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疯子和专家》中的荒诞因素

2014-08-15

戏剧之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癞蛤蟆瘸子瞎子

王 慧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76)

在当代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中,尼日利亚作家、198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索因卡(1934-)的作品无疑属于最难读懂的。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拉尔斯·格伦斯坦认为索因卡的戏剧“暧昧费解”,苏联学者伊·德·尼基福罗娃等认为索因卡的作品有一种“刻意追求复杂的形式和象征手法”的倾向。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是剧作家们运用荒诞的形式创作出来的。他们有着颠三倒四、胡言乱语式的戏剧对白以及背离常理的舞台设置。而这些特点在索因卡1959年创作的《疯子和专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荒诞的语言

在《疯子和专家》中,索因卡用词单调而不讲句法和构词规律,词序混乱,搭配不当,颠三倒四,如同梦呓。例如在第一部分中,瞎子、瘸子、戈伊和阿飞有一段对话。

瞎子:(换了声音)记住了,甚至当你身上除了寄生虫什么也不剩的时候,也还得再这虫和那虫之间加以区别。

瘸子:有些虫和气,另外一些虫野蛮。

戈伊:这一只轻轻儿的吮血,另一只狠狠地咬你。

瞎子:如果你非得吃一只癞蛤蟆......

瘸子:......那就拣肥的吃,那只肚子里带许多小蛋蛋的。

阿发:你听听那笨蛋说的。他是把你叫做癞蛤蟆!

他们几个本是在讨论寄生虫,讨论虫与虫之间的区别,却没有任何前奏也没有任何关联地话锋一转,转到了癞蛤蟆身上。先是吃癞蛤蟆,然后说瞎子把瘸子叫做癞蛤蟆,呈现出的就是好似疯人疯语,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地语言。

又譬如在第二部分中,老头儿与贝罗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那是个代号,一个字码。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总得信个什么呀。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要是千百万人都信奉他……是这个把你们吓坏了。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你是想把案卷重新打开吗?这桩案子已经了结。结论是精神病,得感谢你。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为什么不是?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谁想知道?

贝罗:为什么是As?

老头儿:你想要什么?

贝罗:我在提问!为什么是As?

这一段话其实是毫无意义的,短短的八个来回的问与答,贝罗却是从头到尾一直问的是同一句话:“为什么是As?”而老头儿却是在一直试图扯开话题,也没有给出一个贝罗想要的回答。也就是所谓的答非所问,整个对话下来都没有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与荒诞剧中所呈现的重复冗杂,疯言疯语,以及无用的废语如出一辙。

二、荒诞的舞台设置

在剧作中,开头处索因卡就交待了第一部分的舞台背景:贝罗一声的家和诊所前面的空地。诊所设在地下室,门前空地是晾晒各种树皮和草药的场所,一旁稍稍高出地面,是一座前面没有遮拦的小屋。整个背景就是一个地下室诊所和诊所前的一块晾晒树皮和草药的空地以及没有遮拦的小屋。这样的背景设置简陋而荒凉。再看看第一部分中瘸子说的一句话“草药、草根。除了晒干了的枝叶,别的什么也没有。一直到天花板都是木架子,上面满满的叶子。全部枯黄、皱缩了。”瘸子的这句话反映出来的就是一间堆满了各种草药草根,连天花板的木架子上都蔓延着枯黄、皱缩的叶子的破旧小屋。再来看第二部分,开头处索因卡给出的舞台背景是地下层的手术室:一张供检查用的长塌,锁在玻璃柜里的几把式样不同的手术器械以及一些广口瓶,一个克罗米的消毒器,等等;一张桌子,一把转椅,等等。靠墙的架子边上挂着一件医生的白大褂,衣袋里塞着手术用的口罩、手套。这个手术室是破旧而简陋的,可见当时的手术条件是多么的恶劣,索因卡就是通过大量使用这些简单地物体创造出一种充满着荒诞感的舞台画面,向观众展示着当时尼日利亚混乱的社会现实以及窘迫的生存环境。

综上所述,索因卡在创作《疯子和专家》时,在戏剧语言与舞台设置方面都是有着浓重的“荒诞派”戏剧倾向的,其中的荒诞因素表现得很明显。

[1]邵殿生等译.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第四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2]伊·德·尼基福罗娃等著.非洲现代文学史(上)[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390.

[3]岳生.《浅谈沃莱·索因卡及其剧作》[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4):20-22.

[4]Wole Soyinka.Collected PlayⅠ[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猜你喜欢

癞蛤蟆瘸子瞎子
谁会变成癞蛤蟆
为什么癞蛤蟆总能吃着天鹅肉
启启、蒙蒙勇闯蚂蚁国(173)——癞蛤蟆真不赖
赏石传奇故事系列之二:董巧巧怒砸假石
上门服务
癞蛤蟆和袋鼠
瘸子的故事
我们都是瞎子
我们都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