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韩两国爱情电影比较研究
2014-08-15朱彦霏
朱彦霏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前言
爱情是艺术创作中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话题。无论是文学、音乐、舞蹈、还是电影,只要提起爱情,就有说不完的感触和没来由的创作冲动。而在银幕前的观众总是容易被爱情击中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或惆怅或欢喜,爱情到底是什么呢?“千古一道题,困扰往往来来多少人”。
二、中日韩三国爱情电影对比分析
(一)人物设置对比分析。中日韩三国爱情电影在人物性格设置上,女性角色则更显外向,男性角色则略显内向。具体来说,近年来,随着亚洲地区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其女性强势地位在电影人物设置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略显夸张。这种打破男权社会的刻意安排,让整个影片男女关系的表现上与现实生活中呈现较大的差异。但三个国家在描述女权思想时,又呈现三种不同的特征。
(二)题材选择对比分析。日韩爱情电影题材选择很大程度依赖其发达的文化产业。日本爱情电影很多依托动漫文化产业为主轴,如近几年涌现的《我的机器人女友》、《只是爱着你》、《好想告诉你》三部爱情电影均出自热门漫画改编创作而成。而韩国则更多以韩国文化产业为核心,如近几年涌现《我的野蛮女友》、《狼的诱惑》、《我的小小新娘》均出自其热门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叙事模式则基本遵循好莱坞电影的一贯方式,有着约定俗成的开端、发展和结局。
(三)叙事模式对比分析。在三个国家爱情电影的叙事模式中,其千古不变的叙事手段就是男女主人公遭遇外界的重重阻力,最终获得真爱。影片大多是以主体的叙事过程来向观众展示男女主人公逐渐发现“彼此相爱”的事实。在寻爱过程中,女人的暴躁略带强势和男人的成熟略显柔弱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强烈的效果反差,成了推进男女情感的叙事动力。与日韩两国不同,近年来中国的爱情电影,则鲜有日韩那种纯粹的爱情故事。更多以爱情为主轴,带有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的故事。让人们看过之余,都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思。如爱情《左右》,《失恋33天》虽然都以爱情为主,但其中折射的一些代孕生子、第三者插足、拜金主义等社会现象。
(四)文化语境比较分析。虽然三个国家描述的爱情电影都是以爱情为主轴,但其文化语境则更多的是呈现出本土化特征。韩国爱情电影中的文化语境可以用“恨”字来形容。像《狼的诱惑》中男主人公泰成深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爱情破灭的那场摔东西的场面。沉淀在自己本身内心的情感刹时暴发,眼神充满对整个社会的恨意表露无遗。日本爱情电影中的文化语境可以用“劈”字来形容。很多日本爱情电影中都在不同程度的展现日本深厚的武士道文化。
三、日韩爱情电影启迪
(一)恬淡而温馨的故事情节。作为爱情电影,国内剧情太过现实,日韩的电影,每一个都近乎完美的爱情故事,一个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梦工场,它向观众诠释着恋人之间关于永恒、关于感动、关于厮守……一切对于幸福爱情的理解。虽然偶尔也不乏些些苦涩,淡淡哀伤,但这些背面更多呈现的是默默温情。爱情电影是为观众打造的一个梦幻空间,它为观众提供了去幻想、去寻找的领域,“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差距”这句网络流行语,在日韩爱情电影中绝对的适用。在日韩的爱情电影中,导演们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又一个超脱现实的梦幻爱情。
(二)舒缓流畅的叙事节奏。从叙事节奏上,日韩爱情剧像一部琼瑶式的爱情小说向观众娓娓道来,却又不显沉闷和单调。国内爱情电影大多采取还原生活本真的“生活流”叙事方式,虽然引起观众共鸣,但受教现象让观众易产生排斥心理。因为我是在“享受”电影不是来“忍受”电影的。日韩爱情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更注重以生动的细节或具体的意象来表现故事,展开情节。这样的隐喻式的表现方式,自然形成了一种悠远而悠长的意境,给人以含蓄、隽永、回味无穷的韵味,这也是我国电影人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唯美的艺术追求倾向。日韩爱情电影中,镜头唯美化是一个显著特征,即尽量追求画面的简单,而偏爱使用一种“静态构图”的风格。导演将剧情无关的人物、场景严格地排除在镜头之外,向观众呈现的,除了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外,基本上就只是相关的自然景色,清纯而又简单,“社会背景”几乎完全被淡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爱情电影还是需要高纯度的爱情故事来感动心灵,观众喜欢看爱情的悲欢离合,喜欢看人如何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不懈努力。日韩爱情电影叙事上的多变,以及唯美的风格都值得我们反思学习。期待国内爱情电影中可以出现更完整的故事,更牵动心灵的纠葛和震撼,让电影的最终检阅者观众们可以沉浸在爱情童话中,而不是单单来看一种“社会爱情教育片”。
[1]王彬.韩国爱情电影之艺术精神[J].世界文化.2009,(09).
[2]文洁华.伟大爱情电影的流落[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