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伯苓体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①
2014-08-15许冬明
许冬明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开创了南开大学的完整的一套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张伯苓对体育一直都特别重视。张伯苓曾经说过“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他认为体育、智育、德育应该齐头并进,在教育体系中,体育也同样重要。张伯苓是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 张伯苓其人及其体育思想
1.1 张伯苓其人
张伯苓出生于1876年,祖籍天津。他是我国奥运运动的引领人,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和第一任校长。而在教育事业中,张伯苓首要的贡献当属体育,而他本人也因为极力倡导爱国教育和发展学校体育受到了教育界的钦佩与尊敬。在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发展体育、增强国民体质。在近代教育家中,可以说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张先生这样对体育倾注全部的心血,并且精通体育的了。
张伯苓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一直都认为办学的宗旨就是要矫正社会的弊端,培育人才来挽救国家,张伯苓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要想国家强大首先必须先使我们的种族强大起来,而要使种族强大必须让每一个国民拥有强健的体魄;体育与德育要同时抓起,体育与智育同样重要;不懂体育就不应该做校长;要发展女子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等等。直到今天,这些体育思想仍然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这样说,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是“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1.2 张伯苓体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他的思想先进,倡导男女平等,对女子参加运动会大力倡导,他认为:要想让中华民族强盛起来,就必须先发展体育事业,并且还要实现男女平等。张伯苓先生积极地推动了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张伯苓先生在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不但卓有见识,而且具有非常大的热情,可以说是为近代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理念是从古希腊的奥运会发展而来的,经过一代代人们的努力,逐渐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张伯苓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07年,他提出中国政府应该在奥运会上派出代表队参加比赛,中国要努力成为奥运会的成员国之一,并且应该在中国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也是张伯苓体育理念的“三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投在了传播西方体育理念、奥林匹克精神上面,并且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可以这样说,张伯苓先生就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先驱。试想,张伯苓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政府软弱无能,惨遭西方列强的凌辱欺压,老百姓生活在痛苦的深渊,张伯苓仅仅是一个私立大学的校长,根本无法得到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工作之难根本无法想象,可是他却依然顽强地奋斗着,克服种种困难,跨越了一道道障碍,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和奥运事业的推进做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成绩。
2 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发展民族体育的爱国思想
张伯苓体育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强种强族。1894年,张伯苓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成绩全校第一。毕业后,他就在北洋海军任职。当时北洋海军的数量及装备等强于日本,可是在甲午战争中却遭遇惨败。战败后,北洋海军官兵的士气特别低落,军心也不稳定。张先生此时痛定思痛,中国虽然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文化,并且人口众多,可是民众的素质却太低了,所以要想强种强族,必须从改造人开始。不久以后,日本又占领了威海卫,英国人趁火打劫,强租威海卫,软弱的清政府被迫答应。张伯苓就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当他亲眼看到威海卫“三易国帜”,内心充满了屈辱感。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水兵的体魄,“英国水兵体格强健、精神饱满;而中国水兵体质瘦弱,无精打采。”1929年,他为了考察教育来到美国,在一家汽车厂,他看到许多中国毕业生在工作中,无论身体还是工作效率都要比外国人差。分析其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因为国人不重视体育。张伯苓是这样说的,原来我们一说国家强盛,就会自然地想到军队和武器。实际上,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在于国民的体质。张伯苓怀着一片赤子之心,暗暗下定决心:“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体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所以,张伯岑自从投身教育事业以后就特别关注体育,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面,他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他曾高声呐喊:南开学生的体质必须健壮起来,绝不可以再像现在这样虚弱。
2.2 三育并进、体育为先的竞技思想
张伯苓先生认为,教育必须德、智、体三方面共同发展,其中缺一不可;在青年时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修养道德应该同时进行;我们发展教育的目的是救国,也就是要通过教育来改造国家,其中最中心的任务就是改造道德、知识和体魄,而我国国民最差的就是体育。所以,张伯苓先生主张“强我种族,体育为先”。
在我国的近代教育家中,张伯苓先生可以说是对体育最热心、最精通的专家,大家都称他为“体育校长”。张先生对体育特别重视,在办学方针中体育排在首位。他认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体育比任何教育都要重要,一个人如果不懂体育,那么他就不适合当校长。张伯苓先生自从办教育以来就一直把学生的健康放在了首位,为了上好体育课,他重金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任教。在南开学校,体育课和其他的文化课一样属于必修课,每周的体育课都不少于3h。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对学生的体育成绩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不达标是不能毕业的。在南开学校,体育课考试也特别正规,分为笔试和术科,并且有严格的考核标准。
2.3 体育国民化的大众思想
张伯苓先生认为体育运动应该普及化、经常化。他提出,体育运动应该属于全校学生,而不仅仅是个别的选手。张伯苓先生自从开办南开学校以后,就特别重视体育,他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强壮的体魄,希望体育运动能够在全国普及。为了让学生能够经常性地参加体育锻炼,张伯苓先生采取了“双轨制”措施,也就是学生在每周上3h体育课以外,还要积极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天下午4点,南开学校的学生就会自觉地到室外去进行运动。张伯苓先生有时候也会参与其中。
张伯苓先生不但力主普及学校体育运动,并且还力主向全社会普及体育运动。张伯苓说,体育运动不应该仅仅在学校内推广,而应该在全社会普及,让体育运动具有社会性。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各界的人士都应该出资出力,来组织体育社团,让更多的人来参加比赛,进行体育锻炼。我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召开,张伯苓先生就是组织者之一。另外,他还参与了全国体育团体的发起,曾经担任全国半官方体育运动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总负责人、全国运动会和华北运动会的会长、总指挥、总裁判长等重要职务,可以说,张伯苓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体育事业。
3 张伯苓体育思想在我国当代体育发展中的启示
3.1 重视高校教育,培养体育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并且由教育部、体育总局、团中央共同启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倡议人们每天进行1h的锻炼,然后为国家工作五十年,幸福地生活一生。张伯苓先生认为:自己倡导体育运动,不是仅仅针对一部分体育选手,而是要面向所有的学生。提高一部分学生的运动水平固然特别重要,可是更应该注重所有学生的锻炼身体。因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是需要面向所有学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学好体育,坚持进行锻炼,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尤其是基础性的项目,如田径、游泳等等。改变过去几年里倡导的那种过分的“快乐体育”,而应该增加一些恰当的“强迫运动”。张伯苓在办南开学校时的一些倡导体育教育的经验直到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2 普及国民体育,增强国民体质
现在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有非常明显的脱节情况,也就是说社会对学校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而在学校里也很难找到社会中流行的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随之而改变的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承受更大的生活压力,而外出时大多都是开车或者坐车,现代人走路或者跑步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闲暇时间也大多被各种休闲活动占领,根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这样的状况就导致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差。针对这种情况,“全民健身计划”应运而生,国家倡议人们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全民体质。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始有计划地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增加体育设施,为人们进行锻炼创造条件,人们的健身意识也越来越强。
[1]王景丽.张伯苓的学校体育思想及当代启示[J].运动,2010(4).
[2]李飞.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探析[J].传承,2010(3).
[3]石勤,张建明.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学校体育的启示[J].消费导刊,2010(2).
[4]王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当代高校体育教育[J].社会科学家,2009(12).
[5]尹红芳.“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张伯苓体育强国思想及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0).
[6]贾晓文.高校体育教学问题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1).
[7]仲云才,张宠成.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