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故事

2014-08-15赵良冶

四川文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马帮丽江古城

◇赵良冶

常听人言,古城丽江,丽江古城,高原水乡大美之城。

到了才知道,这丽江,其实不是古城的名字。古城所在地大研镇,若以此推论,当称大研古城。丽江是个市,下辖县级的古城区,古城区下面才轮得着大研镇。

古城出名,不过近二三十年的事。但不知始于何时,也不知怎么回事,人们将大研古城叫为丽江古城。一来二去,知道大研的反倒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干脆省略“古城”二字,直呼丽江。

想必名气过大,一座古城居然替代偌大一个丽江市。既已如此,我也姑且随大流,就以丽江抑或丽江古城称之。

无愧高原水乡,行走丽江,寻访古城故事,似乎就注定与水结缘。

古城交错的街巷,一家紧挨一家的店铺,在外地游客眼中都一个样,让人找不着北,一下子失去方向感。

好在一旁,三条河走街穿巷,人呼中河、东河和西河。一听便知,那是依照流经方位取的名。说是河,宽不过三四丈,怎么看也不像,倒不如说溪流更妥当。

碧浪清波,流水潺潺,不急不缓如影随形。游客问路,根据不同的走向,纳西族人总据实以告:逆流而上,顺水而下,过桥而去。

简洁明了一句话,道出一个规律。丽江古城晃悠几天,顺着水的流向,我也能分辨东西南北,估摸大致方向。

三条河滋润一方文明,孕育出一座丽江古城。

择水而居,纳西族先人大智慧,选中玉龙雪山下这片风水宝地。

城北象山脚底,黑龙潭泉水喷涌,一条玉河自然天成,万年流淌。元时,丽江宣抚司治所迁此,将玉河一分为二,开挖西河解决水源,奠定木氏土司府邸根基,初显古城雏形。清时,为饮用和农田灌溉,再开东河,玉河由此一分为三,古城终成今日格局。

一分为三的水系,衍生滇藏茶马古道一段传奇。

与河水相伴而行,路面满铺坚硬的五花石。铜铃清脆,马蹄声起,迎面赶马人。纳西族服饰别致,赶马人精神,小心牵着马,拉着游客,晃荡着迎面走来。

仿佛回到从前,马背上不是胆战心惊的游客,而是彪悍豪放的赶马人。

夕阳坠入玉龙雪山,一匹匹的马儿,一队队的马帮,追逐着晚霞,匆匆走进丽江。马蹄敲击五花石,声音此起彼落,极有节奏,极有韵律,一首激越雄浑的交响曲,响彻古城。

玉龙旅马店、瑞春旅马店招牌高悬,楼房高大,庭院宽敞,足以容纳上百匹骡子。门洞大开,店主人殷勤,紧紧握住大锅头的手,嘘寒问暖道平安。旁边的伙计们,忙着招呼赶马人,一长溜的骡子,依次踏入大门。

蜚声世界的丽江,扼守滇藏茶马古道要津,明朝以来,逐渐成为交通枢纽、商贸中心。

丽江南下,经大理到普洱,云南茶叶主产区;丽江西进,取道香格里拉、德钦进西藏,抵达拉萨后,前行即是尼泊尔、印度;丽江北上,途经四川的乡城、木里、康定到雅安,同川藏茶马古道相接相连。

沿途江河横亘,雪山高原,气候恶劣,道路艰险。挑战人类极限,行走世界屋脊,催生出吃苦耐劳的马帮,驱赶着骡子往来奔忙。驮进茶叶、布匹、食盐、金银,驮出麝香、鹿茸、藏香、皮毛、绿松石。马帮由大锅头主事,大的一百多匹牲口,小的二三十匹。走一趟西藏,从丽江到拉萨,行程六千里,历时三个月。

始于明朝初年,茶马古道愈加兴盛。

准确地说,也直到这时,丽江宣抚司的传人阿甲阿得,方蒙明太祖朱元璋恩典,钦赐“木”姓,改称木得。这木得虽年近七十,却毫不糊涂,审时度势,决意依附中原王朝。于是亲率部属,万里迢迢表忠心,奔赴南京觐见明太祖。朱元璋老谋深算,恩宠有加,敕封木得丽江土知府职位,赐“诚心报国”金带等物件,许他世袭罔替。目的有二:替自己看住大理再起;防范吐蕃生乱。

