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运用①

2014-08-15潘雅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人格中学生心理健康

潘雅梅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安徽淮北 235000)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中学教育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当代中学生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一般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功效。

1 心理健康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理性认识

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来看,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等,认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个体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对授课内容的认识能力。当然,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与认识能力划等号,这种能力的好坏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体现,也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关。

林崇德在《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指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核心是自尊。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着高相关;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心理健康的标志:其一,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起着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对心理健康标准认识的基础上,对自身身体状况和心理水平有合理的认识,从而使中学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客观评价。

1.2 促进情绪稳定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体育教育对中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起到更好效果。因为,在中学校园中学生是基本上脱离家长的“全权管理”,多数的文体活动都是在学生自主组织下完成的,在组织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锻炼自制力和敢于面对得失的坚强毅力,以达到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的程度。另外,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情绪的张扬都有较好的考验,使之在一定的实践环境里,改善个体心理水平,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1.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本身就使人们互相之间的接触较多,在不同的环境、气候等条件下对人们的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是一些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体育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的因素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否是维系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乐于助人、师生交往和教学互动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此外,集体力量可使学生之间心理互相通融和融洽。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轻度障碍的学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1.4 树立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是本人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的具体的统一。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人格的特征有三个:第一,人格是人的道德表现;第二,人格的塑造就是创造自身美的形象;第三,人格通过传播责任表现出来。人格是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

体育教学中由于实践性强,人际关系较为复杂,更能使学生个性得到释放和发泄。另外,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很容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其表现形式有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需要及运动动机和信念等,并且个性心理特征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即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体育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

2 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2.1 加强教育措施,强调体育与健康相结合

心理健康和生理、身体健康都是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体系都应当专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督,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体育教育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进行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及时纠正错误、游戏、竞赛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体育教育活动中一般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办法是理论指导法。通常利用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和教学双边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并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身心良好发展,并将体育竞赛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竞赛过程中渗透体育人文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使学生更能体验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2 开展心理咨询,加强中学生心理疾病预防,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

中学生的个性鲜明、人生观开始逐步形成。在良好人格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上还是需要教师们的合理指导并对其行为规范,从而使中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中学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采取积极有效方式扩展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校园学习和校园生活环境,保持健康的心理水平。平时可以举办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讲座,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多的认识。

积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扩展心理健康工作面,使更多的人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下受益。中学体育教学中从上至下起到舆论的监督和宣传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促使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中成长。

2.3 体育课程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相结合,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

当前,现代社会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的发展也同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督导作用。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是与现代教育目标导向相结合,在教学中与健康教育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情况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制定体育选修课程,以体现教学的以人为本。其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哪一个教育者个体自身的事情,而需要各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培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

2.4 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手段和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扮演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技术动作的现场直播的“演员”、教学竞赛中的裁判执法者、教学紧急事件的组织者、处理者,集多种角色与一身,这就要求教师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学习教学技能的同时,增加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教学需要。另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 结语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学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应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个性、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在展现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和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水平。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人际关系、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增进身心健康的同时扩大心理健康推广的点和面,使更多的人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

[1]张忠,陈家麟.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兼论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2-25.

[2]姚本先,何玉梅.1987年-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5.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2012.

[4]郑春鱼.正念训练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2.

[5]林崇德.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110-116.

猜你喜欢

人格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