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采茶戏的沿革研究
2014-08-15周正元
周正元
(赣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宁都采茶戏的雏形沿革历程
一种戏剧最有研究价值的要属它的沿革历程,宁都采茶戏的沿革历程曲折且时间久远。宁都采茶戏的沿革历程大致经历了七个阶段即:孕育时期——曲艺阶段、初兴时期——歌舞阶段、三小戏时期——三角班阶段、中戏时期——前半班阶段、同台时期——半整杂阶段、衰败时期——后半班阶段、创新时期——大班阶段,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发展方法和创新手段。
(一)曲艺阶段(1768--1778)曲艺阶段大约起始于清朝乾隆中叶,是在民歌、小调、顺口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历了大约十年的时间(1768--1778),流传至今的单台歌舞有《十来转》、《十字绣》、《等朗歌》等曲调。三角班时期的剧目《拧牛子》中的山歌曲调,以及半班剧目《九连杯》中的小调,都是从这个曲艺阶段的曲调演变而来。
师公林官保最初利用工余时间为群众唱小戏,深受欢迎,进而用一面小苏锣,自主改编顺口溜,走家串户贺新年,这便步入了曲艺形式之一的“春锣”阶段。“春锣”阶段的艺术特点是即兴辩词而且唱的都是吉利词,后来的半班剧目《财神送子》、《大打卦》等都是从这演变而来,因此曲艺阶段又被人们称为宁都采茶戏的孕育阶段。
(二)歌舞阶段(1778--1783)歌舞阶段是宁都采茶戏的初次丰富阶段,此阶段有歌有舞并伴有茶蓝灯、担花篮等民间表演形式。茶蓝灯是宁都采茶戏的前身,茶蓝灯的表演载歌载舞,并有简单的表演身段和步法。开始由一个茶女表演,后来又增加了一个茶童配合表演,还有锣鼓唢呐伴奏。
(三)“三角班”阶段(1783--1813)三角班产生于宁都、于都、兴国交界的三角地带,大约出现在明末清初。开始为载歌载舞的民间小调演唱,后来发展为一男一女喜剧的表演,称为一旦一丑的“对子戏”,现在保存的传统剧目有《送宝》《扇子花鼓》等。又因剧情需要,根据民间茶灯“两茶女、一茶童”表演形式改革为“二旦一丑”的三小戏。此阶段队伍规模较小,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角色,故称为‘三角班’。
(四)前“半班”阶段(1813--1863)前“半班”在三角班基础上演变而来。清道光初期,东河戏、宜黄戏、湖南祁剧进入宁都,得到人们的喜爱。三角班受到它们的影响并吸收了多种表演形式和音乐曲牌,发展为6到7人的演员队伍,能够演出故事完整而人物较少的中型戏。这时的阶段比三角班时期有所更大的进步,但与大班相比又有点逊色。
(五)“半整杂”阶段(1863--1891)清朝光绪初年,这时有很多外地的剧团来到宁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祁阳剧团、宜黄戏、东河戏、越剧等。当时进入宁都的大班祁阳戏班,在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下,被迫解散。这个时期,两类剧种同台演出,既演民间故事剧,又演宫廷戏和公案戏。祁剧和宁都采茶戏各演半场,有时则互相串演,这种大班、半班同台演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半整杂’时期,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演出形式,它使宁都半班从季节性、串堂性演出发展成为职业性质的专业演出。半整杂是宁都采茶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大班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后“半班”阶段(1891--1949)在清朝光绪年之后,这些外来剧种的戏班演员年老过世以及一些演员回到自己的故乡以后,“半整杂”时期开始解体,“七紧八凑九逍遥”的半班又回过头来兴起“半班戏”,此时期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民国初年之后,随着半班老艺人的过世,大班的剧目基本无法演出。
(七)“大班”阶段(1949--1955)1949年解放之后,宁都采茶被称为“宁都地方戏”。1955年4月江西省文化厅将小戏统称为“采茶戏”,从此“宁都地方戏”改称为“宁都采茶戏”,成为全国335个独立剧种之一。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具备了大班的规模(也称为“全班”),演员发展为18—20人,能够演大戏。从此宁都采茶戏告别了过去的乡村草台班,走进了城市大舞台。
二、结语
一种戏种有着自身的特色是其保存的最有效的途径,但还应吸收毗邻戏种的艺术表演的养料。宁都采茶戏在其形成之后的发展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但吸收了兴国采茶戏的艺术养料,而且还吸收了赣南之精华的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养料和表演形式,从而使其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自身的保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途径。
注释:
①温宏亮.宁都民间艺术[M].江西宁都文艺出版社,1991.
[1]宁都县志编委委员会[Z].宁都县志,1986.
[2]黄国强.宁都地方戏音乐[M].省人民音乐出版社,1954.
[3]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4]费孝通.江西农村生活及其变迁[M].华夏出版社,2004.
[5]龚国光.江西戏剧文化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