木氏土司就此闪亮登场,掌管一方生杀予夺,步入权力的顶峰。

木得和他的继承者明里忠心耿耿,为明王朝看护西南一隅;暗里强势扩张,除去丽江全境,还占有今天的迪庆州、怒江州,实力大增。对内也算治理有方,文化方面学汉文,仿效汉俗,建起万卷楼,收藏中原经典著述;经济方面农牧业并举,兴办金矿、银矿、盐矿,开拓茶马古道南路。也就是这个时期,丽江古城规模初具。

茶马交易丰厚的回报,谁个不眼馋?政权稳固的木氏土司,派出得力手下,组建官办经营团队,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当年,明王朝北面战况吃紧,战马匮乏,严禁茶叶私下买卖,实行以茶换马。木氏土司为增加财富,采取建立姻亲关系、武力打通道路等方式,瞒天过海,直接从滇南、滇西南产茶地区采购粗加工的茶叶。返回丽江,送往自办的制茶坊,生产出优质成品茶,再销往藏区。来自丽江,品质又好,藏民直呼“丽江茶”。

官办的马帮,骡子超过两千匹,春走茶山,夏进西藏,冬季休整。马帮在藏区,仅五十斤茶叶,可换上好藏马一匹。回来后,再按朝廷规定,以马换茶。不过,这时变为:上马一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五十斤。朝廷得马,木氏土司获利,皆大欢喜。

徐霞客游历至此,感触良多,终以“富冠诸土”称赞丽江的富足,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慨叹木氏土司府邸华贵。

不过,月有阴晴圆缺,称霸三百来年的木氏土司,终归烟消云散。此时端坐金銮殿的,已是清朝的雍正爷。为加强中央集权,雍正强力推行改土归流,西南地区的土官、土司丧失所有权力。

唯有马帮,继续书写着丽江的辉煌。

一个木氏官办团队倒闭,无数商人取而代之。一句谚语,“纳西族人发财靠马帮”,引领那个时代的潮流。马帮的兴旺,还催生出一系列附属产业。

养骡子成为农家主要收入来源。丽江骡子力比马大,通人性,易调教,持久耐劳,适应恶劣环境。行走茶马古道,驮运货物靠的是骡子,而非马。马帮争购,骡子行情经久不衰,一匹小骡子,直抵二十头肥猪价格。小户人家,依靠繁育骡子,买田置地,娶妻生子,过上舒心日子。

旅马店生意火爆,马帮往来不绝,店主人迎来送往。除去房租和马料钱,店主人利用地头熟,行情通,充当掮客,为住店客商卖出山货药材,置办回程茶叶绸缎,抽取不菲的佣金。

系列服务应运而生,诸如专卖赶马人炒面、酥油的店铺,马绨、藏靴的作坊,骡子饲料的草场,马鞍、马掌的马具店。即便金银首饰、红白铜器皿、皮毛制革等行业,依托茶马古道,也赚个盆满钵满。

据此,有人放言:古城是马帮的马蹄踏出来的!

马帮身影早已消失,好在流水依然,陪伴我悠悠地走。

有水自然有桥。

古城多桥,多到随处可见。粗约数数,不大一座古城,竟有桥三百多座,包括石拱桥、石板桥、橡木桥,材质不同造型各异。

走上一趟,丽江的桥各具特色,各有故事道来。

炫耀富贵的,当是玉带桥。横卧木府正门,桥宽远超桥长,气派十足,世间罕见。就其来由,仿自北京皇家金水桥,为府邸增色,为木氏土司杨威。

材料奇特的,应数万子桥。说那明代,丽江一杨姓富翁,家财万贯,唯独膝下无子,莫大遗憾。后得高僧点化,修桥铺路,祈求菩萨垂怜。为表虔诚,杨姓富翁舍近求远,弃城边上好青石不用,四出寻得一种罕见的砂岩,建起万子桥。如今游人至此,莫不俯身细观,眼瞧那砌桥的砂岩,似无数沙子凝结而成,寓意子孙万千。不知是杨姓富翁该当有后,还是感动神灵,居然连得两子,坊间传为美谈。

诗情画意的,且看锁翠桥。周遭象山叠翠,黑龙潭澄碧,亭台楼阁点缀,烘托好一座锁翠桥。清朝光绪三年,桥成,满城耆老恭迎知府大人,恳请赐名。知府许其翔颇有几分学问,率一众乡绅和属下,沿桥走几个来回,若有所思,挥笔落下“锁翠”、“溢青”四字。众人齐声叫好,遂以“锁翠”作桥名,意在将满目秀色尽锁黑龙潭。桥下三股瀑布,水花飞溅,声若雷鸣。桥上还有前人撰联“惊涛撼树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亦是恰如其分,道出无限诗意如画美景。

