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儿童审美心理角度看书籍装帧设计
2014-08-15邸小松
王 宁,邸小松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一、好的儿童书籍装帧的重要性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应从儿童抓起。好的儿童书籍可以是形象鲜明、色彩生动、充满童趣、积极向上的,这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设计中应掌握更多的有关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特点的理论知识,站在儿童心理学角度投其所好,让儿童在开心玩乐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获得美的教育,茁壮成长。
二、现代书籍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市场上的许多儿童书中,有许多不良的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教育质量,这些因素已经或大或小的影响了少儿教育质量,因此,借助优秀的儿童读物来引导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紧迫的。这也就对儿童读物的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就会要求设计者设计出优秀的书籍设计,提供给儿童一个广阔的平台。现在市场上的儿童书籍有很多问题:类似于《三字经》之类的启蒙读物,如果通篇文字,没有图像辅助,缺乏趣味性,只有文字没有图像的图书是吸引不到儿童的,想让他们学习知识是很难很抵触的;装帧精美、造价昂贵的书,会给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
三、解决方法
(一)提高设计师政治素质。作为一名设计学者,应该掌握我国历史久远的文化,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做出适应儿童阅读的书籍。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借鉴国内外设计师的设计精华,提升自身素质,切实联系儿童心理审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
(二)提高设计师文化素质。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进步,我们的读者群的心理、审美已大大不同于以往。以前的旧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面对如此状况,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儿童书籍来说,就要尽量使书籍设计的表达富于童真、童趣,把它转化为儿童市场所能接受的形式。
(三)提高设计师审美素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单纯从审美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美好的、买好看的衣服,饰品,好看的家具,好看的书籍。对于书籍设计者来说,审美素质需要体现在图书的装帧设计上。多看、多观察、多积累,努力地去发现美,接触美,了解美、学习优秀的装帧,提升自己审美修养。这一点对儿童书籍的设计者来说尤其重要。儿童书籍对封面、内容排版的要求很高。想要自己的设计在琳琅满目的书籍里脱颖而出,“秒杀”读者眼球,需要我们具有深厚的审美功底和与时俱进的审美素质。
三、儿童情感在书籍装帧中的表现
做儿童喜欢的书籍装帧设计,离不开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儿童喜欢鲜艳亮快、纯度明度高的颜色。儿童的思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根据一个形象而联想到很多事物。我们在做儿童书籍装帧设计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鲜艳的色彩。少儿特别喜欢强烈、张扬和艳丽的色彩,因为这些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也是有人体工程学依据的。因此,在儿童书籍设计上,色彩丰富、有强烈对比的颜色可以用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虽然喜爱鲜艳的色彩,但是长时间注视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就要求在色彩设计中,不仅只去要求色彩的鲜艳,还要注意色彩的协调和节奏感,可以结合书籍所讲的内容,运用协调的同类颜色去进行色彩的调和。
(二)生动的形象。少儿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在进行儿童书籍装帧设计时,可以插入生动可爱的形象,调动儿童的视觉和想象空间。儿童的认知活动要从平面走向立体,例如我们过年的时候的立体贺卡。对于设计者来说,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审美趣味上尽可能地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口味,接受一些看起来并不合逻辑的东西,这就是孩子们心中简单的世界。
(三)真挚的情感。书籍装帧设计要求设计者要对书籍设计的内容进行解读和阐释。在对书籍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冲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怀着充满童趣的心态,体验儿童心理感受和审美心理特点,有时会觉得自己都年轻许多。儿童与成人的审美喜好不同,优秀设计师要学会营造书籍的整体氛围,让儿童沉浸到书中,去体验和想象书籍内容。
对儿童书籍设计,我会将对儿童的教育放在首位,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以这点作为设计原则去设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的少儿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家长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筛选平台。
[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少明.当代儿童读物的设计现状[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