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人物查户口
2014-08-15侯会
[文/侯会]
在史书和文艺作品中,年龄常被忽略。舞台上的历史人物,人人挂一副“髯口”,从“三十而立”到“六十耳顺”,全都一个打扮。有位历史学家作过考证:赤壁大战那年,诸葛亮才27岁(这里说的还是虚岁),搁现在,也就硕士刚毕业,找工作算新手。孙权那一年也是27岁,但地位高得多,因为他是“皇二代”。倒是周瑜比这二位都大,34岁了。但在舞台上,诸葛亮、孙权都是胡子一大把,周瑜却是奶油小生,您说上哪儿说理去?
各派头头中,曹操的年龄最长,相当于诸葛亮、孙权之和——54岁,人们常骂曹操“老奸巨猾”,奸猾与否很难判断,一个“老”字倒是当之无愧。而那场大战的结果是,二三十岁的小青年儿打败了年过半百的老家伙,历史就是这样无分长幼、不留情面!
自然,也有老家伙战胜小青年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灭掉赢秦,他自知羽翼未丰、实力不足,于是封存府库,还军霸上,以待项羽。不久项羽攻破函谷关,与刘邦会师,大摆庆功宴。那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桌酒席:鸿门宴。此刻刘邦明显处于劣势,项羽若在席间将他擒杀,后来得天下可谓易如反掌。可惜项羽心慈手软,放虎归山,为自己4年后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项羽何以犯这样的错误?年龄仍是个重要原因。这一年项羽虚岁27,虽已身经百战,内心大概还残留着一点“道德”“脸面”之类的东西。年轻导致的经验缺乏,又让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轻信了刘邦的表演。总之,脸皮不够厚、心不够黑,丧失了天赐良机——据说他本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仍因脸皮儿薄,自认无颜见江东父老,就那么自刎乌江,死时刚满30岁!
再看对手刘邦,他赴鸿门宴时,已经52岁了,经事多、见识广,脸皮磨得够厚,不耻伏低作小,终于躲过一劫,赢得胜算。
其实项羽身边不是没有高人,谋士范增那年72岁,刘邦耍的那套,在他眼里不过是“小儿科”,可怎奈项羽优柔寡断,不听老人言,终于自食苦果。
这当然不能证明,二十几岁的就一定不能担当大任。唐太宗李世民随父起兵反隋时,只有18岁。以后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历练得心狠手辣。日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建成、弟弟元吉,那年他也才27岁。
李世民的曾孙李隆基,即位时也才28岁。李隆基在位44年,开头也曾励精图治,只是晚年怠惰朝政,宠幸杨贵妃,委权于宦官、外戚,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有意思的是,后人熟悉他念叨他,不是褒贬他的政治功过,而是津津乐道于他与杨玉环的“爱情”传奇。
可是您若仔细看唐朝历史,就会发现这场婚姻其实并不那么美好——杨玉环生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比李隆基足足小了34岁!当她呱呱落地时,李隆基已在皇帝宝座上坐了七八年。
名分上就更尴尬:杨玉环17岁被选为寿王李瑁之妃,李隆基是她公公。可是一来二去,杨玉环摇身变为李隆基的贵妃时才27岁,李隆基已61岁。如此一番,儿媳升格为老伴,丈夫变成儿子,儿子降格为皇孙(之前杨玉环已为李瑁生了儿子)——这股子乱劲儿,不知当时的朝野上下如何面对、怎样议论。
翻翻史书,拨拨算盘,为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查查户口,算算年龄,历史的本来面目常常令人难以接受——但也更能启人思虑、发人深省!
摘自《青年博览》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