年代久远的,自有大石桥。跨越东西城区,连接繁华路段,周围店铺林立,桥上人流熙熙攘攘,无愧古城众桥之首的赞誉。几百年过去,就在明朝,木氏土司建桥于此,超越时空的眼光,让人佩服。当年桥下,可见玉龙雪山倒影,雅号映雪桥。又因桥上从事麻布交易,俗称卖麻布桥。

桥的精彩,恰好就在这个俗称上。

丽江的桥,与他处不同,除去连接两岸交通,另有一大用场,为买卖双方提供生意处所。桥上开市,当地人称之桥市。

桥上开市做买卖,可谓丽江一大怪。

桥市热闹,桥市人来人往,桥市生意火爆。但凡赶街的日子,四乡的人背起土特产,早早来到桥市,挑个好位置坐下,放开嗓子吆喝开来。

卖麻布桥,卖鸭蛋桥,卖鸡豌豆桥……顾名思义,什么桥做什么生意,那是大有讲究,不可乱套的。

卖麻布桥专卖麻布。麻布用途多多,纳西族妇女的长裙、围腰,麻布多多益善;老人故去,除棺木经过的桥麻布缠绕外,孝子周身麻布衣,麻布帽,外加麻布腰带。丽江麻布非比一般,麻线中需添加火草线混织。这样织出的麻布,绵软洁白,经久耐用,透气性和保暖性俱佳。

卖鸡豌豆桥专卖鸡豌豆。鸡豌豆本为丽江特产,生长高寒山区,主要用于制作凉粉。古城人家,不少靠卖凉粉谋生。这凉粉别具风味,暑天凉吃,寒天热吃,拌以辣椒、花椒、芥沫等,外加糖醋。做凉粉一要好粉,二要好水,丽江两者兼备,游人有口皆碑。

卖鸭蛋桥专卖鸭蛋。纳西族嗜好咸鸭蛋,招待客人,饭桌上少不了这道菜。马帮上路,忘不了携带咸鸭蛋,食用方便开胃口。据说有位赶马人,随身带一个咸鸭蛋,沿途就着下饭,走到拉萨还没吃完。利用湖泊溪流,纳西族人大量饲养鸭子,生下鸭蛋卖几个钱,补贴家用。当地还有一说,咸鸭蛋治痢疾,也不知真假。治不治病姑且不论,丽江鸭蛋腌制得法,细腻化渣,不咸不淡,切开蛋黄冒油,倒是亲口尝来亲眼见。

游客一路劳顿,天远地远入住丽江。急匆匆,第一件事,便是邀约三五同伴,寻得街边饮食店,每人吆喝上两碗凉粉,外加几个咸鸭蛋。好滋味,凉粉入口麻辣酸甜,柔而不断,口感纯正。稀里呼噜,连汁水一口气喝个碗底朝天。接下来就着小酒,品着滋味悠长的咸鸭蛋,看着桥下灯红酒绿流淌的风景,听着柔婉清越哀怨缠绵的纳西古乐,遥想桥市昔日的精彩。

见怪不怪,丽江桥市历史久远。

横断山脉腹地,三江并流高山深谷,人员往来极其不便。冲破大自然的束缚,纳西先民想到架桥,琢磨出一项伟大的发明。

透过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可见“桥”从水从木,纳西语称“笮”。回望汉代,丽江直呼“笮”,可见那时此地已有桥。有了桥,无论早期的溜索,抑或稍晚的浮桥,还是以后的石拱桥,两岸住户背上蔬菜、瓜果、草药等,相聚桥头互通有无。

年复一年,桥市约定俗成。

天下桥的名字,虽名目繁多,各有寓意,但似丽江这样大众化,直言不讳,以买卖的商品命名的,闻所未闻。

桥市难觅,桥边的字纸炉亦是灰飞烟灭,残留在老辈人的絮叨中。

古代的人,凡沾有文字的纸张,不随意丢弃,而是建字纸炉集中焚烧,以示敬重。清朝时期,古城人采集五花石,在大石桥、万子桥畔等处,砌起八个塔形字纸炉,逢初一、十五日,焚化字纸。字纸炉两厢,刻楹联一副:能知付炬者,便是识丁人。额有横批:敬惜字纸。

字纸炉的出现意义非凡,标志古城文化悄然兴起。

改土归流之后,木氏贵族独享的中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有教无类,百姓终得受教育的权利。朝廷任命的几任知府,个个倡导教育,推崇读书。

