全事故。

2.3 学生遵守安全运动守则,增强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意识是在体育教学中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当提醒学生家长,学生如有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特异体质,应当及时的向学校反映,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学生要认真遵守和执行以下九条安全运动的守则,就能有效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即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控制运动负荷,避免运动过度;采用正确的动作要领和保护帮助方法进行练习;集中精力,全力投入;切忌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进行锻炼;运动时着装要合理,并根据运动项目正确佩戴护具;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或比赛的过程;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与技能,提高防患和保护意识。家长可以尽早为孩子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有效的进行风险转移。

2.4 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资金投入的监管力度,督促学校及时对体育教学设施进行维护,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把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

3 结语

体育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伤害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一定会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为学生的健康以及“终身体育”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学生家长,都应正确看待,相互理解,协商解决;对于较为严重的体育伤害事故专门有上级部门委托第三方来处理,免得给学校与教师带来困惑与冲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翁伟烔.中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S2):26-27.

[4]胡传庆,许国芳.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1).

[5]吴国正,张夏榕.浙江省中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调查与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2004(2):69-72.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危险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喝水也会有危险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拥挤的危险(三)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话“危险”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