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闻的散文化趋势

2014-08-15梁春竹杨翥鹏

戏剧之家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散文化

梁春竹,杨翥鹏

(吉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谈到新闻,最权威的定义应该还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概念,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虽然新闻的种类很多,但是不管是通讯、消息还是其他类型的新闻,其最基本的还是要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报道事件。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其重要的特点。但是在近年来对于新闻创作的观念也有了不同的变化,由于电视台的增多,对于观众的重视和收视率的压力让各个新闻节目也需要争取观众的观看,于是一些记者与栏目开始用另外的方式来进行新闻的创作,新闻的散文化便成为了新闻界的一个热门的话题,许多的记者开始身体力行对新闻的散文化进行实践。

所谓新闻的散文化,就是指新闻的创作借鉴了散文的创作方法,用描写等方法把新闻生动的介绍出来,并且用富于变化的文字营造出新闻本身希望带给观众的意境,从而更好地表达主题。新闻的散文化写作方式出现后,确实改变了传统新闻中刻板、模式的写作方式,能够让新闻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或活泼或抒情,或严肃认真,新闻的多样化也极大扩充了其内容的更好传播。

一、散文化手法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不再是少数的报业和电视台的专利,央视、各级地方电视台、各大报刊杂志、甚至网络媒体都开始试图尝试新闻的各种可能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践后,不少的记者达成了一个共识:是好的新闻要具备高度的文学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

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它并不像视听媒体那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它缺少了能够直接观看的影像和听到的声音。所以它需要用别的方法达到电视媒体很轻易就能达到的氛围。新闻的散文化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2011年长春晚报的一则新闻《一给一付间,热热的烤地瓜“交易”着暖暖的爱》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这篇新闻报道以大学校园门口卖地瓜的一对老人为采访对象,讲述了老人一家与学生之间浓浓的情谊。在这篇新闻中,作者正是运用了大量的散文化手法,把这个原本就感人的事情讲述的更加让人感动。在新闻的开头,记者这样写道:“还没走到地瓜摊前,便闻到了浓浓的烤地瓜香。一位满脸皱纹、身材瘦弱略显矮小的老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熟练地翻弄着地瓜炉里的地瓜。在昏黄灯光的照射下,老人的眼里流露些许期盼,又暗含一丝不易察觉的孤单与忧愁。”这样的文字和语言与其说是新闻,倒不如说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叙事散文,读者虽然看不见真实的人物,但这样的文字描写把一个烤地瓜老大爷的形象活生生的放置到读者面前。

传统的新闻有自己标准的结构模式,新闻的散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借鉴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突破了传统

的新闻的结构方式,除此之外,这样的新闻还可以借用其他的艺术形式,重庆电视台新闻评论《公交让座,“让”与“坐”》便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呈现新闻,评价新闻。报道引用了电影《搜索》中主人公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的片段,主持人的画外音随之响起:“这是前不久刚刚上映的电影《搜索》。因为没给一位老大爷让座,片中的主人翁,以及牵连其中数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这样的热点与争议,也正在城市空间、你我的身边上演。”与传统的新闻节目不同,它在新闻内容开始以前增加了不少内容与之相关的电影片段,用这些来佐证本新闻节目的呈现。

二、散文化手法对新闻主题的影响

在新闻作品的呈现中,除了最基本的要把新闻内容告诉观众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提炼新闻事实中所体现的中心观点,对于主题的提炼理应言简意赅,鲜明凝练。而当新闻的散文化的探索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对于新闻主题的呈现便也成为散文化思考的方式之一。

毫无疑问,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对于新闻主题的进一步被观众接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散文化手法能够烘托新闻主题,加深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观众可以了解、接收它的主题,但是很难说能有多少共鸣,而散文化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描写的语言把故事情境以镜头化的文字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之更为之感动。在奥运会期间,大多新闻都争先恐后报道选手夺金后的喜悦,但是有的报道却偏重于失败的英雄。2008年奥运会期间,重庆晚报的一篇《向奥运赛场的失败英雄致敬》正是这样的文章。文章把视角对准失败者,提出不仅成功者是英雄,失败者也同样应该高昂着头。新闻中多次运用散文化的文字来渲染情绪,比如“打完最后一枪,朱启南尽量使自己显得平静一些,转过头,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尽管他离冠军仅差0.8环。领奖仪式上,朱启南神情恍惚,他抬起手,不是要和冠季军相握,而是擦拭自己眼角——当他放下手时,泪水汩汩而出。”这种写法让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多年的辛苦和努力在这一刻似乎全部白费,让人觉得惋惜,也让人更加理解新闻的主题。

新闻的散文化可以说是新闻创作的一种创新,近年来,这种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新闻创作的一个基本模式。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的丰富,观众观看新闻不再像以往那样仅注意简单的了解到新闻的内容,而是更关注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新闻的散文化也让新闻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新闻作品不再像以往那样严肃,这种轻松活泼的方式更加适应于现在的青年观众。

猜你喜欢

散文化
浅谈新形势下新闻写作散文化的得失
探究新形势下散文化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新闻散文化写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