首任知府杨馝,虽系汉军正黄旗人,长年领军打仗,但注重儒教,亲手筹建雪山书院,开庶民读书先例。

继任知府管学宣,进士出身,自以弘扬儒术为己任。他制定一系列举措,促学风日盛:重修玉河书院,开办义学馆;子弟不上学读书,严惩其父兄;百姓不上学读书,追究乡约、保长责任;成绩优异的学子,官府深夜登门拜访,资助柴米;学而优则仕,举荐任用品学兼优的学子。

进入鼎盛时期的清廷,重视边地人才培养,丽江考秀才的名额,由最初的五个增至十五个。数额的增加,极大刺激百姓神经。为博取功名,读书人不断增多,读书风气日盛。

读书之风到何等程度?婴儿满周岁,不再沿旧俗抓阄,而是母子梳洗打扮,一身盛装,背孩子上街去也。去干什么?买上一本《三字经》,外带笔墨纸砚,寄望孩子发奋读书,鱼跃龙门光宗耀祖。

丽江学子不负众望,雪山书院寒窗十载,终于熬出个进士。雍正到光绪,不到两百年,丽江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考中八位进士,六十多位举人,秀才成百上千。以至游客走街串巷,一个不小心,便与前贤们打上照面。

就在四方街西头,小巷本无名,巷口高耸科贡坊,张扬一方文化。游客云集,莫不与其合影,沾沾进士、举人的文气。

小巷幽深,将人们带入嘉庆、道光年间。巷内杨姓人家,喜事不断,接连出了两位举人,一位拔贡。

官府得意,百姓雀跃,捐资建起科贡坊,褒奖学子成才,激励后世发奋。

蹊跷的事居然发生。几十年过去,还是这条无名小巷,一户姓和的纳西人家,真个又出了进士。于是乎,兴高采烈的人们再度凑钱,将两层的科贡坊加高,改作三层,愈显挺拔壮观。

渐渐地,无名小巷由此得名,称之科贡巷。

与科贡巷同样,进士李樾旧居那条小巷,也是因了门楼匾额刻有“太史第”,借光名曰太史巷。这李樾,道光年间进士,因年轻而卓有才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极尽风光。

不过,读书不一定非得金榜题名。盘点一番,丽江文化中的佼佼者,多为不得志的秀才们。其中的代表人物桑映斗,虽与李樾师出一门,却是花开两枝。一个青云直上,一个秀才落魄,境况不同,建树大相径庭。

相传,桑映斗年长,遵循老师吩咐,每日督查学子背书。谁想这李樾,什么都好,就数背书功夫稍逊,曾遭桑映斗责罚。李樾心存怨恨,那年高中归来,打马游街,前呼后拥途经桑家。一时斗气,喝令驻足,对着大门锣鼓齐鸣,羞辱桑映斗。桑映斗无语,只有关门闭户,忍气吞声。

李樾著述传世不多,仅见《普济大喇嘛纪略》。桑映斗不同,屡次乡试不中后,转而传道授业解惑,并在贫困潦倒的厄境中,致力诗歌创作,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如杜甫屡试不第,终以诗歌愤世嫉俗,桑映斗颇有杜工部之遗风。不同之处在于,他以家乡为题材,诗中皆是父老乡亲的悲惨人生。

桑映斗诗句直白,浅显易懂,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的笔下,被迫从军的农夫哀叹:平日无军饷,临行无军装。依墙而泣的老农悲鸣:大男南陇死,次男维西残。饥肠辘辘的妇人哭诉:采黄独,食不充肠儿无乳,儿父欠租瘢在股。更有众口齐声怨:大麦黄,未登场。撷麦穗,充饥肠。充肠未几日,课马先下乡。一颗一粒不得留,早年逋欠今年偿……大麦黄,乐岁更比凶岁苦!

这些诗,极似杜甫《三吏》、《三别》,读来令人潸然泪下。一个极富正义感的诗人,直面战乱和饥荒,感慨民生多艰,续写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新篇章。观其一生,写诗两千多首,历经岁月沧桑,至今尚存四百余首。

不以功名立身,而以诗歌传世,桑映斗显然更胜一筹。

又何止一个桑映斗,这个时期的丽江,可谓人才济济。雪山诗圣马之龙,农民诗人杨竹庐,诗僧妙明,散文家杨昌,画家王源、王锡铜……享誉云南乃至中华大地。

三百年过去,有幸拜读《玉河书院记》。击掌叫绝,堪称真知灼见的,当是:开拓风气,变习俗之要,莫若文教!

