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机制——基于安顺市两城区的调查
2014-08-15殷红敏班永飞
殷红敏 班永飞
(安顺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
未来5~10年是中国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据统计将有2亿多农民流入城镇,再加上近几年已经进入城镇还未完全城市化的农民,共计将有4~5亿农民流入城镇。[1]多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是关键。一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由于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会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他们流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层、市民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十二五期间,贵州着力加快建设贵安新区,安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将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本地少数民族和外来少数民族进入城镇,这给安顺市的民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指在当地从事各种工作和活动但非当地户籍的少数民族。本研究以安顺市为例,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界定为户籍不在安顺市,但在安顺市从事工作或活动的少数民族。通过完全随机抽样,以安顺市两城区为调研点进行调查。共抽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07人。男性60人(56.1%),女性47人(43.9%);未婚50人(46.7%),已婚57人(53.3%);省内流动78人(72.9%),外省流进29人(27.1%);苗族20.6%,布依族16.8%,回族15.9%,彝族12.1%,土家族9.3%,其他25.3%;大专及以上和初中群体人数最多,分别有46人和25人,小学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群体人数最少,均只有18人;自由职业者最多,占38.3%;其次是待业人员,占25.2%。
(一)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认同度
围绕社会孤立感和社会融入度两个主题展开,包括城市生活感受、定居意愿、社会地位感知、对安顺本地人和安顺市的态度等。调查发现,近一半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是外地人,仅有12.1%的认为是本地人,另外29.0%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是半个本地人。谈到是否愿意在安顺长期呆下去,只有20.6%的流动人口有长期定居的打算,超过一半(59.8%)的流动人口是视情况而定,19.6%的流动人口则是待一段时间后,赚到钱后回家或去别的地方继续打工。关于自身社会地位,有44.8%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处于中下层或下层;44.9%的认为处于中层;中上层的只有10.3%;上层的更是为零。对安顺市的总体评价发现,多数人选择了一般,占63.6%;比较喜欢的占21.5%;而比较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也占一定的比例,为12.1%。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安顺的认同度较低。访谈发现,认同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安顺市缺乏本民族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也是认同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当然,政府的管理及支持力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当地政府是否关注本民族发展”的认知
问及三级部门(市政府、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否关注本民族发展时,40%以上的选择了不好说,认为三级政府均非常不关注本民族发展的也有15%以上,认为比较关注的比例也在10%左右,几乎没人认为三级政府非常关注本民族发展。从他们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政府对本民族发展的关注度较低。他们反映几乎很少听到政府部门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政策与措施;管理方则认为由于这部分群体居住分散,且多不在正规社区,对于他们的管理存在着很多困难,有些政策很难得到有效地宣传与履行。
(三)对“当遇到困难时政府支持”的认知
对“遇到困难需要安顺市的政府管理部门帮助”的调查,折射出了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政府的信心不足。47.7%的选择不好说;22.4%的认为会得到政府支持;14.0%认为会得到支持,但政府不会给予与当地人同等待遇;15.9%认为政府管理部门根本不会,甚至还会欺负外地人。正因为信心不足甚至有所顾虑,他们在遇到困难或麻烦时,多数选择了亲朋好友来帮忙,占72.0%;33.6%的选择找认识的本地人帮忙,而选择政府相关部门或居委会的不到10%。问及遇到困难时选择政府部门的对象时,他们的回答则比较一致而且无奈,均是亲朋好友等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有的是办理营业执照和营业场地,有的是子女求学,还有的是与计划生育有关。对政府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一贯的思维定式,47.5%的人认为管理部门有官僚作风,不愿意帮助他们;32.7%的人认为政府管理部门帮助解决他们问题的时候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而西航办事处学苑社区的管理员讲“不是不愿意帮助他们,我们也愿意帮助他们,但是他们不愿意找我们,对我们有顾虑,怕我们收费、找事等”。双方沟通不畅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存在误解是他们对政府管理部门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四)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应对方式
如果利益受损或发生冲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又是如何应对的呢?统计发现,排在前三位分别为自认倒霉、独立找相关部门理论和通过劳动仲裁、司法等程序解决。面临利益受损,多数人(42.1%)还是保持了克制,逆来顺受,自认倒霉。37.4%的人会独立找相关部门理论,28.0%的则认为应通过劳动仲裁、司法等程序解决。
二、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困境分析
研究表明,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认同度较低,城市管理认同度也较低,因此遇到困难时,多选择逆来顺受,自认倒霉,还有部分选择独立找相关部门理论。针对认同度较低的情况,研究者进行深入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安顺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存在以下发展困境与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固守与坚持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必须要慢慢适应,包括民族习俗、语言、生活习惯等。但是相当部分民族来到安顺市,因为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加之又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会产生出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情绪,为了保护自己,体现安全感,他们会固守与坚持本民族文化。在与2名撒拉族的对象交谈中,因为信仰伊斯兰教,有很多禁忌,在家乡大家都尊重他们的习俗,刚来安顺因为民族习俗和本地人发生了些冲突,差点因为这些生意一度中断,后来来到安顺学院开拉面馆,主要针对学生,学生对伊斯兰文化了解些,并尊重这些习俗。此类问题,在与回族和维吾尔族的交流中也都存在。为了避免别人违反民族禁忌和“怕受歧视”,保持地方特色的民族语言成为他们传达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无形中阻碍了他们学习普通话或本地语言,给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特色民族经济的尴尬与困境
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安顺的谋生方式以餐饮为主,小商贩和打工占一小部分。其中苗族和布依族以经营粉面馆为主。一名饭店老板透露,小成本饭馆盈利不多,缺乏规模经营资金,因此,刚开始来的时候大多是全家、甚至是父母或兄弟都来,因为生意不好,家人又不会其他经营手段,后来他们都回去了,只有妻子留下来照顾孩子,偶尔来粉面馆帮忙。类似的经营困境其他经营者中也存在。回族、维吾尔族和朝鲜族以经营拉面馆和烧烤为主。主要是在北方人聚集的地方,如双阳、安顺学院、贵航集团附近。正如他们讲的那样,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他们针对的对象比较单一、想做大也不现实,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资金缺乏、经营手段单一、饮食品种单调、加之受对象限制较大,致使民族特色经济规模不大,往往刚开始是一家多人经营,最后陷入发展困境。一人或两三人经营勉强能够营生,其他人待业或者从事其他职业,这是目前民族特色经济面临的尴尬困境。
(三)管理模式的单一与僵化
调查中,半数以上的人表示要做好少数民族的服务与管理应“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因为做生意或打工的他们“深受其害”。一位苗族的大妈表示,“这年头做生意不容易,因为没钱,我们只能占道经营或者沿街叫卖,卖些民族特产或者水果,被他们看到,一般是罚钱或没收商品”。管理部门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使用“堵”或“疏散”的方式管理。结果加剧了民众与管理者的对立,使他们对管理部门抱有不满甚至怨恨,对弱势群体给予同情与宽容。另外对不同的民族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也给管理带来了难题。如对苗族、布依族的小商贩管理多采取“罚钱式”、“驱离式”,而对回族、维吾尔族等采取“劝解式”。一位经营粉面馆的馆主愤愤不平地讲“我和回族的一家拉面馆隔得不远,需要整改的问题一样,为啥就罚我钱,而不罚他们,这明显不公平、不合理”。一边迁就、一边强势,会使他们产生不公平的印象,小方面不利于管理,大方面不利于民族团结。
(四)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为民族身份、民族习俗甚至外形的与众不同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2]这会使他们产生各种消极感受,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等。如果他们背井离乡进入城市,就业难、做生意不善经营,如果再得不到城市的认可,很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要么产生消极悲观;要么封闭自我,产生抱团心理、过客心理、怀旧心理,[3]有些人甚至犯罪。因此,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影响了他们的城市认同,进而影响到城市发展与民族团结,甚至会发展成为民族问题。调查发现,57.0%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示不清楚安顺市是否有本民族的社团或组织,30.8%的明确表示安顺市没有本民族的社团或组织,致使他们遇到困境时,不能从民族社团和组织那获得支持,得不到心理慰藉。
三、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对策
(一)开展多元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民族认同
安顺市少数民族人口占36.15%。再加上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民族成分更复杂,要想促进民族发展、民族和谐和民族团结,当务之急就是肯定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使民族间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可以定期开展“民族文化节”,加强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工作部门可以设立监督电话;新闻媒体多开展介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专栏。同时,以“重要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领导及管理部门下基层活动,走进少数民族群众,听取他们的建议。
(二)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知识和就业技能的培训
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外形特征,少数民族在就业时多多少少会遭受歧视。就业困难,创业经费和经验不足,缺乏竞争力,使他们在城市的发展遇到难题。首先,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知识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强女性流动人口的求职技能培训。其次,鼓励用工单位接纳少数民族员工。政府应引导企事业单位,消除就业歧视,可以给予雇用少数民族员工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或经济补贴。再次,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应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转换就业观念,积极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克服语言障碍。最后,给予来本市创业的少数民族单位和个人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适当免税、无息贷款等。
(三)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管理水平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公安、工商、民政、城管等多个部门。如果各部门独立为政,就会使他们疲于应付,不胜其烦,从而发生冲突,导致民族矛盾。首先,应成立专门的“民族事务协调部门”,负责协调民族事务工作。其次,民族管理方面,在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强调一视同仁。访谈中发现,回族和维吾尔族语言大多带有混杂新疆口音,问及原因,他们讲“带有新疆口音,管理部门有所忌惮,不会为难我们;如果说本地语言或普通话,管理部门会因为经营问题罚款,因此我们不学习本地语言或普通话”;而人口较多的苗族、布依族则认为“政府欺软怕硬,管理采取双重标准,心有怨气”。最后,树立民族人物和民族企业具体典型,发挥民族人物和民族企业的代表性作用。本民族典型人物和民族企业会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如武汉市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人员热河曼,毕节“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等为维护民族形象,促进城市管理起到了典范作用。
(四)完善民族公共设施,尤其是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
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民族公共场所或设施的建设是主要途径之一。应该重视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和侗族等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使他们有展示民族艺术的平台;另外,为回族、维吾尔族和撒拉族建设清真寺等都有助于少数民族的管理。教育部门应该督促本地中小学校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预留子女受教育名额,保障他们正常入学;另外,应加强民族类学校的建设,一面接受大众知识教育,一面学习本民族文化,并且还可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五)搞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流动人口安身立命之本,要想留住流动的心,就应该让他们生活有保障、经济有实惠、政治有地位。首先,加强流动所在地政府与户籍所在地的沟通,弥补二维漏洞。其次,加强城市廉租房建设,完善保障建房体系。最后,给予他们市民同等的待遇也应该提上日程。如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参政议政等。
总之,地方政府应以“服务”为导向,工作人员秉承“服务”理念,管理中强化“服务”职能,了解、学习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畅通沟通渠道,才能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引导他们适应城市、融入城市。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杨 璇.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汤夺先,张莉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