古人圣明,书院以雪山、玉河命名。玉龙雪山,丽江众水之源;玉河一分为三,泽惠古城生灵。没有雪山与玉河,丽江丧失生命源泉;没有书院,古城何来文化人!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崇尚水,崇尚自然,凸显中华文明的个性特征。

凡属泉水源,莫不供奉署神灵,刨根问底,丽江生态崇拜源远流长。

纳西族信奉东巴教,教义中尊署为第一神灵。署神灵种类繁多,各具神通,各司其职,主宰天下自然万物。

署神灵的传说由来久远。远古洪荒,天降甘露两滴,一滴跌落地面,变成了人;一滴掉入大海,化作了署。依照这个传说,人与署,兄弟也。阐释这个传说,人与署密不可分的关系,可否解读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纳西先人以神秘的宗教色彩,走在我们的前面。

隐居泉底的署神灵,护佑一方清泉,常年流淌,永不干枯。爱护自己的兄弟,纳西族人爱水护水,规矩多多:不能采伐水源地林木,不能在水源附近吐口水,不能在水里洗马桶,不能往水里倾倒垃圾和脏水,甚至不能高声喧哗……

即便用水时段,也有严格规定:上午十点前,挑水家用,河里不得洗衣洗菜;待十点钟一声炮响,洗衣洗菜开禁,洗菜的占上水,洗衣的居下游。洗衣有讲究,先用盆洗,污水倒入厕所或空地。

至于洗街,源起木氏土司,七天来上一回。

洗街时,西河上方关起闸门,抬高水位,让河水漫上街道,顺势流进四方街,再转向大石桥周边,然后汇入中河。一时间,条条街巷溪流滚滚,景象壮观。

待得水退,五花石锃亮,古镇光鲜活力倍增。

挑水场面,洗街奇观,今日通通不见。好在泉水源处,石榴井、甘泽泉等处的三眼井尚存。供奉的署神灵,人身,蛙头,蛇尾,全然纳西象形文字中模样。

河流三条,丽江地下水自然富集,泉眼特浅特多。尤为奇怪还在,说的是三眼井,其实眼前不过依次排列水潭三个。水质清冽纯净,井水不用绳索提,自个儿咕嘟咕嘟往外冒。潭沿条石垒砌,泉水顺着地势,由高向低依次流淌,冬暖夏凉。

即便有自来水,习惯成自然,妇女们依旧操劳井边。头眼井饮用,二眼井洗菜,三眼井洗衣,功用严格区分,卫生又节水。

以水为美,以水为傲,人说西方有威尼斯,东方有苏州,怎么偏偏漏掉丽江,一座人与水和谐相处的古城。遍走云贵高原、西部大地,这样的水城,独一无二。饶是江南水乡,论文化各具特色,若论到水,那是自愧弗如。

耳闻目睹,以水城闻名四方的苏州,这些年生态恶化,河流泛绿发黄,异味扑鼻。又岂止一个苏州,即便周庄、同里一类大名鼎鼎的水乡,那水断然不敢亲近。

丽江独好,至今犹见,溪流边,泉眼旁,游客逐水嬉戏,亲密无间。

丽江水系非常古老,也非常科学,非常实用。纳西民族的经典之作,举世瞩目,一举夺得世界自然遗产桂冠。

水造就了丽江,滋润了丽江,无法想象没有水丽江何等模样。这些年,旱魃频频光顾,连续三年大旱,丽江三条河流,依然那么清澈,依旧欢快歌唱。

听着水的咏叹,我悠悠地走着,一步一景,步移景换。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好个高原水乡大美之城。

1922年,有探险家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摄影家身份,长期旅居丽江,直至1949年离去。然而,洛克撰写的书中,丽江竟然平淡无奇,仅仅是“一片土砌的小屋,还有一个集市,如此而已”。

目睹贫穷,历经战乱,善于捕捉美的洛克,居然未能透过土砌的小屋,别样的集市,发现丽江的美丽。

一点不怪洛克,丽江的美丽原本属于今天的故事。

只有富足,人们才会寻幽探胜;只有和平,人们才会享受宁静闲适;只有世人纷纷踏上旅途,丽江古城才会魅力四溢天下扬名。

猜你喜欢

马帮丽江古城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紫莺落墨靓古城
古城西南两座桥
从Holiday到Foliday 复游城或将重塑丽江度假方式
丽江三朵节
通海古城缀记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